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01 07:30:00 我要评论
来源:齐鲁晚报9月份是开学季,省城的不少年轻业主因为小区里没有配套幼儿园,为孩子的入学问题犯了愁。不少开发商“在小区里配套建设幼儿园”的承诺纷纷落空,让业主颇为无奈。记者调查发现,这背后交织着建设成本、产权归属、部门监管等多个问题。
◆孩子要入园了,小区幼儿园还没建
8月30日早8点半,家住经七路西口新世界阳光花园小区的李莉(化名)送刚3岁的女儿去槐荫区实验幼儿园,因为当时买房时,开发商承诺的小区幼儿园直到现在也没有建成。尽管槐荫区实验幼儿园离着李莉居住的小区只有2站地,但是每天接送孩子需要花费2个多小时。
“我是2006年入住小区的,买房时,房产销售人员明确表示,小区即将建成一座幼儿园,方便业主孩子上学。”李莉告诉记者,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尽管当时手头非常紧张,
房子的价格也比较高,为了以后孩子入园方便,仍然咬牙交了房款。
但是这一晃都5年过去了,开发商当时承诺的幼儿园至今仍然还没影。“开发商当时的承诺简直就是一种噱头,只是为早点将房子销售出去。”
家住伟东新都小区的张先生也表示,小区里建设幼儿园是他们当时在小区买房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可如今幼儿园杳无音信,“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对于小区幼儿园为何迟迟未建,两个小区的开发商工作人员都
表示,目前规划配套的幼儿园建设已提上日程,争取尽早完工并投入使用。至于何时能够开工建设,何时可完工投入使用,相关人员均未予答复。
位于建设路的三箭如意苑小区,一座规模为6班制的幼儿园却早早就成了“香饽饽”。自三年前成立后,该幼儿园每年都因为招生规模限制,拒绝了很多家长的入园申请。“我们一个班的名额是30人,整个幼儿园的容纳量不超过200人。”面对踊跃报名的家长,这个小区幼儿园的负责人感到很为难。
◆建幼儿园花费大,开发商难以盈利
作为行业内的资深业者,李辉对目前小区配建幼儿园的状况,有自己的亲身感受。
这两年,随着80后进入生育高峰期,幼儿园一天天火了起来,他多次想扩大办学规模,开连锁园。“可惜,看了不知道多少个小区,都找不到办幼儿园的地方,至今这个想法也没有实现。”在寻找的过程中,李辉发现省城大约一半的新建小区都没有配建幼儿园。
小区配建幼儿园,对开发商而言,首先不是一桩“优质买卖”。李辉每年需要给三箭吉祥苑的开发商交纳45万元的租金。“当年建这座幼儿园时,光土地出让金和后期建筑费用,幼儿园的建设成本就达到了3000万元。”按照现在的租金,他要租用接近70年,开发商才能收回建设成本。
建个幼儿园真有这么贵吗?党杨路和刘长山路交会处绿地国际花都的袁姓负责人介绍说,这个小区的建筑面积是160万平方米,按要求要建相应的教育配套设施。“如今我们在建的是一个18个班制的大幼儿园,每个班约30人,总的容纳量近600人,现在投资了一亿多元,全部建成后成本要接近两亿元。”该负责人说。
“2013年给业主交房时,幼儿园会同步开放。”据这位袁姓负责人介绍,现在正在和两个民办幼儿园进行洽谈,从中选择一个办学条件、教学能力更好的幼儿园进行合作。 省城北部一个楼盘的开发商也表示,小区配建的幼儿园,会在给业主交房时同步启用。“很多购房者选择房子时,很注重配套的教育设施。”一位王姓负责人说,幼儿园的建设成本还没有进行专门的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建幼儿园花费巨大,根本不可能盈利。
◆产权不明晰,开发商建园难“变现”
开发商建了幼儿园,但是难以“变现”,也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
李辉的幼儿园是从开发商那里“低价”租来的,随着入园费的上涨,八年来他的收入也日渐增多。他不止一次地想过,要把幼儿园从开发商手里买下来。“青岛的一个朋友就从开发商那里买下了一座幼儿园。”李辉觉得,在济南应该也可以。可结果却和他想的不一致。“开发商是想把幼儿园卖给我,但是即便我把幼儿园买下来,按照相关规定,也不能办理过户手续。”如今,李辉仍然从开发商那里租用幼儿园。
他曾经问过很多开发商,绝大多数的开发商都想把幼儿园建成后卖给办幼儿园的一方,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当“房东”,月月收房租。“他们觉得不值当的,和建设成本相比,那点租金根本不算什么。”李辉说,至今为止,济南还没有卖出一家幼儿园,最主要的原因是产权不明晰。
记者从济南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法律事务科了解到,小区幼儿园的土地性质有两种:一种是政府划拨的,一种是土地出让的。如果是政府划拨的土地,就属于公益事业用地,开发商不用交土地出让金,这种情况下是不允许进行商业买卖的。另一种情况,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规定。
“按照合同约定,幼儿园属于业主公用设施,开发商没有单独的房产证。”据法律事务科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即便是办幼儿园的人想买下来,也没办法办理产权。济南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审核登记科的一位工作人员也建议说,不要从开发商手里购买幼儿园,购买后也不能进行抵押和交易,需要审慎考虑。
◆要进行事前监管,而不是事后补救
相关部门也意识到配建幼儿园的必要性。国家技术监督局与国家建设部联合发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凡用地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的小区,应设置1所不少于12个班的小学;用地面积大于11000平方米的居住区,应设置1所不少于18个班的中学,开发建设小区超过700户的必须配置相应的中小学校。”
既然国家有着明确规定,开发商为何对建设小区幼儿园的热情不高,而相关部门到底应该如何监管才能改善这种局面呢?在2011年的济南两会上,就如何改善新建小区幼儿园少的现状,历下区文东街道开元山庄居委会主任、人大代表李冲就提出过建议。李冲告诉记者,现在济南市普遍存在着新建小区幼儿园少的问题,关键在于开发商的自律和相关部门的监管。相关部门一定要进行事前监管,而不是事后补救。
“比如,在开发商出售房子之前,相关监管部门可否检查一下幼儿园的建设情况。如果开发商允诺的相关教育配套设施都已建成,并可以投入使用了,相关部门再发放《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这样就会极大地增加开发商不建幼儿园的违规成本,这样对开发商的监管可能会更加到位些。”李冲说。
山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丁海东则认为,在当今社会上,公立幼儿园属于社会的稀缺资源,因为其公立性质决定了它的设备、师资、场地等都是有保障的。但是如果民办幼儿园有着良好的办学理念,市民也完全可以考虑。“毕竟幼儿园的首要任务便是看管看护孩子,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快乐的场所,而不是发展孩子某方面的能力。”
丁海东介绍说,尽管济南市的幼儿园数量上还有缺口,但总量的问题是宏观性的,具体看来,更多的则是一种“结构的困窘”,是幼儿园的配建情况和民众聚集的区域不匹配。“就近入园是市民的心愿,如果要新建幼儿园的话,更多的应该考虑在人口密集区建设。”
O相关链接
一小区幼儿园被挪作他用
省城小区配建幼儿园的事情牵动着市民的神经,却并没有引起开发商的重视。近来,配建幼儿园的各种问题屡屡被爆出,除了开发商承诺的幼儿园不见了,还有配建的幼儿园被挪作他用的。8月17日,本报刊发的《小区幼儿园咋成了售楼处?》就曝光了省城路劲·御景城小区将配套幼儿园挪作售楼处用,被教育局约谈的事情,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
路劲·御景城小区的幼儿园建成两年后,迟迟没有对入住的市民开放,却被开发商私自改成了售楼处和办公室。市民面对着家门口的豪华幼儿园,却只能把到了入园年龄的孩子送到小区外的一所普通幼儿园,这让他们感到寒心。
不久,济南市教育局、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等多个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对该小区开发商—————济南顺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了约谈,该开发商做出承诺,将于2011年12月底前,将幼儿园恢复原状,并于2012年3月底前完成验收手续,达到使用标准,当年6月底完成招商工作,满足2012年开园要求。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