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5月20日讯(记者 武文惠)潍坊市高新区浞景学校是一所矗立于浞河岸边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是全市依法办学的试点学校,更是周边老百姓心目中的理想学校,而阳光教育恰是学校的一道靓丽名片。
该校以“阳光教育”为载体,通过实施阳光民主管理、打造阳光高效课堂、开展阳光七彩行动、构建阳光德育体系等渠道,制定阳光教育发展规划并持续推进,扎实实施依法自主办学,大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打造阳光幸福的教师队伍,并大力推进自然分材教学课堂实施,研发有效的校本课程,引领学校阳光课堂持续健康发展,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着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培养热情茁壮、活力自信的阳光少年。如今,浞景学校正走在发展的康庄大道上,为师生的和谐发展、幸福成长注入着源源不绝的“正能量”。
施行阳光民主管理 打造阳光高效课堂
浞景学校积极打造透明公开、和谐融合的“阳光管理”体系,是 “阳光教育”之路的首要一步。学校领导班子通过制定阳光制度,实施民主管理,敢于放权,注重培养教师,很多工作下放到级部,教师快速成长起来,很多人被培养成了其他学校的校长、副校长、骨干力量。同时,学校领导班子还把姿态放低,站在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条件,使他们尽享职业幸福。学校还构建了阳光教师培养评价体系,涵养教师人文底蕴,引导教师形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造就魅力、亲和、博学、躬行的阳光教师,以此不断提升教师对教育国际化的理解水平和视野。在此理念指引下,学校开始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贯彻对学生的国际化意识的培养。
学校的阳光管理还催生了“阳光家委会”,从而积极构建家校“同盟军”,打造学校管理的“第二梯队”。学校以“自愿自主、自治共生”为原则,建立了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委会”,并充分利用《家校联系手册》、家长育人经验交流会、“直通电话”、家访等途径,健全家校合作教育机制,搭建家校联系平台。通过“一日校长”制度、“校长面向家长述职”制度、家长参与教师教育工作评价等,家长成为学校规范办学的监督员。通过家校联盟专题会、“百家讲坛”、设计校徽校服样式、参与“安全啄木鸟”活动、组织“魅力潍坊行”闲暇活动、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体验学生活动等方式,家长更成为兴教支教的同盟军。
与此同时,学校创造性地推出家长义工跟车制度,家长义工车下维秩序,车上护安全,课上课下与孩子同活动,建立了独具特色的“一路欢歌”校车文化。这一创举获高新区2013年度教育教学成果奖、潍坊市2013年教育创新奖,并分别在山东省教育厅和潍坊市教育局主办的《中小学家委会通讯》上进行了项目推介。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阳光教育”自然要打造洒满成长之光、涌动生命活力的“阳光课堂”。本着“学生自主,教师导学,课堂高效,师生心态阳光,整个学习过程幸福”的目标,学校着力构建“自主—导学阳光高效课堂”。这首先是学生自主的课堂,其次是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先学后教前提下的教师高效导学的课堂,从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教学相长。
学校组建了由各学科省市区级教学能手组成的“学校中心教研组”,作为全面深化推进自主导学高效课堂校本化研究的先锋队,随后,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到改革中来。随着学校课堂研究工作继续深入推进,开展了“基于问题解决的三次备课两轮打磨课例研究”。这种“集体备课+课例打磨”的校本教研模式真正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使阳光课堂的种子得以遍地播撒。阳光高效课堂,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学校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个性化的魅力课堂、活力课堂、智慧课堂。教育局教研室领导认为“自主—导学阳光课堂”教学模式课堂研究做到了顶层设计与基层实际相结合,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师生的变化和成长令人惊喜。
开展阳光七彩行动 构建阳光德育体系
学校通过设计模块课程、生活课程、网络课程等三种课程培养双自主科学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科学(理化生)实验素养。整合的模块课程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生活课程借助于贴近学生生活的科学课程,适当将其延伸到课堂以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网络课程给予学生很大的创新空间去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达到知识运用的再升华。目前,学校的《我来告诉你为什么》、《我来动手做一做》以及“模块课程”已成效显著,网上虚拟实验室基本建成并逐步完善。
学校还积极实施“七色光”课程,培养学生爱心感恩、梦想激情、务实宽和、责任执着、读书创新、阳光和谐、快乐健康等优秀品质。其中,七色光学科课程体系包括民族文化领域课程、生命教育课程、自然探究领域课程、社会探索领域课程等;七色光校本课程体系包括国学经典、围棋(外聘教师)、跆拳道、篮球、茶艺、小记者团、摄影、合唱、快板、美术(增设国画、剪纸)、读写绘、奇思异想等;七色光节日活动课程体系涵盖了感恩节、体育节、文化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英语节。学校还开设特色课间操,给孩子一些简单的韵律操,每月换一次,保持新鲜感。在“七色光”的照耀下,学生各取所需,各展所长,快乐成长。
此外,学校还着力构建阳光德育体系。通过构建“生活化德育体系”,推行阳光班级建设,学校将魅力班主任培养锻造工程作为重点德育工作项目来抓。该校老师在潍坊市、高新区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发言,多名老师获高新区班主任小课题一、二、三等奖,一名老师被评为高新区优秀班主任。
建设阳光校园文化 推行阳光全科教学
学校按照 “锻造阳光教师,培育阳光少年”的思路,形成环境文化,使育人环境得到全面优化,打造了内涵丰富的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同时,学校还以阳光文化为主线,发挥师生主体作用,突出校园特色文化,从楼名、路名入手,彰显大气的阳光文化,如每座楼都是一线贯穿,让每块墙壁记录师生的足迹,展现他们的努力、发展和成功,并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个性化班级创建为载体,体现学生自主管理,规范教室布局,统一区域文化版块,形成内容丰富、各具特色,有内涵、有活力的班级文化。
学校在小学一年级开展全科教学,配备两名“包班”班主任老师,推行“跨学科实验课”。老师全天都和学生们在一起,一名老师负责教学,将原来的语文、数学、思品、传统文化、书法、阅读等科目,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整合,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发现身边的知识,加以学习。另一名老师则负责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关注学生的习惯养成和优秀品格的塑造。老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确定新颖的授课形式,把讲课内容融入到游戏,并每月一大主题,每周一小主题进行授课。
学校深入开展小初衔接研究,以专业教师团队为支撑,整合课程资源,在小学开设初中生物、地理、理化等的兴趣课程,实现学科教学的前展,加强学科渗透,相对减缓进度和坡度,培养学科学习兴趣。
凭借教师高涨的工作热情,浞景学校还引进了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团队的“自分教学”,在初中部七八年级全面铺开自然分材教学模式,将自然分材教学理念和学校的自主导学阳光课堂相融合,着力打造个性化生态课堂,形成课堂文化,并积极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梳理现有的课程及分类,结合地域特点和学生实际开发校本课程,构建阳光校本课程体系,体现学校阳光育人特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陶行知先生说:“学校放在阳光中,必能生长,必能持续不断地生长。”阳光,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光明和温暖的使者,是学生享有公平、快乐的学习机会,也是老师富有激情、责任的育人使命,是师生共享同一片心灵绿洲的幸福,这是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位学生对“阳光”的深刻理解。在学校阳光教育者的引导下,用生命培育生命,用爱心滋养爱心,用温暖传递温暖,用尊重撒播尊重,用智慧启迪智慧,让每位学生能够成长为身心健康,个性鲜活,品德优良,学有所长的阳光少年,使学校成为师生共享阳光教育,充满成功与快乐的阳光学校,把教育事业真正办成让人民满意的学校。浞景学校如旭日般冉冉升起,追梦旅途上一路昂首前行,不断生长、生长,向着梦想,向着希望,向着未来,向着远方……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73所虚假大学涉及16个省市。其中北京最多,有23所,其次是山东,有8所,上海、四川各7所。广东、陕西、山西、江苏、天津、辽宁、河北、江西、浙江、福建、河南、湖北也有“野鸡大学”存在。 [详细]
阿里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有780个淘宝村,其中山东有64个。而山东省商务厅统计山东的淘宝村点已达1000多个。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把建设淘宝村作为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及大众创业的方式。与此同时,整个淘宝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详细]
随着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和石化资源日益减少,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广受推崇。作为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充电桩等充电设施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5月17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全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详细]
在学校预存数万,就有免费课时相赠,到期还能如数返回,这是济南聚智堂培训学校当初的承诺。可近日,不少家长预存的钱还没返,济南的6家分校却关门了。截至19日,家长维权的微信群里已达400多人,金额预计超过2000万。 [详细]
七彩祥云 (图片由王海艳、徐敏提供)空中的七彩祥云 (图片由王海艳、徐敏提供)美丽的七彩祥云被白云环绕(图片由王海艳、徐敏提供)七彩祥云景观(图片由王海艳、徐敏提供)空中浓重的一抹七彩祥云(图片由王海艳、徐敏提供)[详细]
2014年底的一天晚上,孙娜娜突然感觉肚子非常疼,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在吃了几片止痛片后,疼痛才稍微缓解。孙娜娜不幸但充满感动的家庭遭遇,让附近许多村民为之动容。”夫妻俩翻看结婚照,金京国对着妻子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