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论坛:探讨“人类文明的新时代”

2018-09-26 08:27:00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张依盟 赵琳

  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首场高端对话,探讨“人类文明的新时代”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文明相通相融的奋斗目标

  9月26日,孔子故里曲阜,作为永久举办地,将迎来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25日下午,论坛首场高端对话在尼山圣境举行,聚焦“人类文明的新时代”。

  “文明之间的相融相通和最后达至的奋斗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能不能实现的问题,也不是我们该不该做的问题,它是必然性的问题。”

  首场高端对话,对话人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尼山论坛主席许嘉璐,世界知名学者、牛津大学“罗德学者”江文汉(Gerrit W. Gong)。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教授杨慧林主持。

  “到孔子的诞生地尼山来学习”

  “同命同运 相融相通:文明的相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确定这个主题,正是契合了人类文明新时代的需要。

  “其实,尼山论坛所有的参与者,包括我在内,能够和江文汉等学者往来密切,无话不谈,已经给不同文明之间的相融,大家共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人类永远生活在和谐、和平、幸福之中,做出了榜样。”对话伊始,许嘉璐表示,这启示我们应该紧密地合作,频繁地交流,深入地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使其更广泛地传播,直抵人心。

  江文汉赞同许嘉璐的观点。他说,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欣赏同一个月亮。习近平主席曾讲过要彼此尊重,要进行这样的交流和对话,扩大沟通基础。

  江文汉用标准的汉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到孔子的诞生地尼山来学习。”他表示,我们要学习其他文化,学习历史、走向未来,才能达成人生意义,达到人生的圆满。

  “我们看到不同文化、不同传统的时候,不能单纯用自己的标准来判断那个文化、那种传统,要用他们的历史和文化理解他们,这是文明对话互相理解的一个前提。”杨慧林补充道。他接着在现场提问:在各大文明传统当中,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的思想资源是什么,哪些能够应用到现代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当中?

  “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就是社会变得太快了。一些年轻人认为老的经验已经没有用了,因为时代变了。”江文汉说,但是,曲阜人告诉我,要把年轻和传统之间联系起来,这样文明就能持续,我们才能有一个共有的文明基础。而这个基础必然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

  许嘉璐表示,尼山是孔子诞生地,他留给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对世界的贡献。人应该做一个好人,而衡量好人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对他人的仁爱。这个核心思想2500多年来影响着中华文明的进程,始终没有偏离轨道。所以中华民族历经艰难万险,最后仍然能抓住机会,努力发展自己。

  交流让文明突破心灵的藩篱

  守望相助、天下同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如何在不同的信仰当中找到共同确认的基本逻辑和价值?

  许嘉璐说,信仰的流传,核心问题就是要做到“心对心”。我们对历代大师、我们的祖先要用“心”,朋友之间也要以心交心。心灵的感应才是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如果心不相通,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欣赏、交流、吸收、发展,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江文汉认为,“文明之间可以有很多不同,通过学习他人、学习其他的文化传统,我们能够突破藩篱,达到内心的共鸣。”

  “在这点上,中国和西方有相通之处。”杨慧林说,中国有一句话叫“隔行如隔山”,所以才应该在山与山之间搭起桥梁、打通隧道。

  江文汉表示,许嘉璐先生有一个非常好的观点就是:回顾过去,但不能僵化地回顾过去;只看过去,无法帮助未来,所以必须向过去学习,灵活地学习,应用到今天和未来。这就需要大智慧。谦卑地体悟能够超越时空的思想,不要单纯从自己文化的角度、时代的角度评判他人,应该以更长远的眼光去观察和了解其他文明的本心。

  江文汉对在“三孔”的游历念念不忘,他从中体会到:过去滋养我们的未来。他说,孔府代表家庭,孔林代表祖先,孔庙代表礼。正是“礼”,能让家国传统实现传承。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现代社会面临各种挑战,让家维系下去,让个人和家庭得到幸福,让国变得强大,这是无法割裂的。所以,人们必须把未来和过去联系在一起。

  在对话中求同存异共同前行

  十年尼山,论道圣地。

  三位“大家”气场温润而强大,言行举止尽显儒者风范,让这场在孔子诞生地举办的学术切磋娓娓道来,在座者如沐春风。

  许嘉璐提出,尼山论坛“大家”云集,观点纷呈。大家从不同文明之间的接触、碰撞中,发现对方的好处,进而学习,不断相融,而相融之中也包含各自的个性。

  江文汉深表赞同。“尼山论坛包括各种领域、各种学科、各种思维方式,许多文化传统在这里相遇。我们要克服困难,否则就会局限于某一种标准之内、某一种思维方式之内。

  比如,工匠精神、学徒精神。江文汉举例,只有与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去共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成了学生,学生也成了老师,才能实现这种精神的传承。所有伟大的学习都是这样发生的。

  君子和而不同。“我们谈文明的相通、相融,相互理解、相互对话,又在对话中保留彼此的差异,共同前行。这就是‘对话’的精神,也是尼山论坛始终秉持的宗旨。”杨慧林说。我们具有能够分享不同价值的诚意,这是文明对话的基本前提。

  “文明之间的相融相通和最后达至的奋斗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能不能实现的问题,也不是我们该不该做的问题,它是必然性的问题。”许嘉璐说。

  同一片蓝天下应该是一家人

  儒家思想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表达的正是“四海一家”、建设更加美好的人类家园的理念。

  “世界各国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分歧矛盾,也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但世界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应该是一家人。”对话结束后,接受记者采访的很多嘉宾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深刻洞察人类前途命运和时代发展趋势,对于人类文明走向给出的中国判断,对当代国际关系正在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第七十一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更是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为“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2017年2月,联合国决议首次写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这一理念已经得到广大会员国的普遍认同,也彰显了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巨大贡献。

  一个小时的首场高端对话,成功开启了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思想金库。“相信未来两天,尼山论坛的学者们将通过平等对话、思想激荡,启迪人类智慧,在山东这个全球儒学研究高地发出穿透时空的声音。”大家对此满怀期待。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孙翔

推荐阅读
  • 尼山论坛:引领人类文明深入对话相融

    尼山论坛还先后应邀出席了世界公众论坛“罗德岛论坛”、联合国文明联盟“亚洲及南太平洋地区磋商会议”及第五届论坛、首届澳门论坛,开展了多项学术交流活动。本届论坛有效整合山东文化资源,将论坛与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统筹谋划,由文化与旅游部、教育部、山东...[详细]

    09-26 08-09大众日报
  • 山东:打造世界儒家文化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学典说,在儒家文化思想理论研究方面,山东大学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在儒家文化遗产挖掘整理方面,山东大学启动了儒学重大基础研究工程,旨在对历代数以十万计的儒家典籍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详细]

    09-26 08-09大众日报
  • 贡献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山东力量

    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9月26日至27日在曲阜举办,规格更高,范围更广,更加高端。我省按照“项目化”工作思路,自2015年以来评选并扶持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171个,省财政累计投入资金3.43亿元。[详细]

    09-26 08-09大众日报
  • 山东:“政银保”出新招,缓解企业贷款难

    [详细]

    09-26 08-09大众日报
  •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山东战役”取得丰硕战果

    今天下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山东战役”新闻发布会举行。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张志华通报了我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情况,特别是开展扫黑除恶“山东战役”的有关情况。对人民群众举报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的核查工作,...[详细]

    09-26 08-09大众日报
  • 儒商大会2018筹备工作就绪 携手新时代新山东共享发展新机遇

    “儒商大会2018将于9月28日拉开序幕,近1200名嘉宾已确认参会,其中省外和港澳台海外嘉宾占到近70%。”9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就即将启幕的儒商大会2018嘉宾邀请、论坛设置、人才项目对接、会务保障等筹备进展情况进行介绍。[详细]

    09-26 08-09大众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