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代理商爆超市供货内幕 强发酒店消费卡抵货款

2011-04-12 07:17:00    作者: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我给青岛一家连锁超市供货,结账时被告知,必须要办一定数额的消费卡,而这个消费卡的消费单位,正是这家超市自己办的一家酒店。”本报关于“超市潜规则”的系列报道引来读者和代理商的热议,更多代理商透露更多鲜为人知的内幕。此外,有代理商也反映了超市挖走代理商的赚钱品牌,利用最低销售额的“陷阱”逼迫代理商掏腰包。

超市让买的卡(小图)就是到这家酒店消费。

  “我给青岛一家连锁超市供货,结账时被告知,必须要办一定数额的消费卡,而这个消费卡的消费单位,正是这家超市自己办的一家酒店。”本报关于“超市潜规则”的系列报道引来读者和代理商的热议,更多代理商透露更多鲜为人知的内幕。此外,有代理商也反映了超市挖走代理商的赚钱品牌,利用最低销售额的“陷阱”逼迫代理商掏腰包。

  超市强发酒店消费卡抵货款

  “我们给供货的一家超市太过分了,结账时强制发给我们他们酒店的消费卡抵货款。”4月11日,岛城供货商张亮(化名)拿着“港岛假日宾馆”消费卡来本报诉说苦衷,“今年3月初,这家超市通知我们供货商去结账,结账的时候要求从货款中扣除2000元到10000元不等的‘港岛假日宾馆’消费卡,在他们自己开的酒店港岛渔村就餐用,该酒店位于南京路和伊春路的交会处,当时我们去吃饭的时候,饭菜一点也不新鲜。”张先生表示,真是窝了一肚子火。

  “所购消费卡数额,看供货商的销售额,每年销售额越大扣得越多,他们的合同续签费也是这样,平均按前一年销售额的10%收取,因为他们要求给他的供货价格必须青岛最低,所以一年下来基本没钱赚。”张先生说,平时缺货等都随便扣钱。“作为一个连锁超市,不在经营上下功夫,却在压榨经销商上想办法 ,真是一种悲哀,每个经销商在他们那里都压了几万元到几十万元的货款,所以都是敢怒不敢言。”张亮表示,看到报道后他想即使货款不要了,也得让这种歪风邪气曝曝光。

  4月11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南京路上的港岛渔村,工作人员周女士告诉记者,“港岛假日宾馆”消费卡可以在店里消费,当记者询问为什么消费卡上的名称跟港岛渔村不一致时,周小姐表示,我们是一家,只是一个月前从小港搬到了这里。

  品牌培养成熟后被超市踹开

  看了本报对超市潜规则的相关报道后,服装代理商王明(化名),也拿起了电话把自己的遭遇向记者一吐为快。他从2002年就开始跟岛城一家超市合作,对该超市压榨供货商的潜规则十分了解,也一直身受其苦。

  王明告诉记者,报纸上已经报道的超市拿扣点是一个行业里很透明的规则了,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除了拿扣点以外,超市还有一些做法让他心里更添堵。

  “这家超市经常会在代理商好不容易把一个品牌培养好了以后,就把代理商踹开,跳过代理商直接跟厂家合作。这样就抢了我们的饭碗,让我们不好过。像一些知名品牌都是代理商自己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但等品牌培养成熟了,市场开辟出来了,代理商自己却被超市一脚踹开了,真是太不合情理了。”王先生无奈地对记者说。

  王先生还向记者透露了这家超市一个霸道的做法。他说:“我在青岛这家超市打拼了多年,好不容易把品牌培养成熟了,市场稳定了。现在他又要把我代理的品牌调到外地店里去。外地销量不如青岛的好,顾客也不如青岛的多,把好的品牌调过去是为了吸引顾客,给他们做义务支援 ,拉动“弱势”的发展。但是我们的品牌销量就直接滑下来了,卖不够保底的销售额,弄得我们连本也保不住,给他们当垫背。”

  完不成最低销售额自掏腰包

  供货商要跟超市签保底协议来保证超市的最低销售额,如果卖不到协议上销量,代理商就要自己掏腰包给超市补上。王先生告诉记者,“这个对供货商来说很不合理的保底协议,其实还有一种更不合理的计算方法 。就是保底协议要按季度签,而且销售额不是累计的,这样即使自己完成了一年的总销售额,也会因为淡季销量不好,补给超市很多钱。比如说自己跟超市签一年50万元销售额的保底协议,50万元分成4个季度来完成,每个季度12.5万元。因为销售一般都是有淡旺季之分的,旺季的时候一个季度可以卖到15万元,可以完成规定的销售额,淡季的时候只能卖到10万元。因为是按季度签协议,旺季里多卖的那2.5万元过了这个季度就自动作废了,不能补上淡季里那2.5万元的缺,代理商就要自己掏腰包补上。”按这种签协议的方法 ,代理商即使完成了一年内签的最低销售额,也要因为淡季的销量不够白白地交给超市很多钱。王先生今年4月份就因为这样的计算方法白白贴给超市7000多元。

高娜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