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考生电话住址被大肆倒卖 卖家称来自招生办

2011-06-13 07:45:00    作者:   来源:中国广播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招生办 考生电话 考生信息 被卖
[提要] 高考刚刚结束,可网上已经有人打着出售“2011年全国高考生名单”的招牌公开招揽生意,将考生的学校、住址和电话等个人信息作为商品在网上大肆倒卖。

  高考刚刚结束,可网上已经有人打着出售“2011年全国高考生名单”的招牌公开招揽生意,将考生的学校、住址和电话等个人信息作为商品在网上大肆倒卖。如此侵权行为让许多考生家庭很是纠结和担心。

  卖家坦言信息来自招生办

  记者在网上输入“出售高考生信息”几个字,弹出来的相关结果就有11万条之多。通过网页信息提供的电话,记者以河南漯河一家补习学校要买考生信息的为名,与一家没有标明公司名称的卖家取得了联系:

  卖家:山东烟台。

  记者:你们信息能确保真吗?

  卖家:你们可以确定,我们名单都是先把你们要的地区的图截一份给你看,比如说你是一千份名单,那我就可以给你10个名单,你就可以通过这是个名单打电话确定学生的姓名,以及电话号码以及家庭地址,或者是就读学校、毕业学校。

  记者:一千个名额得多少钱啊?

  卖家:就一两百,价格就是名单越多,价格就越贵,

  记者:你们这信息来源是从来的啊?

  卖家:招生办。全国各地四川、内蒙古那里都有。

  随后,网名为“缘分天注定”的卖家通过QQ向记者发送了七个河南信阳的考生信息和家长电话。按卖家提供的信息,记者拨通了这7个电话,其中,除了一个关机、一个无法接通之外,剩下的无一有误。其中一位手机尾号为0393的学生家长知道他们的个人隐私被当做商品在网上倒卖时,很是气愤:那我肯定不知道,生气肯定生气,他不应该叫私人信息泄露出去,那肯定人家不愿意。

  号码变换技术难以屏蔽

  近年来,国家和各大电信公司加大了对垃圾信息的打击力度,但是收效甚微,而垃圾短信也大有“野火燎原”之势。那么电信公司对于愈演愈烈的骚扰信息又有怎样的治理办法呢?对此,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产业室主任史炜,为我们做出了详细的介绍。

  史炜:目前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的确让大家十分头疼,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收效甚微。对于电信公司来讲,如果大家要追究他的责任,那么它只有反过来起诉所有发骚扰信息的人,客观来讲这是十分不现实的。那么老百姓的出路还是有的,就是记下频繁骚扰的电话,向电信公司反映,这样电信公司至少可以做到屏蔽这些号码。但是还有有一个最大技术问题,就是很多骚扰信息都是用智能号码,它的平台跟现实的号码并不一致,而且会随时变更,所以电信公司无法屏蔽,这个是我们现在在技术最难处理的,所以电信部门在这方面应该加大投入。

  无论出售还是购买都涉嫌犯罪

  既然垃圾短信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治理办法,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又应当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呢?着名法律学者郝劲松认为:

  郝劲松:公民如何通过一些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我们首先认为应当由公民向有关部门举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一个刑法修正案第七条,增补了潜在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犯罪,修改的这个修法修正案明文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法国家规定,在本单位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当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相对于购买方法律也做了相应的规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的,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也就是说无论出售还是购买都涉嫌犯罪。

高娜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