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万书波获2019山东省科技最高奖:他用“一粒种子”创世界纪录

2019

12/26
来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作者:

郭春雨

手机查看

  万书波在察看花生单株结果情况。省农科院供图

  12月24日,2019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揭晓,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的万书波研究员获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获此殊荣前,作为连破高产纪录的“花生专家”,万书波早已将自己的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自1982年以来,始终针对我国花生产业重大技术需求,潜心研究,在花生栽培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在其近40年的科研生12月25日,山东省政府网站发布关于2019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授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万书波研究员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四十年如一日,这位科学家在花生田里辛勤耕耘,他用“一粒种子”创造了花生实收亩产782.6公斤的世界纪录,突破我国花生高产的技术瓶颈。

  每穴只播一粒种

  花生亩产创纪录

  60岁的山东农民孟祥伟种了30年花生,历来坚信“一穴两粒播种才能保证出苗率、是创高产的唯一途径”,但最近几年,他的观念变了。2014年,在4亩普通高产田上,他第一次选择每穴只播一粒种子,将双粒播种穴距16厘米改为单粒精播穴距10厘米,结果出人意料,1亩实收干荚果752.6公斤。

  这次意想不到的收获还要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农业农村部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万书波几十年前的一个想法说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我国花生平均亩产不足100公斤,播种面积不足3500万亩,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低产作物”和“小作物”。

  由于种子质量问题,农民怕种子不出苗,为防止缺苗断垄现象,便在一个穴中加两粒甚至多粒种子,这样种下去的种子相互竞争,难免出现大小苗现象。一墩花生苗中顶多有一棵大的,其他都是小的,小的上面结不了几个花生,这就造成种子的浪费。

  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大学毕业的万书波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为什么非得一穴种多粒?”他提出自己的疑问。多位花生栽培专家告诉他,多粒播种就是为了保证出苗率。万书波提出一个大胆的尝试:能否通过每穴单粒播种减少用种量,并适当缩小穴距增加穴数来提高花生产量?

  花生适应性广,单位面积产油量高,是保障油脂安全的重要作物。然而花生单产不高一直是制约我国食用油脂产业发展和农民种植花生积极性的瓶颈。“科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万书波说。

  近几年,万书波团队在单粒精播技术模式、增产机理、配套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探索,创建了以单粒精播技术为关键核心、配套钙肥调控和“三防三促”技术的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并在青岛平度、临沂莒南、烟台莱州、泰安宁阳、聊城冠县,以及新疆、湖南、吉林等多地进行试验示范。单粒精播比双粒播种每亩减少用种4000粒左右,亩用种量减少20%左右,但产量增加超过8%。

  单粒精播技术连续3年实收亩产突破750公斤,创造了实收亩产782.6公斤世界纪录,突破高产技术瓶颈,成为我国花生种植技术的一次重大变革,已连续5年被列为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

  玉米花生间作模式

  实现粮油均衡增产

  深入田间地头,万书波的科研成果还有很多。

  比如,他还创新了粮油均衡增产种植制度。连续八年来他带领团队,在山东、河北、河南、吉林等不同生态区开展小麦—玉米/花生种植模式大面积试验示范,创建了“玉米/花生间作模式”。

  “缺粮、缺油、缺饲料,同时施肥过量、农药超标、环境恶化让我们陷入了‘粮食怪圈’。破解这个难题是我们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万书波说。

  万书波的团队成员,山东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佳蕾介绍,花生的种植面积全国才7000万亩,山东只有1000多万亩,花生要扩大面积,又不能挤占粮食作物,给花生找出路,“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应运而生。

  张佳蕾分析,玉米常年连作,会出现土壤板结等生产问题,而花生又是一种养地作物。玉米越靠边长得越好,而中间长势差。“玉米/花生间作模式”结合了二者的特性,压缩玉米株距,挤出宽带种植花生,发挥了玉米边行优势,玉米结穗更大,保证了玉米基本不减产,并能增收一季花生。“万院长一直带着我们在做这方面品种筛选、模式筛选、机械化配套等一系列研究。”

  小长假地里过

  帮助年轻人成长

  “很多科技人员下基层不够,整天待在实验室,一年才去基地3-4次,更有甚者不知道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成熟,这对‘实践出真知’的农业科学来讲,是要不得的。”谈到科研作风,万书波有自己的坚守和信条:搞科研也是一种做学问,所谓德才兼备,就是要求做学问首先学好做人。

  绿油油的花生田,他走到哪看到哪,观察苗情,指导生产。“今年五一假期,恰逢花生下种,小长假他没有休息一天,在农科院基地一干就是三天。”张佳蕾说。

  在团队成员眼中,万书波是忙碌的,雷厉风行的,他对工作要求十分严格。近年来他基本没有节假日,周末也很少休息。“他还会抽空拿出科研书籍、材料找我们讨论。他的思路一般人跟不上,我们都自叹不如。”2013年进入万书波团队后,张佳蕾感到自己进步相当快。

  万书波重视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十五”以来他主持国家及部委科研项目11项,依托学科承建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生态生理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带领的研发团队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7人次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农业部杰出人才、泰山学者等人才称号,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25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范佳)

  (生活日报记者 郭春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