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采丞:济南老商埠与羊口老码头 剪不断的渊源

2019-07-08 19:15: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于明效

  张采丞研发的济南第一辆汽车(雕塑)

  大众网潍坊·海报新闻7月8日讯(记者 于明效 实习记者 郑群)说起张采丞,或许在今天鲜有人知;但提起老字号“兴顺福”,老济南城可谓家喻户晓。济南商埠商会会长、首届济南商业研究会会长、济南红十字会会长……一个个响亮的头衔,记载着张采丞为推动地方经济做出的贡献和他在那段商业时期书写的辉煌;位于老商埠经二纬三路的张采丞故居,也清晰地刻画着一个个历史印记。而“兴顺福”起源地,便是羊角沟(今寿光市羊口镇);那制法工艺独特、令人回味无穷的“羊口老咸菜”,恰恰与“兴顺福”酱菜一脉相承。创始人张采丞,对于老羊口来说,永远都是个传奇。

  图片左一为张采丞

  16岁子承父业改名兴顺福 23岁创建源顺福

  清同治三年(1864年)伊始,塘头(老羊角沟)外来商船收购、运输小麦等产品获得高额利润,因此外埠商船越来越多,逐渐发展为前期的商业码头。受经济发展影响,寿光北部一些商人也集中向羊角沟靠拢,到码头或开设门面或经营行栈吸引客源,且生意日渐兴隆。清同治九年(1870年),张采丞随父亲跻身羊角沟开设栈行招揽生意,名为“兴顺盛”,成为彼时羊角沟为数不多的行栈业户之一。清光绪十年(1884年),张采丞继承父业,商号由“兴顺盛”栈行改名为“兴顺福”粮栈,年仅16岁。

  东海关总办何鲁生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到任羊角沟,考虑到老码头地势低洼,时常受海潮威胁,不利于商业发展,因此倡议将码头南迁。南迁后的羊角沟商家开始广辟货场,外地商贾大批云集,各行各业相继开张营业,商业进入鼎盛时期。据史料记载,彼时“行栈业有40余家,每家从业人员多者40余人,少则10余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23岁的张采丞亦随码头南迁,于太平路南移土奠基,兴建房屋百余间,在扩大“兴顺福”货栈的基础上,增设“源顺福”酱园。

  “源顺福”酱园,则充分利用羊角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制作酱油、醋、甜酱以及各种咸菜,在食材、时蔬相对紧缺的当时,产品顿时风靡市场。重信誉、重品质、善经营……很快,酱园的收入一度超过粮栈。为保证酱菜口感与品质,每一道腌制工序张采丞都亲自把关,因此“源顺福”酱菜久盛不衰。“源顺福”三个字,也成为品牌意识的先行者,奠定了那个年代品牌经济的基础。“源顺福酱菜,实际上就是羊口老咸菜的前身。”采访时,一位羊口老人说道。

  位于济南老商埠的张采丞故居

  资金实力壮大向外扩展 济南开埠毅然前往

  张采丞,名张克亮,字采丞,1866年(据羊口镇志)出生于寿光五台乡东柴庄村。随父闯过关东,跟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加之来往于车船辐辏的经济重镇与商业带之间,少时商业才华便锋芒渐露。从14岁贩运虾酱到16岁子承父业再到23岁“源顺福”酱园的开设,张采丞随着产业一起不断成长。

  羊角沟当时投入资金万元(银元)以上者便为较大资本,张采丞流动资金5万银元,雇佣店员30余人,属于大户。货栈主要向旅顺、大连等地贩运小麦、苇席等地方特产,再由大连运回木材及高粱等市场需求量较大物品,因其善于经营,资本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张采丞已不满足现有的产业设置,便一直有向外扩展的念头。

  胶济铁路通车后,与小清河并联而成的水路交通网络促使济南物资集散业进入快速繁荣时期,济南城西五里沟(今经二纬三路老商埠区)附近辟为商埠。1900年,看准商机的张采丞立即奔赴济南,在五里沟买地建房,将羊角沟的生意委托他人管理,举家迁至济南,于泺口开办“兴顺福”粮栈分号,后又在经一纬一路附近开设“兴顺福”粮栈北记。民以食为天,张采丞经营粮栈多年,轻车熟路,很快凭借粮栈生意在济南商界中崭露头角。

  张采丞故居陈设的老式唱机

  打造兴顺福产业链 股份制开创新局面

  随着济南开埠后的大兴土木,张采丞又瞄准市场,针对开辟商埠所必须物品拓展经营,先后在经三纬三创办“兴顺福”木材厂、经二纬三创办“兴顺福”机器油坊、粮栈内设立“兴顺福”机器面粉厂、粮栈内南大房设立“兴顺福”铁加工厂、五里牌坊处设立“兴顺福”砖瓦石灰场……成功打造出一条“兴顺福”产业链。因其经营项目为刚需,故而生意兴隆,产业链不断牢固,资本积累逐渐增多。

  据资料记载,开埠后的济南人口迅速膨胀,传统油坊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张采丞便于1909年花重金购买一批机器,开设“兴顺福”机器油坊,后改名为“兴顺福”机器榨油厂,榨制及经营大豆油、花生油、棉籽油,并兼营豆饼。最多时,日榨大豆15吨,产品远销德日诸国。“这是济南第一个以机器取代传统榨油工艺的企业。从此,泉城百姓的餐桌出现了机器榨油烹制的佳肴美味。”

  1913年,张采丞乘势而上,又在粮栈内创办了“兴顺福”西记面粉厂,后改名为“兴顺福”机器磨面公司。为实现快速量产,公司引进了4部立式石磨和2部蒸汽发动机,日产面粉500包,一半销往本地,一半销往青岛、天津等地。“这亦撬动了济南粮食加工业由传统手工作坊向机械化生产转变的闸门。”

  1918年起,张采丞开始着手扩大面粉厂规模,在官扎营选购土地后,联合蓬莱人冷镇邦,共同筹集启动资金30万元,同时召集时任山东省督军的田中玉以及其他190余名社会名流参股其中,给面粉厂的扩大经营奠定了雄厚资金基础。1921年,面粉厂建成投产,总经理张采丞,协理冷镇邦,定名为“华庆面粉厂股份有限公司”。由于面粉质量好,除畅销济南外,还远销北京等大城市。华庆面粉厂的股份制模式,也为合作经营模式开创了新局面。

  张采丞故居陈设的老式打字机

  济南再建兴顺福酱园 成家喻户晓老字号

  酱园,对于张采丞来说,既是产业更是情怀。1926年,张采丞在粮栈临街处加盖一座铺面房,重新创办酱园,位于经二纬三路路西,前面是门头,后面为作坊,为持续品牌效应,亦定名为“兴顺福”。由其子张葆生任经理,主要经营酱油食醋、豆酱、甜酱、虾酱、虾油和各种咸菜,“早年经营酱园的经验,加之慢慢摸索出的品牌意识,使酱园一开张便顾客盈门,赚得满盆金。”

  为了保证酱菜品质,张采丞用重金聘请两位技艺超群的腌菜名师,令其选用上等食材,严格遵循古法炮制,制作出的酱菜色泽诱人、口味纯正,令人回味无穷。尽管张采丞创办的许多企业因为种种原因于1934年先后停业,但“兴顺福”酱园却如它经久不衰的味道样延续了下来,成了妇孺皆知的济南老字号。直到上世纪90年代,“兴顺福”酱园被拆除才消失在济南人的视野中。

  张采丞故居陈设的算盘

  产业涉及蒸汽机轮船 自制济南第一部汽车

  富有开放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张采丞,在偶然接触到机械行业后,便产生了及其浓厚的兴趣,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开始集中力量,向机械制造业发展。“兴顺福”铁工厂,张采丞雇佣德国人作绘图员,制造锅炉、水泵、吊车和矿山用的机械,扩大了原有铁工厂的生产规模,雇用工人达400多人。除制造锅炉、水泵、吊车、矿山用的机件外,还曾研究过蒸汽机等,延续着他对“机器”的痴迷和对产业化经营的摸索。

  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张采丞鬼使神差地研制出轮船,在济南小清河里试航;一次偶然的机会,张采丞接触到汽车,并深深的迷恋上,在没有任何专业制造工具的艰苦条件下,仍然坚持仿造出济南有史以来的第一辆汽车,威风凛凛地开上了市区大马路。回家时因为太过兴奋,转弯竟不慎撞到了自家院墙上。如今,在张采丞故居,这一幕任然保留着,雕塑而成的老爷车,一角“钻”进墙里,静静诉说着那段历史……

  病危叮嘱儿子不能忘国 呕心沥血谱写商业传奇

  1936年,张采丞身染重疾,病逝于济南,享年70岁。病危前叮嘱其子张葆生,“富不能忘国、不能忘家,任何适合都要有爱国、爱家之心。”张采丞去世后,张葆生承其父志,苦心经营,诚信守业,使得企业兴隆发达。1938年,日军侵占济南,企业被迫停产近一年;1939年恢复生产,日军再次进场强迫合作,但张葆生出面交涉,坚决不允,终未签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企业为济南市人民政府加工面粉,到1954年,过渡为公私合营企业。

  张采丞善于经营,注重商号信誉,不数年已成为济南工商界的首富,在推动济南经济发展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1925年他被推举为济南商埠商会会长,后被推举为首届济南商业研究会会长、济南红十字会会长。有人这样评价,“张采丞一生筚路蓝缕谱写的商业传奇,一直激励着后人们奋发图强、振业兴邦。”

  张采丞故居一隅

  故居记录着开埠史 用传奇链接老商埠与老码头

  记者在融汇济南老商埠采访时,从附近居住的几位老人口中得知,经三路80号往西至小巷长荣里(今88号院所在的里弄),当年都是张采丞家的地产,拆迁前张云昌等几位张采丞的后人仍居住于此。2011年,张采丞位于经二路纬三路的故居一带开始拆迁,幸运的是,他故居得以保留。融汇工作人员介绍,济南老商埠项目在建设地下车库时都绕过张采丞故居,最大程度地保护了房屋的稳固性。

  如今老商埠东侧,临近纬三路一栋中西合璧风格的二层洋楼,便是张采丞故居。虽已经历百年风雨,但通过保护与后期修缮,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韵味,成为济南开埠的一个符号。而张采丞,这个从寿光羊口走出的传奇,用自己的运筹周密,记录着单一经济到复合经济的转化,记录着近代经济革命与发展的变迁,更记录着济南老商埠与羊口老码头剪不断的渊源。

  羊口位于渤海莱州湾南畔,小清河入海口处,寿光市最北部,地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叠加位置。先后被授予全国重点镇、省级文明镇、省级中心镇、山东省旅游强乡镇等荣誉称号,有"莱州湾畔的一颗明珠"之称。羊口镇是全国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级特色镇、山东省首批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镇,山东省首批新生小城市试点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进一步发掘羊口历史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众网将重磅推出羊口人物、企业、事件等系列专访,有故事您就来……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孙华飞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