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毛德勋
“众水”何以汇流“小泉城”
济南市章丘区发扬新时代闯关东精神,两年引进优质项目138个总投资近4000亿
2月12日,农历正月初八,齐鲁大地年味正浓。来自浙江乌镇的古建施工队伍就进驻了济南市章丘区明水古城项目工地现场。
“工期催人,去年一年总规划师陈向宏就来了十多次,不抓紧不行啊。”专门“一对一”靠到项目上协调服务的章丘文旅集团总经理王化雪告诉记者,今年项目计划投入15个亿建设游客集散中心、德式酒店群等配套设施,确保2020年下半年项目核心区投入运营。
陈向宏是何许人?被称为“中国最成功的特色小镇操盘手”的正是他,全国知名旅游景区乌镇、古北水镇景区的总规划师、总设计师。
时间回到2017年9月29日,当陈向宏团队和章丘区政府签约,联手打造投资额超过65亿元的明水古城项目时,陈向宏就宣布:未来不出三年,中国特色小镇旅游格局就将是“南有乌镇、北有古北小镇、中有明水古城”。
能让陈向宏如此大手笔投资又如此底气十足,章丘靠什么?
“他们前前后后和我们对接了不下十次。”
“他们舍得把最好资源留给我们。”
“他们在两个月内拆出2000亩老城土地。”
……
在和章丘的接触过程中,几个片段让陈向宏印象深刻。“就冲他们这股干劲,这份胆识,还有一往无前的拼劲,我充满信心。”
“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素有“小泉城”美誉的章丘,不仅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和命名地,还是“一代词宗”李清照、“一代儒商”孟洛川的故乡。2016年底撤市设区后,章丘区委新一届班子确立了“济南东部卫星城”的发展定位和“打造产业高地、宜居新区、文旅名城”的发展目标,重点实施了打基础谋长远的交通、生态、产业、城镇“四大提升工程”。
这其中,章丘将依托与趵突泉齐名的百脉泉等众多泉群,打造全国乃至全球泉水生态文化标志区的设想,与陈向宏团队秉承的“修旧如旧,以存为真”的理念以及“保护与开发并重,以开发促进保护”的“乌镇模式”极为契合。
从2017年5月4日的礼节性拜访,到当年9月29日的成功牵手,短短4个多月的时间内,章丘区委书记刘天东带队,章丘一班人穿梭于乌镇、古北水镇之间,以满满的诚意打动了陈向宏团队。
“众水”汇流“小泉城”。两年来,一批高端优质项目纷纷落户章丘。
2017年9月29日,与明水古城项目签约同时,打造了“中国旅游业第一品牌”的华侨城集团也同时与章丘签约,投资500亿元,联手开发华侨城绣源河文旅综合项目。
“主动对接,上门服务,全程代办,给投资商的感觉就是一个字:‘快’。”专门为济南华侨城项目协调服务的章丘区政府项目资金管理中心主任李英吉告诉记者,当年9月29日签约,12月29日土地挂牌,春节前摘牌,首批942亩土地如期供地,倒逼着投资商抓紧开工、加快进度,预计济南华侨城文化中心今年底即可投入运营。
章丘重招商引资,更重招才引智。仅2018年5月16日,就有包括清华启迪、北大未名、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创新示范园等在内的17家重量级科研院所,集中签约落户章丘。
梧桐叶茂,凤凰自来。1月8日上午,由章丘区、腾讯云、聊城大学、青岛青软实训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四方合作建设,全省首个政产学研结合于一体的腾讯人工智能学院在章丘区揭牌;1月24日,搭载上海深兰科技公司先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全省首辆熊猫智能公交在章丘公开测试,深兰科技人工智能项目正式落户;2月1日,济南院士智慧城在章丘蓝海领航大数据产业园奠基……
干事如同赛跑,“不看起跑看撞线”,两年来,章丘引进高端优质项目138个,总投资达到3954亿元。
“一部《闯关东》让章丘人的‘闯’与‘创’名扬四海,而‘不甘落后、不惧风险,敢闯敢创、善作善成’的新时代闯关东精神,正在让章丘生机勃发。”刘天东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高端项目,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相继与章丘“联姻”,“小泉城”愈显魅力无穷。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毛德勋
主动对接国家战略 2月27日一早,满载电子产品、汽车配件等物资的“齐鲁号”班列,从青岛胶州火车站驶出,开往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今年,山东将以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为载体,加强鲁日贸易投资领域合作,同时巩固提升中韩(烟台)产业园、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详细]
进入新时代,山东要走在前列,改革开放必须走在前列;改革开放要走在前列,制度创新必须率先突破。1月14日,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通过《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制度创新的决定》,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详细]
“2019年,济南市将全面加快推进‘米字型’高铁网建设,开工建设郑济高铁、济莱高铁、黄台联络线项目,加快济南至滨州、济南至济宁、济南至临沂高铁项目前期工作,打造‘一小时’高铁生活圈。[详细]
王清宪强调,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执法为民,练就过硬本领,严明铁规铁纪,完善职业保障,努力建设一支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政法队伍。市委政法委委员,各区市党委书记、政法委书记和政法机关负责同志,市委有关部委、市直有关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详细]
粮食总产超过1000亿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97元、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9%、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4万人……一个个数据的背后,是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不懈努力。山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形成绿色发展...[详细]
2019年1月份,省教育厅晒出2018年山东教育工作的“成绩单”,中小学大班额比例由2015年的44.3%下降至9.03%,已全部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近日,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抓好20项重点民生实事落实的工作方案》,提出持续化解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