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山东新闻

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举行12场分议题对话会

2024

/ 07/11
来源:

大众新闻客户端

作者:

手机查看

  □ 本报记者 刘一颖 王浩奇

  杨 帆 孟 一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12场分议题对话会举行,国内外学者专家围绕“全球挑战下的文明交流互鉴”“现代化进程中的文明传承和创新”“赓续传统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以文明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不久前,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决议,决定将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

  中国与希腊在延续数千年的文明存续中积淀了丰富的智慧和文化遗产,以原创性文明的影响力为全球化时代提供生生不息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元素。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陈越骅认为,中国的“稷下学宫”与希腊的“柏拉图学园”,可以视为人类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精神的显著标志。“通过恰当的经典对读与双向格义,能够在心中构筑孔子与柏拉图的跨时空对话,加深丝绸之路上各文明的情谊。对古代人文遗产的挖掘与比较,将唤起各国人民对自己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引导大众理解与尊重文明多样性,最终将促进更加深度的文明交融、扩大更加广泛的文化理解,涵养更加和谐的社会美德。”陈越骅说,如果能够进一步探索建立以传统智慧为核心的国际文化、学术和思想交流机制,将吸引对传统智慧有兴趣的社会各界,形成共建人文交流事业的更强合力。

  “文明”是标志人类进步的概念。“不同民族或不同时代,人们对文明的看法既有相通之处,又存在差异。”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曙光说,我们需要借鉴历史上的宝贵思想资源,推进文明健康发展。

  食物,被多位国内外学者视为文明交流的有效载体。希腊雅典大学医学院教授、希腊健康基金会主席安东尼娅·特里科普洛认为,在希腊和中国的文化中,都蕴藏着对食物的认知、饮食理念以及生活方式。这背后,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我们现在倡导食用当季食物,也就是“对环境友好的食物”,便是一种保存大自然价值的方式。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美食。以美食为文化载体,开展交流沟通,也是很有效的方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杜博思是一位来自美国的“中国通”,主要研究中国烹饪历史及饮食文化。他认为,开展好美食文化交流,要想清楚三个问题:要宣传美食文化中的哪些内容,是技法还是味道?如何高效地宣传美食文化?为什么要宣传美食文化?对此,他建议通过制作美食加深对美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这是“最成功的文化交流模式之一”。

  赓续传统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关于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韩国首尔大学终身教授郭沂认为,“轴心时代”更根本性的特质和最大的贡献是价值的发现。何谓价值?“在我看来,价值就是对人的存在最具关切性和重要性的属性。精神是人的存在的最高形式,因而价值只关乎精神,包括信仰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三种类型,相应的价值范畴分别为圣、善、美。价值赋予人生以意义和意味。”他说。

  作为中国“轴心时代”思想家的代表,孔子的思想理念不仅影响着中国,还影响着世界。在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研究员冯晨看来,天的自然法则与人的自由规则在孔子精神世界中有机融合,形成具有特殊内涵的天命信仰。在此基础上,孔子天命的超越性具有个体生命向自然超越和向历史文化超越双重意义。在此超越方式下,孔子一方面为自己的生命精神开创了道德实践新路,建立了自己的意义世界,另一方面也实现了生命精神与历史文化精神的互动。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有赖传统文明的赓续。对话会上,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王新春详细生动地阐释了其观点——以现实激活确立经典的现实维度,让经典表现出鲜活的时代性与生命活力,转精微理论力量为强大现实力量。在赓续传统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需要对传统文明的致敬与延续,也要结合时代需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能够适应并服务现代社会的发展。

  “说到底,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由个人构成的。要使整个国际社会足以‘成其大’,即成大体、立大局,还是得从个人和咱们的小家入手。”谈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劳悦强表示,家庭是最初、最小的共同体,也是国家的基础,而国家和国家凑在一起就构成了世界。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看得见却摸不着的空中楼阁,而是需要每个人从强修身、齐小家做起,按照“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准则,做好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大家庭自然会一步步稳定和谐、美丽富饶起来。

  借鉴古代智慧 解答时代之问

  印度尼西亚和谐文化基金会会长黄愿字表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唯有和谐之道才能扭转世界局势,化“文明冲突”为“文明和谐”。在他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世代相传、绵延不息,最主要的因素是提出了“和谐的真理”。而印尼的爪哇文化也主张“三和谐”理念,本质上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共通价值,两者皆具真善美特性。

  人工智能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摁下一个人工智能按钮,并不能完全实现社会治理。”在希腊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教授尼古拉斯·帕拉斯凯沃普洛斯看来,算法为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也存在风险。我们需要进一步促进文明的发展和对话,通过人类的智慧让不同的人工智能系统相互补充,并使用人工智能来确保公正性。

  作为心理学家,希腊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教授埃莉芙特丽娅·戈尼达表示,当前AI被广泛应用于校园,对教育系统带来挑战。她认为,全面的教育理念要兼顾知识的获取和道德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能够享受到“正直的教育”,使他们身心健康,从而对社会作出贡献。

  “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巨大的潜力,但我们必须确保其发展优先考虑人类的素质和伦理的原则。”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刘丽丽表示,在人工智能发展中,伦理考量至关重要。借鉴儒家伦理原则,可以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发展和部署产生提供指引。例如,儒家倡导“以人为本”,这就要求人工智能发展应优先考虑用户安全、隐私和整体福祉,更多地应用于提升人类生活,而非造成伤害。刘丽丽表示,推进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需要将可持续性、伦理和创新原则融入开发过程,优先考虑公平、透明和人权,在技术进步与隐私、包容性和社区价值之间取得平衡。

责编:

审核:郭凯

责编:郭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