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老支前”王克昌70年家国情怀

2019

10/02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王封

手机查看

  编者按: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我心永红——沂蒙精神访谈录”系列报道。记者践行“四力”,蹲点采访,通过镜头和笔,追寻沂蒙精神的历史脉络和时代内涵,呈现沂蒙革命老区人民群众永远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实践。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封

  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国庆群众游行中,山东省临沂市曹庄镇朱村的王克昌作为支前模范代表,出现在致敬方阵的礼宾车上。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此前多次采访过他。

  爽朗爱笑,热情健谈,思路清晰,是“老支前”王克昌老人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也是最深刻的印象。他和记者面对面交谈半个小时,从不说一句“车轱辘话”。

  2019年8月,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采访王克昌老人。

  这不由得让人暗暗称奇,他毕竟是一个89岁的耄耋老者了。

  王克昌老人的人生高光时刻,是71年前的支前民工经历。当年,在沂蒙革命老区,“最后一碗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件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子 送到战场上。”这首广为人知的民谣已经成为沂蒙精神的最生动注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朱村村民筹军粮、做军鞋、支援前线、抬担架、救伤员不计其数,先后有近百人参军,40多人负伤,8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那一年,18岁的王克昌替患病的哥哥走上了战场,随着人民解放军一路支援前线到了安徽蚌埠。

  回忆起那一段铭刻心底的经历,王克昌老人难掩兴奋之情,讲述起来绘声绘色,顿时让我们身临其境,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王克昌老人被外界所熟知,是他与习近平总书记的那一段堪称经典的对话。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山东视察,进村入户看望“老支前”王克昌。在交谈中,王克昌老人说:“总书记讲话我天天听。”习近平总书记谦虚地回答道:“请你批评指正。”

  六年来,王克昌老人已经记不清接受过多少媒体的采访了,也记不得接待过多少组团来朱村观摩学习的人了。他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他并没有感觉自己比村子里其他的邻居了不起。他还是那样的朴素和低调,依然偶尔在午后坐在屋门口椅子上打盹儿,依然是那个热情好客、侃侃而谈的“王大爷”。

  正如当年从战争前线支前归来,王克昌又重新安心做一名普通老百姓。那个年代,老区的人民群众都是如此的无私奉献、不怕牺牲:“一切为了支援前线”“倾家荡产、支援前方”。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王克昌也成家立业了。他积极投身农业生产、水利建设,还当了14年的生产队会计,改革开放后也在市场大潮中接受历练,负责村砖窑厂的购销业务。再后来,就跟老伴在村头开了一个门市部卖起了日用百货。

  现在让王克昌老人引以为傲的,是他当兵的孙子在部队表现不错,最近受到了嘉奖。老人闲下来的时候,就端详着镜框里的一张张照片。那些照片,记录着他的人生与荣耀,以及他的希望。

  每天晚上7点,王克昌老人就打开电视机看新闻,一看就是半个小时。他最期待的,就是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了。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刘旋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