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村民义捐遗体:捐献书签下名字董培凯了结心愿

2012-03-14 07:03:00    作者:陈之焕 张晓鹏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董培凯 遗体捐献 自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书 泊里 河东村
[提要] 胶南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为董培凯办理捐献遗体的相关手续。13日上午十点多,胶南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来到了泊里河东村董培凯的家里,为他送来了《自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书》。

  胶南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为董培凯办理捐献遗体的相关手续。 本报记者 张晓鹏 摄

  本报青岛3月13日讯(记者 陈之焕 张晓鹏) 胶南村民董培凯身患绝症,冲破农村的传统观念阻碍,决定捐献自己的遗体(本报3月10日A07版曾报道)。13日,胶南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来到泊里河东村董培凯的家里,为他办理了自愿捐献遗体手续,签完字后,董培凯成为胶南第50例农村遗体捐献志愿者。 
  13日上午十点多,胶南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来到了泊里河东村董培凯的家里,为他送来了《自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书》。得知这一消息后,董家小庄村的一些村民也陆续赶来,围在董培凯的床前。认真阅读完志愿条例后,董培凯在志愿书上签下了字。“终于了结这一心愿了!”签完字的董培凯长舒一口气,如释重负,他说自己再也不用担心,也不用遗憾了。妻子邢相花在旁边看完签字则悄悄地抹泪。
  “在农村,我克服了这些阻碍终于完成了自己的遗体捐献,希望以后能给当地的村民,我的孩子留下些东西,让他们慢慢地去理解与领悟,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理解遗体捐献,迈出这一步。”得知自己的遗体可以用于医学研究后,董培凯欣慰地说,希望以后不会有人再受肺癌的折磨。61岁的村民董锡民说,看到董培凯在遗体捐献书上签字,他今天才感悟到,人死了其实就是一把土,还不如像董培凯那样为这个社会多做一点贡献,他要像董培凯学习。  胶南市红十字会综合科科长王怀霞介绍说,董培凯是胶南市的第50名遗体捐献志愿者,目前胶南市实现遗体捐献的共有4例。随着人们认识的提升,捐献遗体志愿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多,这其中也有人来自农村,但还是相对较少。她希望通过董培凯的事情,使得更多的人明白遗体捐献的价值,支持遗体捐献。 
  据了解,从1997年开始,青岛正式接受遗体捐献,截至目前共有246位遗体捐献志愿者实现了遗体(器官)捐献,有近2000人签署了《自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书》,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这个数目在全国属于比较高的行列。

王晓亮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