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一热,透视代村乡村文化建设

2019-05-22 18:02: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林鹏 王雷 黄梦娜

  乡风文明看沂蒙之四

  一冷一热,透视代村乡村文化建设

  大众网 海报新闻临沂5月22日讯 (记者 林鹏 王雷 黄梦娜 通讯员 封万超 荣树云) 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堪称山东乡村振兴的一个范式化样本。在20多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民心散、村风乱、村集体负债近400万的贫穷落后村,到今天产值过20亿元、村集体收入过1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近7万元,代村的跃迁之路令世人瞩目。在这样的业绩跃迁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发展动因呢?

  山东省委宣传部立项的重点研究项目《乡村文化振兴“齐鲁样板”研究》课题组日前走进代村,对此开展了深入的调研。课题组在这里捕捉到一个关键词——“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兼容“冷”和“热”两种力量,在多个层面上实现了有机结合。

  课题组与党的十九大代表、时代楷模王传喜座谈乡村文化振兴

  第一个层面是理念上的“冷”和“热”。

  “冷”是对当下热度高涨的乡村振兴的冷静思考。党的十九大代表、时代楷模、代村支部书记王传喜,亲耳聆听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论述,亲身实践着乡村振兴的基层探索,对政策、理论、实践有着自己的深入思考:“乡村振兴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另起炉灶,不能搞运动,不能千篇一律,需要因地制宜,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需要日日不断,需要久久为功”。

  “热”是对乡风文明和文化振兴的热情推动。王传喜注意到,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文化振兴,中央对“乡风文明”的表述没有变,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五大振兴”之一,承担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任。在他看来,“文化是精神动力,最持久,也最教育人”,在这种理念之下,代村对文化的推动可谓不遗余力。

  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中的绿色科技颠覆了传统农业

  第二个层面是发展中的“冷”和“热”。

  “冷”是冷色调的绿色科技。在代村,走进规划15952.5亩的“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科技的海洋,满眼是郁郁葱葱的绿色作物,处处是现代农业的科技应用,休闲农业、智慧农业、循环农业、创意农业……现代农业的科技再造、产业动能的新旧转换,彻底颠覆了我们对传统农业的认知!穿行于空间巨大的温室展厅,如果你足够细心,就会看到脚下“生态光伏路,年可发电量约三万度”的字眼儿。这种无处不在的科技感让人震撼!

  “热”是暖色调的红色传承。当我们走进园区内的“中国知青村”,又仿佛置身一片红色文化的海洋。“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广阔天地,终身难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王传喜告诉我们,代村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基因,1947年发生在这里的代村阻击战是鲁南战役的重要一役,“上山下乡”期间有5批知识青年在这里建功立业。中国知青村的建设初衷,就是把当年“广阔天地”里凝结的艰苦奋斗、为国分忧、无私奉献的爱国热情,传递给现在的人们,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科技创新与红色传承有机结合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第三个层面是文化建设背后的“冷”和“热”。

  “热”是对文化建设各种新形式的热情探索。“我们村老年人的地位最高”,王传喜告诉我们,早在2004年,代村就开展起了24孝等传统文化弘扬,现在尊老爱幼、孝敬老人在村里已蔚为风气。这些年,建设文化广场、文化一条街、黑板报、村史馆,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成立村报等文体组织,代村在创新文化载体上没少下功夫。

  “冷”是对文化建设中各种热情探索的冷思考。王传喜说,“文化是传统的,是红色的,更是现代的”,需要与时俱进,需要现代化的表达与重构。一方面,传统的孝道、伦理等文化,需要扬弃落后的东西,赋予新时代内涵;另一方面,在文化建设中不能跟风,要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比如代村举行了两届“道德模范”评选,实际效果的确很好,但因为范围只是一个村,过程中就不好操作。所以,在文化建设中,要有更多理性的逻辑。

  理念上、发展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冷”一“热”,使代村比较好地处理了当下发展与持续动因、科技创新与红色传承、传统文化与现代表达的关系,在实践中造就了“一边富口袋、一边富脑袋”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的村建宗旨,形成了“爱国爱村、大气谦和、朴实诚信、勇于拼搏”的代村精神。

  《乡村文化振兴“齐鲁样板”研究》课题组子课题“乡风文明与道德高地建设”负责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院长徐磊教授表示,乡村文化建设是在建构乡村社会的意义系统、精神家园,在文化自信层面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的动力源泉,代村在文化建设中一“冷”一“热”的做法,看似相反,实则相成,是一种更富理性逻辑、更有科学精神的探索,值得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引为借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毛德勋

推荐阅读
  • 连续三年获荣誉!山东财政管理工作获中央奖励9千万元

    1_副本.jpg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记者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日前,财政部印发《关于下达财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奖励资金的通知》,对获得2018年财政管理工作督查激励的省(区、市)下达绩效考核奖励资金,山东省(含青岛)获得9000万元奖励资金。[详细]

    05-31 08-05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齐鲁政情|围着“项目”转 山东16市有何高招?

    2_副本.jpg

    尤其是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推进会暨“双招双引”工作表彰大会公开16市排名后,“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成为各地招商引资抓落实的重要准则。两个月前,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曾率团赴深圳举行青岛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介会。[详细]

    05-31 08-05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北上京津冀、南下长三角,济南双招双引为何这么拚?

    3_副本.jpg

    济南这么“拚”,是因为这座沿海经济大省的省会城市,深深的知道新时代赋予自己的重要使命。正处于跨越赶超的关键期、机遇期和黄金期的济南,正越来越成为海内外广大投资商热切瞩目的最适宜创新创业的热土。[详细]

    05-31 08-05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齐鲁杰出人才|殷敬华:18年做好研发这件事

    4_副本.jpg

    到威高后,殷敬华首先把目光投向企业的传统主导产品——一次性医用输注器械。为改变这一现状,殷敬华团队尝试采用辐照方法对医用耗材进行消毒灭菌的新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详细]

    05-31 08-05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53名院士签约进驻 院士港何以引来全球创新资源

    国际著名的神经领域科学家、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王玉田,在毒品成瘾、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研发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强化平台思维、生态思维的青岛国际院士港,通过开放合作,整合院士研发力量、企业需求、风险投资、科技服务、市场拓展等各种资源,正向...[详细]

    05-31 08-05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全球最具发展潜力城市公布 青岛前进10名!

    “2019年全球城市指数报告显示,全球领先城市之间对人力资本和企业投资的竞争依然激烈,新兴城市和地区正在与长期领先的城市和地区展开竞争,”科尔尼公司资深合伙人,本报告发起人及作者之一Mike Hales指出。[详细]

    05-31 08-05青岛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