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大树底下过总有水滴落 原是植物"出汗"对人没影响

2011-07-05 07:38:00    作者:   来源:山东商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水滴 大树 排汗 出汗 法桐
[提要] 记者了解到,庄稼也有类似的挂露水现象,是植物生命力旺盛的表现,这说明根部分蘖良好。这样,植物体内的水分就会过剩,过剩的水从衰老的、失去关闭本领的气孔冒出来,这种现象,植物学上就叫做“吐水”。

大树带来大片的荫凉 记者 龚辉 摄

  盛夏时节,大家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经常会感觉有水滴滴到皮肤上,但是仔细查看却看不到水滴,这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植物上产生的?对咱人体有没有伤害?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昨日专门采访了园林部门的专家,原来这大树和咱人一样,也会“出汗”呢,树上掉下来的,就是树的“汗”。记者 梁赓

  树上为啥滴水

  虫子所为?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市区内的树木也是越来越茂盛,很多市民都有这样的一种经历,当他们走在道路旁的树下,总感觉有细密的小水滴滴在身体上,却又弄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滴在了身上。昨天记者在街头采访时了解到,有这种经历的市民多是在老城区的经纬路上遇到的,“经纬路上种的树比较茂盛,所以感觉多一些。”

  昨天记者来到了省城经六路上,人行道上种植的树木郁郁葱葱,行人身着夏装来来往往,部分树下隐隐有潮湿的痕迹,“我也有过这种经历,就是夏天,春天和秋天也不常见,可能和夏天穿得比较少有关系,脖子、胳膊都露在外面。”市民孙先生告诉记者,这种水滴并不大,不仔细看肉眼很难看清楚,“就是感觉皮肤一凉,却找不到水滴是从哪里来的,肯定和树有关系,是不是树上的虫子弄的?”还有市民认为是树木本身产生的,但是也搞不清楚具体原因。

  植物也会出汗

  专家:“叶面吐水”

  很多市民都有这种感受,也想弄清楚到底这些细密的水滴是怎么产生的。昨天记者专门咨询了济南市市中区园林局副局长王金凯,他告诉记者这水滴确实是大树产生的:树木和人其实是一样的,天气热了,也会“出汗”。

  王金凯说,通俗来讲这是植物“排汗”,而按照专业说法,这种现象叫做“叶面吐水”,因为随着夏天温度升高,地温也升高,植物的根系也变得更加旺盛,树木本身调节机制也发挥作用,叶面气孔放大,蒸发加速,植物的水分吸收充分,没来得及蒸腾掉就滴下来了,所以市民感觉有很细小的水滴滴到了皮肤上。

  记者了解到,庄稼也有类似的挂露水现象,是植物生命力旺盛的表现,这说明根部分蘖良好。

  主要是法桐和国槐

  这水滴对人没影响

  “我们小区楼下的树木也有这种现象,天气特别热的时候,树下的地面都湿了,而且走上去油乎乎的。”市民潘先生告诉记者,有时候这种水滴特别多,“感觉挺不自在,这种水滴是不是有什么化学成分,对人身体有害啊?”

  针对市民的这种疑问,王金凯明确表示,市区内出现这种情况的树木多是常见的法桐和国槐,而且这些水滴是植物排出的水分,就像是人的汗液,并非是什么植物内部含有复杂化学成分的汁液,所以市民并不用担心。此外,记者了解到,因为这是普通的水分,而且水滴细密,所以也不会在人的衣服上留下痕迹,如果实在不想受大树“汗滴”的影响撑上遮阳伞即可。

  有的植物汗含微量盐

  一片叶能排百滴水

  有一种说法是,白天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叶面上的气孔张开着,既要进行气体交换,也要不断蒸发出水分。可到晚上,气孔关闭了,而根仍在吸水。这样,植物体内的水分就会过剩,过剩的水从衰老的、失去关闭本领的气孔冒出来,这种现象,植物学上就叫做“吐水”。

  植物的“汗”一般在夏天的夜晚流出,有时在空气潮湿、没有阳光的白天也会出汗。化验一下就知道,植物的汗水里含有少量的无机盐和其他物质,它与露水是有一定区别的。植物的吐水量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据观测,芋头的一片幼叶,在适合的条件下一夜可排出150滴左右的水呢。

  植物“吐水”现象

  对环境有益处

  记者了解到,地球变暖不仅没有使植物出汗更多,反而使它的吐水量为之减少。二氧化碳作为一种阻碍植物吐水的原因,其机理也已经弄清楚。原来,对应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浓度的增加,植物通过排水腺和气孔蒸发出来的水分也随之减少,它们从土壤里汲取的水分也减少了。这样一来留存在土壤里的多余水分便会汇成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流入湖泊和海洋,而不是通过蒸发去保持空气的湿度。恰恰空气里的水分才是维持地球上淡水循环的要素。从这个角度来讲,植物的吐水现象,对我们的环境还是有益处的。

高娜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