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马鑫
责任编辑:王盈盈
扳倒井(徐建彬 摄)
扳倒井,凉亭为后人所建。(徐建彬 摄)
衮龙桥的桥身处有石刻“衮龙桥”(徐建彬 摄)
衮龙桥的石栏杆(徐建彬 摄)
大众网-鲁中网淄博5月27日讯(记者 孙晨 陆瑞洋 通讯员 李胄 陈晓) 实施陈庄考古遗址公园等文物保护工程;编制《青城文昌阁文物保护规划》;举办“高青齐文化研究高峰论坛”;推进齐文化考古研究实践基地修缮工程……5月24日,高青县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吕福海在接受媒体行采访团专访时谈到,近两年来,高青县文物局以重点古遗迹、遗址的考古发掘为契机,进一步推进高青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取得较大进展。3月12日,高青被认定为“齐商发源地”,开启淄博历史文化研究新篇章,让高青历史文化由“荒漠”变“绿洲”。
重要文化遗存推进高青历史文化研究
吕福海介绍说,高青属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缓冲带,有五千余年的文明史,文化积淀丰厚,历史资源富集。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高青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高青县境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馆藏文物95件,其中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15件。高青县的文化遗存密集区主要分布在两点一线,即小清河沿岸一线及青城的城中管区、高城的高城管区两点,因地处黄河冲击平原,淤积层厚,这使得高青的文化遗存保存相对完整,保存现状良好。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高青县新发现文物点114处,其中古遗址38处,古建筑11处,古墓葬12处,石碑石刻13处,近现代建筑及重要史迹40处。新发现文物点数量是普查前所掌握文物点数量的6倍多,店子南遗址探明年代到大汶口文化中期,距今5000——5500年,将高青历史提前2500余年。特别是以陈庄遗址为代表,一批在国内、省内具有重大影响力和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遗迹陆续发现,为高青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提供了有力证明。
近年来,陈庄遗址、店子南遗址考古发掘,为高青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有利证明和推进。高青县文物部门以陈庄西周考古遗址公园筹建工作为纲领,带动和提升全县文物工作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吕福海说,2013年,陈庄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庄遗址具有科研、历史、文化等多项重大价值,遗址出土的文物、遗迹极具齐文化特色,填补了我国、我省周代考古的多项空白,为还原早期齐国的历史原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对研究中国祭祀文化及早期齐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打造特色专题展馆 留住乡村记忆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谈及“乡村记忆”工程,吕福海说,做好“乡村记忆”,如何有效保护好现有文化遗存是关键,让人们置身其中,了解时代风貌、历史文化、传统风俗,获是置身于此,重温记忆,触景生情,感知乡愁情怀。吕福海说,为落实“乡村记忆”工程,加强文物遗存的保护开发,高青县文物局加速县内古建筑的维修保护工作,落实配套资金,选取4-5处古建筑进行修缮工作。选取部分修缮古建筑建设历史文化展示场馆,打造一批村史馆、桑蚕文化博物馆、农耕文化博物馆等特色小型博物馆。
此外,根据省市统一部署,2015年6月,在县委宣传部和文化局的领导下,制定下发了《高青县“乡村记忆”工程普查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普查领导机构,明确了普查范围和内容。目前已整理上报乡村记忆重点保护项目25个。普查全县具有传统文化特色乡村遗产的数量、种类、分布、价值及其存在状态等信息,为下步“乡村记忆”工程编制保护规划、保护方案提供基础资料。
初审编辑:马鑫
责任编辑:王盈盈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曲素慧正在为一名孕妇做B超检查。而到了2015年,国家卫计委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山东省月均两万多的单独两孩申请量,遥遥领先其他省份。据济南市卫计委统计,今年1-4月全市建册孕妇累计达43100人,其中纳入高危妊娠管理的孕妇8353人,占到孕妇总数的五分之一。[详细]
辛辛苦苦一整年,老板拖着不发薪,欠薪一直是困扰农民工的头等大事。”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施工建管处调研员林乐彬表示,平台的建立有利于维护从业人员和建筑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避免劳资纠纷,减少拖欠工资行为的发生。[详细]
日前,山东省招考院发布山东省2016年普通专升本最低录取分数线。分数最高的专业是学前教育,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58.67分;分数最低的是电子信息工程,为122分。[详细]
26日上午,莱芜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答复齐鲁晚报和齐鲁壹点记者,由于“考题出错”,美术艺考生必须重考,但5月12日的考试成绩并未全部作废,考生只需重考素描一科。据了解,在莱芜中考艺术生考试实施片区考试形式,美术考生需要考素描、水粉两科,自主招生的学校依据考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