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11 09:19:00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10日上午9时许,山东路与江西路路口,市民冒雨赶乘公交车 。记者 王滨
本报5月10日A12版报道了市气象局防雷检测中心进小区检测,发现芝泉路一小区防雷隐患不少。5月10日,该小区物业公司主动联系了具有双甲资质的一家防雷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决定进行整改。记者调查了解到,老楼要安装避雷设施不仅技术难度和施工成本高,而且居民意见不统一,常让避雷设施的安装遭遇尴尬,最后因为资金的问题打了退堂鼓。
有防雷隐患,小区准备整改
5月10日中午,记者与青岛市新科防雷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的两名工程师赶到了位于芝泉路的这个小区,抬头望房顶,王工程师一眼就发现了问题,他指着楼顶上的避雷带向物业公司孙主任介绍说:“你看7号楼顶上那一段,避雷带已经断了 ,那块屋顶上防雷设施没有了 ;6号楼楼顶上避雷带的卡子没了,按要求每1米至1.5米要安装一个卡子,以确保避雷带稳定;还有这些楼的烟囱上都没有避雷设施,可高度明显高于屋顶,非常危险。”
经过仔细查看,王工程师对这个小区防雷设施整改提出了三项内容:一是将损坏的防雷设施进行修复;二是将锈蚀严重的防雷设施进行一次防腐处理,特别是位于楼下的检测箱内的接地设施;三是对不规范、没有安装防雷设施的,重新安装。另外,还提出可以为小区电源加装浪涌保护器,这样雷击发生时,电器设备就不会受损。
室内电话也应做防雷处理
当天,青岛市新科防雷技术工程公司的另一路技术人员来到湖南路幼儿园,这里楼顶上都装有避雷带,引线接入地下,设施比较齐全。不过,技术人员还是发现了问题,这里的网络、电话没有做防雷处理。
“以往人们只注意给建筑物加装防直击雷装置,而忽视了对电器、计算机网络系统、监控系统等弱电设备的防雷保护。近年来,随着电脑、网络及各种家用电器的普及,雷击导致电器受损的事件大大增加。”黄工程师介绍说,很多人认为建筑物上安装了防雷装置,就万事大吉了 ,实际上建筑物的防雷装置保护不了室内弱电设备。当建筑物直接遭受雷击或其附近区域发生雷击时,由雷电放电引起的电磁脉冲和过电压会沿电线电缆、金属管道等侵入建筑物内部,会对各类电器及弱电设备造成损害。黄工程师说,对于个人住户,遇到雷雨天气,最简单的防雷方法就是立即把电器的电源线、信号线、闭路电视的信号线拔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老楼装避雷设施有点难
“像芝泉路这个小区的老楼还算比较好的,原来有防雷设施,只需进行整改就可以了。还有不少居民楼压根没有,重新安装很麻烦。”市气象局防雷中心工程师说。记者了解到,目前青岛市新建楼房在设计建房时就把安装全套防雷设施作为关键环节,也可以说是“量身定做”。而一些老楼座,如果要重新安装避雷系统,比新楼费力又费钱。
一方面楼顶的烟囱数量多,高度又高,这就要做多个避雷针覆盖。另一方面要做接地系统,例如设新电源等,这也要对老楼的墙体以及地面重新开凿,这不仅增加了施工难度,还给居民增加了建设成本。“有些老楼的地质条件较差,所费的工期很长,而且老楼本身可能也经不起‘考验’。”王工程师说。
整改价不低,多打“退堂鼓”
5月10日,还有不少市民拨打市气象局防雷中心的电话,询问太阳能热水器上安装避雷针的价格。记者了解到,最便宜的避雷针价格约为100元左右,像国产雷霆电子生产的提前放电避雷针市场售价是3500元,而其接地系统的箱体避雷器也要3500元。
在芝泉路小区内,王工程师没有当场给出具体的整改费用数,他告诉孙主任,整个整改施工中,具体到材料的价格可能不会太高,但因为楼顶坡度大,没有立脚的地方,施工难度大,施工费用可能比较高。
“施工前,我们会专门制定方案,绘出施工图纸,制做预算。可前期工作做好了,到拿钱的时候,不少小区就打了退堂鼓。”王工程师告诉记者,居民一看需要这么多钱,就不干了,特别是楼层低的用户,尤其不愿交纳费用。
防雷设施是全楼居民的“安全弦”,整改费用该由谁来出呢?芝泉路小区物业公司孙主任说,等预算出来,她会与小区居民进行沟通,由居民来分摊费用,“这个小区居民的素质算比较高,应该能认识到雷电的危险性,收这笔费用应该问题不大。” 记者 任金梅
■链接
避雷针、避雷带、避雷器
避雷针如何起到避雷的效果?实际上,它是将闪电引到自己身上,并安全地通过自己泄入大地,使雷电不对高层建筑构成危险。
避雷器又叫过电压限制器、电涌保护器,当过电压出现时,避雷器两端子间的电压不超过规定值,使电气设备免受过电压损坏;过电压作用后,又能使系统迅速恢复正常状态。
避雷带,如同避雷针一样属于接闪器,将闪电引到自己身上,通过引下线、接地装置将雷电流泄入大地。敷设在建筑女儿墙、屋角、屋脊、檐角、屋檐等易受雷击部位,使其免遭直击雷危害。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