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17 07:50:00
赵晓林 来源:济南日报从墓室中发现的写有“镇墓大吉”等字样和图案的瓦片。 (记者 崔健 摄)
本报5月16日讯(记者 赵晓林)记者今天接到热心读者的电话,称在长清区凤凰路的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工地内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员正在进行考古发掘,记者立即赶到现场。
在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工地,记者看到古墓基本被挖掘出来。据现场的长清区文管所负责人介绍,这座古墓是5月3日发现的,当时他们接到举报电话后赶过来进行了勘察,并决定立即进行考古发掘,于是报告了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市考古研究所配合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现在古墓的整体已经基本清理出来,从形制上看应是明末时期的。古墓的外径东西长近5米,南北3.4米,全部为青石砌成。墓门朝北,雕刻为古代木制门楼的样式,还是比较精致的。古墓只有一座卷棚顶墓室,内有3口石椁,石椁的青石板都保存完好,因为空间狭小,3口石椁间隔的距离非常近,石椁内有木制棺材。
考古人员特别介绍说,这座古墓的年代虽然不是很久远,规模也不大,但却有两点非常奇特,一是墓室内有3口石椁,中间应是男主人的,两侧是其大小夫人的,这样埋葬方式的明代时期的古墓在济南地区非常罕见,可以说是第一次发现。另外一点是墓门朝北,这也和一般墓门朝南的古代丧葬习俗有很大差别。初步看这座古墓应是当时的一个富户的合葬墓。现在石椁还没有打开,里面到底藏有什么文物还不得而知。3口石椁将在这两天打开,到时就知道了,但从古墓的规模来看,出土较为珍贵文物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考古人员还向记者展示了前些天墓中出土的两块瓦当。记者看到两块瓦当为普通的灰陶瓦,但比较少见的是上面都用毛笔绘有简单的图案,在4个角上各有一个字,合起来是“镇墓大吉”。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当时下葬时放在墓中的,以起到“镇墓”、保平安的作用。中间的图案大约是符箓类的东西。考古人员称,这样的瓦当以前在长清区的古墓中也有发现。考古人员还告诉记者,这座古墓虽然规模较小,但保存得非常完整,也没有发现盗洞,加之形制独特,所以在研究当地明代时期的生活和丧葬习俗方面还是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