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银座公寓电梯6楼直坠1楼 事故频发更换成难题

2011-10-25 07:08:00    作者: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专有部分 电梯维修 电梯管理 银座公寓 事故频发
[提要]  10月24日上午,观音峡路22号银座公寓D座楼左侧的一部电梯门突发故障,从6楼直坠1楼,6人被困其中。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小区3栋住宅楼内的6部老电梯至少已经运行15年,最长的已经运行了17年,近年来时常出现小故障。

故障电梯已暂停运行,据刘先生介绍,这部电梯已经至少运行了15年。

  10月24日上午,观音峡路22号银座公寓D座楼左侧的一部电梯门突发故障,从6楼直坠1楼,6人被困其中。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小区3栋住宅楼内的6部老电梯至少已经运行15年,最长的已经运行了17年,近年来时常出现小故障。根据从今年3月1日实行的《青岛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电梯使用15年以上或者有严重事故隐患的要进行安全评估,确认已经无法保证安全,且无改造、维修价值的就应当报废。但由于此办法没有强制规定,仍有不少老旧电梯带病运行。小区老电梯到底该怎么处置,本报也将继续关注,如果您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拨打本报热线电话96663发表看法。

  六楼坠到一楼简直吓死人

  “居民楼里的电梯坏了,困了6个人。”24日上午8时许,市民刘先生拨打本报热线96663反映,当天上午8时10分许,他和朋友在观音峡路22号银座公寓D座乘电梯从1楼到9楼,结果刚到6楼电梯就坏了,“突然咔嚓一声,电梯里的灯一下子灭了,门也打不开了。”刘先生说,当时电梯里除了他和朋友外,还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和3名年轻人。

  更让人感到恐怖的是,电梯缓缓下降,并不断传出咔嚓的声音。“当时就怕电梯失去控制,直接掉下楼!”刘先生和朋友赶紧把身体紧贴在电梯边上,所幸电梯下降的速度并不快,最终慢慢下降到了一楼。

  电梯倒是停下了,但“电梯门还是紧紧关着,怎么用力都打不开”,刘先生的朋友只好掏出手机,借着手机的光亮按下了电梯的紧急呼叫按钮。十几分钟后,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赶到,用一根锥形的铁棍费了好大的劲才把电梯门撬开,把刘先生等6人救了出来。值得庆幸的是,6人都没有受伤。

  “这部老电梯可不是头一次出问题,但这是我遇到的最严重的一次。”刘先生告诉记者,D座的电梯从1996年10月启用,到现在已经15年了。据他推测,电梯停运很可能是线路老化断电造成的。

  “老爷”电梯一月修十多回

  记者闻讯来到观音峡路22号的银座公寓 D座,此时,1楼左边的电梯门口已经放上了“电梯维修,暂停使用”的提示牌。据了解,银座公寓共有ABCD4座住宅楼,每座楼有两部电梯。而据该小区的泛盛物业介绍,小区从1994年建成,电梯随之启用。其中A座的两部电梯在前几年已经大修过一次,现在运行正常。其他3个楼座的6部电梯最长已经运行了17年之久。

  “这几年老电梯总是出问题,经常会停错楼层,要不就是按了很久也没反应,结果今天真的困住了人,幸亏没人受伤。”一位等电梯的老住户抱怨说,“老电梯真该换换了,否则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

  接受记者采访时,该小区泛盛物业的张主任承认,老电梯确实常出些小毛病,这次是因为“错层”导致。“电梯像人一样会衰老,必须时常维修。”他说,为了保证业主安全,物业请人专门培训保安人员,以便紧急处理电梯安全事故。此外,他们还高薪聘请了电梯维修公司,将维保费增至每个月700元。“即便这样,很多公司也不愿意为老电梯做维修。尽管新电梯的维保费只有每个月400元,但一年都修不上几次。但是维修这个小区的老电梯,工作人员一个月就要跑上十来回。”

  用了17年,老电梯为啥不换

  监管办法已出台但不具强制性,本市至少200部电梯超龄运行

  按照市民刘先生和银座公寓小区物业的说法,D座的电梯已经至少使用了15年,其他四部存在问题的电梯最长已经用了17年。用了这么长时间 ,还经常出些小事故,这些老电梯为什么不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联系了市质监局特监处。

  该处一位姓刘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今年3月1日实施的《青岛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作为机电类产品,我国对电梯的报废年限没有明确的规定。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全国电梯有的12年要做安全评估,有的15年,青岛采用的是15年这样一个标准。但这仅仅是一个参考年限,使用15年以上或者有严重事故隐患的电梯要定期进行安全评估,确认已经无法保证安全且无改造、维修价值的就应当报废。

  据介绍,本市每年关于电梯故障的投诉超过50起,主要是无故死机停车、运行掉层丢号,甚至停车关人、伤人等。导致这些问题的主因是:建筑特别是住宅建筑电梯配置标准过低;电梯管理不到位,维护意识较差;电梯维保市场不规范,维修质量难以保证;电梯改造、更新意见难统一,经费难落实。记者从市质监局了解到,目前全市已办理使用登记的电梯11000余部,而且每年以15%以上的比例大幅度增加,这其中,使用年限15年以上的电梯有200 部左右,主要是居民用电梯。但是对于老式电梯的更换方案,本市还未出台具体相关政策。

  要换也行,可是钱谁来出

  监管办法规定由居民掏钱,但需要三分之二以上同意

  因为对于老式电梯的更换方案尚未有具体政策规定,老电梯要想更换实在难上加难,但更令人头疼的,还是更换费用问题。

  “最便宜的电梯每部也要三四十万元,银座公寓一换就是6部,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24日,记者在银座公寓采访时,小区泛盛物业的张主任说,如果这笔钱都让物业出,根本承担不起,如果让居民出,大家也不太情愿 。张主任告诉记者,楼内老住户偏多,使用电梯的频率较高,而6部电梯由于购买年限较早,效率较低、耗电量大,算起来6部电梯一个月要消耗掉近万元的电费,一年下来就是十几万元 。其次,为了保证电梯的顺畅运行,他们找了专业的电梯维修公司,每部电梯每月交700元的维保费,6部电梯就是4200元 ,全年5万多元 。安检费是每年6640元,也算一笔不小的开支。最要命的是,尽管公司接收该小区时更换了所有老化的零部件,但随后几年里,依然因为各类问题频频更换部件。这些零零碎碎的开支只能由物业承担,如果向业主收费,肯定会遭到抱怨。

  张主任表示,相对于高额的支出,物业的收入显得微不足道。据他介绍,4毛钱每平方米的电梯费,从1996年起就一直没变过,“从1996年到现在,物价和人力成本不知上涨了多少倍。”他感叹道,银座公寓三栋26层的住宅楼,总面积有49000多平方米,全年收的电梯费只有20多万元。而小区物业还雇了16位员工,这些人的工资也是不小的开支,“公司在银座公寓的开支在精打细算下,才能勉强支撑。”

  “我们也盼着早日更换老电梯,但相关部门一直没有出台一个关于更换电梯费用的具体政策。”张主任表示,由于缺少相关政策支持,老电梯的更换陷入“难产”。

  《青岛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中电梯维修费用一项有明确的规定。“维修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电梯日常维保费主要来源于目前所收的电梯运行费,运行费主要用于电梯电费、维护保养、直接物质损耗以及电梯检验等费用。”市质监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青岛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遇到住宅电梯需要更新、改造、维修的情况,其费用应当由业主共同承担,并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对于住宅电梯更新、改造、维修需要使用房屋公共维修资金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也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相关新闻

  电梯用了十多年一周两次出故障

  今年5月20日上午,在辽宁路聚豪大厦,十余人被电梯困在了8楼。随后赶到的物业维修人员打开了电梯门,被困人员称前后被困半小时,而就在当月的17日,此处的电梯刚发生了一次类似事件。就此,物业负责人表示,该楼电梯使用已经超过10年,现在有专人负责维修处理。

  据当时被困电梯内的林女士介绍,她早晨来上班进了这部电梯,“那时候是8时20分左右,没想到后来电梯停在了8楼开不了门,也不动了,我们赶紧摁电梯里的报警按钮,和大楼的物业保安取得了联系,大约8时50分,电梯从8楼降到了1楼,门打开我们才出来。”林女士说。

  同样被困在电梯里的房女士告诉记者,她每次乘坐这些电梯都担心,5月17日早晨她也被困过一次,当时情况和这次非常类似。对此,该大楼的物业青岛市聚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办公室一名孙姓负责人表示,这部电梯自小区上世纪90年代末兴建就开始使用,目前已经到了老化期。“电梯使用时间长,加上使用的人非常多,有人不注意爱护,这才出现了问题。”

  ■它山之石

  看看别的城市老旧电梯咋处理

  北京

  北京市有关部门规定,运行时间超过15年的住宅楼带病电梯,正式确定为“必须报废电梯”,从而减少老旧电梯带病工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矛盾问题。

  上海

  徐汇区政府出资,对15年以上老旧住宅电梯进行风险评估,这一实事项目将逐步推广,引导小区业主和居民自己主动向有关单位提出安全风险评估申请,把对电梯安全风险控制的主导权交还到居民手中,也使权威部门和执法部门能及时掌握情况,作出评估预判。

  南京

  灵活筹措资金,完成10年以上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物管从小区广告、停车场等经营收入中提取部分费用,作为电梯维修和保养费用。

  广州

  广东一居民楼,在维修老旧电梯筹资时,考虑到有的居民不愿意出钱,遂采取IC卡来管理电梯,出钱的,可以刷卡进电梯;没出钱的,就没有IC卡 ,就不能乘电梯。本版文/图 记者 林刚 秦宇飞 杨洪星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高娜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