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毛德勋
乡风文明看沂蒙之三
朱村,一个乡风文明的红色样本
大众网·海报新闻临沂5月22日讯 (记者 林鹏 王雷 黄梦娜 通讯员 封万超 任谢元) 日前,《乡村文化振兴“齐鲁样板”研究》课题组走进山东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打开“时间胶囊”收藏的乡村记忆,解码“乡风文明与道德高地建设”的红色基因。
《乡村文化振兴“齐鲁样板”研究》是山东省委宣传部立项的重点研究项目,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教授担任课题组长和首席专家,旨在调查研究山东打造乡村文化振兴“齐鲁样板”的经验典型和发展建议。
谈到为何选择朱村作为课题的聚焦点,子课题负责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徐磊教授认为,正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朱村是一个有历史、也珍视历史的传统村落,对这样的历史村落进行解剖麻雀式的研究,对当下的乡村文化振兴很有“样板”价值。
朱村的确是一个充满历史纵深感的传统村落。带着调研组考察的村民王经臣老人自豪地说,明年村里的王氏族人将迎来500周年大庆,历史上王氏一门可是出过进士呢。朱村原名“珠村”,因为历代族人崇尚朱子儒学,才更名“朱村”,所以这个村落可谓历代书香,至今保持着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村庄布局,留存着多座完整的清代民居古建筑。
朱村不缺少历史,更珍视历史。作为义务村史讲解员,王经臣老人至今记得1944年的除夕,数百名日伪军向朱村袭来,驻扎在沭河东岸的老四团三营八连闻讯赶来,经过6小时激战击退了敌人。战后不久,朱村群众自发送给八连一面“钢铁英雄连”的锦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也在朱村一代代传了下来。
“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2012年,朱村人纷纷自发出资建设朱村村史馆,2013年6月25日这里成为了山东省第一个村级档案馆。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业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电子档案等多个门类7000卷件历史资料,最早的可上溯到清代的农业税务票据,世代积累的档案涉及党史、党建、家庭、户籍、会计、文书、村组织建设、土地、计划生育等方方面面……这几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钢八连纪念馆、临沭人民支前馆也相继建起,一个内容丰富的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成了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
王经臣一直在朱村村史馆担任免费讲解员,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一“初心”和 “使命”。朱村村史馆传承红色记忆、留住乡村记忆的典型经验,也在整个临沭县得到了推广。目前,临沭县正在把朱村的样板经验发扬光大,在全县范围内推进“乡村记忆”工程,力争到2022年,在全县打造2个“乡村记忆”乡镇,建设40个“乡村记忆”博物馆,真正让乡村成为有历史记忆、有地域特色、有文化传承的文化之乡、精神家园。
课题组听王经臣老人说“革命村史”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毛德勋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记者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日前,财政部印发《关于下达财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奖励资金的通知》,对获得2018年财政管理工作督查激励的省(区、市)下达绩效考核奖励资金,山东省(含青岛)获得9000万元奖励资金。[详细]
尤其是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推进会暨“双招双引”工作表彰大会公开16市排名后,“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成为各地招商引资抓落实的重要准则。两个月前,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曾率团赴深圳举行青岛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介会。[详细]
济南这么“拚”,是因为这座沿海经济大省的省会城市,深深的知道新时代赋予自己的重要使命。正处于跨越赶超的关键期、机遇期和黄金期的济南,正越来越成为海内外广大投资商热切瞩目的最适宜创新创业的热土。[详细]
到威高后,殷敬华首先把目光投向企业的传统主导产品——一次性医用输注器械。为改变这一现状,殷敬华团队尝试采用辐照方法对医用耗材进行消毒灭菌的新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详细]
国际著名的神经领域科学家、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王玉田,在毒品成瘾、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研发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强化平台思维、生态思维的青岛国际院士港,通过开放合作,整合院士研发力量、企业需求、风险投资、科技服务、市场拓展等各种资源,正向...[详细]
“2019年全球城市指数报告显示,全球领先城市之间对人力资本和企业投资的竞争依然激烈,新兴城市和地区正在与长期领先的城市和地区展开竞争,”科尔尼公司资深合伙人,本报告发起人及作者之一Mike Hales指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