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从“跑”到“办”,山东全力推进“一次办好”改革
6月20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对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实施方案》进行解读。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的最好方式是继续深化改革。党中央、国务院对放管服改革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调整优化政府机构职能,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3月份,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5月份密集出台了3个重要文件,即: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厅字〔2018〕2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意见》(国办发〔2018〕32号)和《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8〕33号)。其中,厅字〔2018〕22号文件从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持续“减证便民”等八个方面对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作出部署。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放管服改革工作,将其作为全面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三个关键支撑之一,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以来,学习借鉴浙江、江苏等外省市先进经验,提出了我省“一次办好”改革理念,结合贯彻落实厅字〔2018〕22号文件,形成《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实施方案》先后四次征求53个省直部门(单位)、10个中央驻鲁单位、17市意见,数易其稿,经省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7次会议审议通过,6月7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实施。
厅字〔2018〕22号文件是今年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以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我省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就是贯彻落实厅字〔2018〕22号文件的具体行动。
省编办副主任刘书伟表示,“一次办好”即“一次办结、群众满意”,以“应办即办”为原则、“说办就办”为承诺、“一次办结”为目标、“办就办好”为理念,从“办”的角度倒逼各级各部门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提升效能,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可以说,我省是全国第一个出台实施方案贯彻落实22号文件的省份,走在了全国前列,这也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力度。
“一次办好”改革,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改革着眼点从“跑”转变到“办”,重心从放和管转变到更加重视优化服务,目标从“办结”提升到“办好”,范围从依申请的政务服务扩大至政府全部行政行为,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了改革的范畴。
通过改革,企业和群众办“一件事情”,在申请材料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情况下,从提交申请到获取办理结果,政府要提供“店小二”“保姆式”服务,实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不论“见面不见面”“跑腿不跑腿”“线上线下”都要实现“一次办好”。同时,对于综合行政执法、政务信息公开等行政行为,也要深入贯彻“一次办好”理念,为企业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7月底前公布第一批“一次办好”事项清单
《实施方案》围绕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在前列目标定位、聚焦问题精准发力、依法推进改革、结果导向结果评价5项原则,安排部署了6项重点任务和11项具体举措。其中,6项重点任务是改革的主体,即:公布“一次办好”事项清单、健全“一次办好”服务网络、创新“一次办好”服务模式、推行“一次办好”集中审批、完善“一次办好”服务标准、强化“一次办好”信息支撑。
一是公布“一次办好”事项清单。省市县都要以清单形式公布“一次办好”事项,是此次改革最直观的体现,对企业和群众而言,既是告知也是承诺。今年将对依申请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因地制宜、因事而宜、分类施策、分批公布“一次办好”事项清单,7月底前公布第一批“一次办好”事项清单,9月底前再公布一批,实现“一次办好”全覆盖。
二是健全“一次办好”服务网络。构建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政务服务网络,这是将“一次办好”改革延伸至“最后一公里”的主要手段。也就是要让各种类型的服务站点无限接近企业和群众家门口,不仅减少跑腿次数,还要缩短跑腿距离。依托济南市政务服务大厅建设省级政务服务大厅,8月底前基本完成建设任务。进一步加强市县政务大厅、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快推进村级便民服务点和网上服务站点建设,充分发挥村级服务代办员作用,开展代缴代办代理等便民服务,逐步推动居民身份证、驾驶证、出入境证件、医保社保、住房公积金等便民服务事项“异地可办”“就近能办”。
三是创新“一次办好”服务模式。积极推行“五个一”集成服务,即:政务大厅“一窗受理”、关联事项“一链办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务热线“一线连通”、贴心帮办“一次办结”,这是“一次办好”改革的重点任务。8月底前市县政务服务大厅基本实现“一窗受理”服务,9月底前在户籍办理、车辆和驾驶人证照办理、事务公证、社保缴纳等民生领域推行“一链办理”,10月底前完成主要社交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对接、服务整合,12月底前试点开展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
四是推行“一次办好”集中审批。也就是“一枚印章管审批”,这是实现政务服务“一次办好”的有效途径。结合市县机构改革,在市县和市属省级以上开发区依托政务服务管理机构,建立行政审批服务局,把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到一个部门行使,大大减少部门间沟通协调,提高服务效率。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根据《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和厅字〔2018〕22号文件规定,依法设立的行政审批服务局办理的行政许可等事项具有法律效力,原主管部门不得要求企业和群众再加盖本部门印章,杜绝重复盖章。
五是制定出台“一次办好”地方标准。这是固化“一次办好”改革成果的有力措施,推动实现改革规范化。今后,将推进权责清单同“三定”规定有机衔接,分期分批按系统规范权责清单,适时推进“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市县根据《政务服务工作规范 第1部分:行政许可》,积极推进行政许可办理流程、服务、场所建设与管理、监督检查评价等规范化建设。11月底前,制定出台“一次办好”地方标准。
六是强化“一次办好”信息支撑。这是“一次办好”改革的关键所在。打通各部门间孤立的业务系统、连接“信息孤岛”、推倒“数据烟囱”,是深化“一次办好”改革的关键。没有信息共享,“一次办好”改革将很难向纵深推进。下一步,将结合机构改革率先整合省政府有关部门所属信息机构,实现信息资源集中统一管理;12月底前,建成全省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宏观经济、公共信用、电子证照等重点基础信息资源库,实现对自然人和企业身份核验、纳税证明、不动产登记、学位学历证明、资格资质、社会保险等数据的共享应用,打通数据通道,推动各类事项“网上办”。
山东开展优化营商环境10个专项行动,每个行动一位省领导负责
推进“一次办好”改革,最终目的是实现审批服务便民化、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为确保改革任务落实,省委、省政府专门选取了营商环境的核心指标,开展10个专项行动,实行一个行动、一套方案、一位省领导负责、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专班的落实推进机制。这是抓好“一次办好”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我省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重头戏。
目前,10个专项行动已经启动,形成了初步工作方案,6月底前将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公布。
第1个是优化企业开办行动。由省工商局牵头推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意见》(国办发〔2018〕32号)要求由平均20多天压缩至8.5天,根据有关方面的评价调查,全国企业开办最快的省份只需要不到一天半时间。我省今年确定的目标是3个工作日内完成营业执照办理、公章刻制、银行开户、涉税办理、社保登记等事项办理,实现新开办企业具备一般性经营条件。这个目标比国家要求的高一些,但是对标先进省份并不算太高。各市县可以在省级统一部署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继续优化流程,只要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能减的减,能压的压,实现企业开办再提速。
第2个是优化不动产登记行动。由省国土资源厅牵头推进。不动产登记是个大概念,从办理情形上可以分为首次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注销登记等,其中转移登记又可以细化分为继承转移登记、析产转移登记、存量房买卖转移登记、赠予转移登记等多种情况,需要根据不同情形逐一优化流程。在这方面,外省有很多先进做法,甘肃省详细列出54项常用不动产登记事项,推行“最多跑一次”,浙江省杭州市仅针对转移登记就细分出了12种不同的流程图。我省今年将大力推行国土、住建、税务等部门事项一窗受理、联合办理,取消无法律、行政法规依据的材料和环节,确保5个工作日内完成房屋交易、税收缴纳和转移、抵押登记等相关事项。
第3个是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行动。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推进,推动项目立项、规划许可、评估评审、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事项实施容缺受理、多评合一、多规合一、多图联审、并联办理、联审联办,确保45个工作日内完成包括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在内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这项工作,部分市县已经进行了很好的探索,比如烟台市实行“容缺审批并联办理”,简单项目27个工作日可获取施工许可证,复杂项目32个工作日获取;威海市实行模块化审批,28个工作日内可获取施工许可证。此次省里推行45天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就要在项目落地时间、实际审批时间上见实效,真正让企业得实惠。
第4、5、6个行动,分别是简化水气暖报装、简化获得电力、便捷获得信贷。这是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能直接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在以往的放管服改革中涉及的比较少,是我省的薄弱环节。这3个行动分别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及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山东银监局牵头,对有关服务事项进行全流程优化,简化办理手续、压缩办理时间。
第7、8、9个行动,分别是优化政务服务、推进信息共享、相对集中行政审批。这3个行动分别由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省编办牵头推进。通过落实政务服务“五个一”模式、信息共享、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为各个领域的专项改革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第10个是营商环境评价行动。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推进,坚持结果导向结果评价,针对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施工许可证办理程序、获得水电气暖、办理不动产登记、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纳税服务、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等主要指标,建立具有我省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11月底前对17市营商环境进行评价。
“一次办好”督察考核,借助纪检监察力量完善通报、考核、问责机制
为进一步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下一步,省里将从3个方面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一是抓好动员部署。近期筹备召开全省视频会议,请省委书记刘家义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主持会议,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有关领导以及省市县党委、政府和工作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对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优化营商环境进行全面动员部署。
二是抓好责任落实。根据“一次办好”重点任务分工,督促指导各级各部门建立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抓落实工作机制,逐项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工作进度,将改革任务清单化、项目化,细化施工图、时间表、责任链,把任务分解到位、落实到人,向社会公开承诺,逐一兑现。
三是抓好督查考核。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要求,加强与省委组织部、省委省政府督查机构、审计机关的沟通协作,借助纪检监察力量,完善通报、考核、问责机制。建立改革任务台账,跟踪落实改革情况,综合运用督查、审计、明察暗访等方式对全省“一次办好”改革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全程监督。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意见(试行)》要求,对落实到位、积极作为的典型及时进行通报表扬、给予奖励;对不担当不作为的,抓住典型、严肃问责,强化督查权威,确保任务落实。
下一步根据省委宣传部统一安排,省编办将与广大新闻媒体密切配合,开办营商环境大家评、“堵点”曝光台等系列栏目,加强舆论监督,倒逼改革措施落地。希望大家继续加大“一次办好”改革舆论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理解改革、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共同推动全省放管服改革工作再上新水平,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除涉密项目外,“不上云、不联通、不共享”的业务系统坚决不予立项
我省《关于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实施方案》提出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个专项行动,优化政务服务行动是十大行动之一。
省政府办公厅二级巡视员王贞军介绍,近年来,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全省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方便企业群众办事的政务服务载体,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中进驻实体大厅办理、纳入网上平台办理,尽力为企业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今年1-5月份,省级办理行政许可事项7.7万件,按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超过99%。
《关于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实施方案》要求,各级各部门以打造“少高优”政务环境为目标,创新开展“五个一”集成服务新模式。一是政务大厅“一窗受理”。今年8月底前,在省市县政务大厅分类设置综合受理窗口,推行“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一窗受理”服务模式。二是关联事项“一链办理”。9月底前,各市县先行把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事项,特别是量大面广、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领域的事项按链条进行优化整合,将“一事一流程”变“多事一流程”。三是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功能,优化再造业务办理流程,推进办事系统整合、数据资源共享,着力提升网上服务效能。四是政务热线“一线连通”。深化政务服务热线整合,10月底前,除紧急类和专业性强的热线外,其他政务服务热线原则上全部实现“12345”一号呼叫、全天候服务。五是贴心帮办“一次办结”。10月底前,在政务大厅试点开展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对一”贴心帮办(代办)服务,适时在全省复制推广。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和方案要求,重点抓好3方面工作。”王贞军说。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牵头部门作用,建立推进落实机制,加强协调联动,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统筹推进“五个一”集成服务落地生效。二是制定具体方案。尽快制定优化政务服务专项行动方案,围绕落实“五个一”集成服务,明确每一项任务的目标、措施、标准、进度,细化分工,压实责任,确保逐一兑现。三是强化督导督查。聚焦“五个一”集成服务的目标任务、落实措施、标准要求和工作进度,定期调度通报落实推进情况,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督查,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细落地。
去年以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统筹一片云,规范两张网,建成三大体系,强化四个支撑,落实五项保障”的工作目标,精准发力、综合施策,整合共享工作初见成效。一是理顺管理体制。构建了以省电子政务和大数据发展专项小组为统领、省电子政务和大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提供智力保障、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协调指导全省工作的组织架构。二是夯实工作基础。梳理全省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情况,关停“僵尸”系统、“影子”系统260多个,叫停了日照、莱芜等市准备招标的政务云和网络建设项目。三是推动数据共享开放。山东公共数据开放网上线运行,涵盖20个主题、1000个目录、1460个数据服务接口,开放2.53亿条数据。四是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省政府门户网站与政务服务网、政务信息公开网实现“三网融合”,通过公安人口信息、工商法人信息、银联信息、社保信息、支付宝、芝麻扫脸、微信等9种方式,实现公众实名认证,有效促进公众和企业网上办事“一号登录、一站受理、一网通办”。
下一步,将着重做好3方面工作。一是坚持以用为大,推动整合共享成果应用。突出解决好企业群众办事堵点、难点问题,助力“一次办好”改革,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是抓实信息化归口管理,防止新建烟囱、孤岛。抓好信息系统的归口管理和备案,除涉密项目外,“不上云、不联通、不共享”的业务系统,坚决不予立项,已有项目停拨运维经费。三是推进信息共享应用,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数据支撑。强化政务信息资源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按需共享、交换、互认,力争12月底前建成人口、法人单位、公共信用、电子证照、地理信息、宏观经济6大基础数据库,对政务服务事项数据进行“全打通、全归集、全共享、全对接”。
17市营商环境评价,已进入数据分析汇总阶段
开展营商环境评价既是对我省近年来开展“放管服”改革成效的一次综合评价,同时也是倒逼各地和相关部门进一步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的重要举措。我省营商环境评价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年度营商环境评价具体怎么组织开展的?我省首次营商环境评价工作进展如何?
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郭登宇对此做了解答。
据介绍,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省发展改革委正在开展全省17市营商环境评价。开展营商环境评价是准确评估全省“放管服”改革成效的重要手段,是持续改善我省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市场主体期待和诉求为导向,以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目标,通过科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合理设定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全面准确反映各地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进展和实际效果,客观分析各地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突出问题,推动各地进一步简化环节、优化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提高办事效率,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优化我省营商环境,为加快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开展营商环境评价目前国内尚无较为成熟的先例。为科学编制营商环境评价专项行动实施方案,5月底以来,省发改委组成专题调研组,先后赴江苏、浙江等省进行了专题调研,了解了上海、陕西等省营商环境评价的经验做法,赴国家发改委进行了汇报衔接,认真研究了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同时,召开了由省发改委、编办、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统计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山东银监局等部门参加的座谈会,就我省评价指标设计、评价范围、评价方式等进行了认真讨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我省营商环境评价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着重对市场和企业反映集中的准入门槛高、办理事项多、流程复杂等突出问题开展评价,既能够全面、系统、综合反映各地营商环境,又确保指标含义明确,能够依靠问卷调查、行政记录、大数据抓取等方式获得真实准确数据。
借鉴世界银行和其他省的做法,结合我省实际,突出影响营商环境的核心因素,省发改委重点选取了“企业开办”、“获得信贷”、“不动产登记”、“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办理纳税”等6个核心要素作为一级评价指标,在6个一级指标之下,又设计了17个二级指标,形成了我省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调查对象的选取上,经发改、统计、编办、国土、住建、税务、工商、电力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反复沟通研讨,将评价的调查对象确定为企业开办登记人、企业获得贷款人、企业不动产登记人、办理施工许可人员、用电报装申请人、企业办理税务人员等,调查了解他们在具体办事环节所涉及部门审批和相关供电、银行等企业服务的实际时间、办理成本、申请材料件数和满意度。在评价方式的选取上,参照通用做法,确定了电话调查、现场问卷调查、案例调查三种主要方式,根据每年评价工作具体要求确定,三种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加权计算所得分值。电话调查以市为总体进行抽样,拟从17市各选取600家企业,也就是6个方面各调查100家企业,全省共计10200家企业。现场问卷调查拟从全省137个县(市、区)和32家开发区各选取60家企业,共计10140家企业。案例调查从137个县(市、区)和32家开发区按抽四备一的比例抽取,全省共抽取845家企业。在对17市进行评价的同时,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适时抽取部分县(市、区)、开发区进行评价。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与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方案的衔接,待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方案下发后,再进一步修改完善我省评价方案。
为摸清当前各市营商环境现状,根据目前制定的营商环境评价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我们着手开展了首次营商环境评价。鉴于时间较为紧张,本次评价采取电话调查的方式,委托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具体实施。为提高电话调查的客观真实度,我们组织了省发改委、统计局、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国税局、地税局等部门召开座谈会,重点就调查问卷的问题设定及需要部门提供的大数据资料进行了反复研究论证,围绕评价指标体系的6个方面确定了问卷的具体内容,共设定了39个问题,主要集中在办事的跑腿次数、花费的时间、交纳的费用、提交的材料件数和满意度等几个方面。各部门提交调查所需数据形成大样本框,由计算机依照抽样设计要求随机拨打并接通电话号码后,访问员将调查对象的回答用计算机如实记录下来,调查全程录音、严格保密。同时对调查成功标本还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进行抽查复核,确保数据质量。
经过前一阶段的工作,已从全省17市719480个样本中成功抽取调查了10200家企业。目前进入了数据分析汇总阶段。下一步,我们抓紧对这次电话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研究,尽快形成全省营商环境评价调查报告,通过一定的方式发布17市营商环境评价结果,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
确保建设项目4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
我省《关于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实施方案》,提出了“建设项目4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目标,这是省里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王润晓表示,省住建厅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扎实推进住建领域审批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在已取消6项许可、下放11项许可的基础上,今年向济青烟新旧动能转换核心试验区下放或委托下放全部15项许可;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等4项行政许可已实现“零跑腿”审批,9月底前资质资格类许可全部实现“零跑腿”。目前,所有行政审批实现网上申报,关键环节网上办理;在全国率先取消施工图审查服务收费。
这次省委、省政府确定了“优化营商环境10个专项行动”,其中“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行动”由省住建厅牵头负责。省住建厅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行动具体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逐项对照“一次办好”标准,及时公布事项清单,完善服务模式,制定服务标准,提升政务服务效能,9月底前将实现住建领域行政审批“一次办好”全覆盖。
具体来说,从以下三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是改革审批体系、科学设置流程。推行“多评合一”制度,将项目规划条件、建设条件提前融入项目策划确立阶段,把原来需要企业报批的事项改为政府提前介入确定,减少审批事项,并通过土地出让合同,厘清政府与市场主体的责任边界。建立项目分类审批制度,合理划分项目审批阶段,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进行全流程、全覆盖改革。
二是优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将管理内容相近的多个审批事项整合为一个审批事项,对影响审批进度的关键环节审批时序进行调整后置,推进并联审批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
三是整合资源配置、提供便捷服务。实现“六个一”,即一个窗口综合受理、一张表单并联申报、一个超市中介服务、一站办理专营手续、一个系统集中管理、一套机制规范运行,将涉及的项目审批、技术审查、中介服务等全部纳入审批大厅受理和监管,确保建设项目4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
深化“一次办好”改革,5个工作日完成不动产登记
据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王少瑾介绍,作为和广大群众、企业息息相关的一项政府服务职能,不动产登记制度建立以来,通过不到三年的时间,逐步实现了登记机构、簿册、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
2015年,全省完成各级不动产登记职责和机构整合工作。2016年,市县两级不动产登记机构全面运转,不动产登记发证全部实现“新开旧停”,不动产统一登记在我省正式建立并实施。2017年,我省按时完成了国土资源部下达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建设工作任务。截至2018年5月底,全省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共开设登记受理点257个,设置窗口3010个,从事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6336人。全省累计发放不动产权证书320余万本、不动产登记证明335万余份,登簿870余万项。全省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并实现部、省、市、县四级联网,市县登记机构上传省级平台登记信息7千余万条,较好地满足了权利人办理不动产登记需要,为维护不动产交易安全和权利人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国务院《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规定的不动产登记法定时间为30个工作日。2017年以来自然资源部(原国土资源部)通过两次统一部署,将一般不动产登记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2016年我省不动产登记运行以来,各地在充分吸收先进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在系统内开展“提速、提质、提能、转变作风”的“三提一转”和规范化建设便民利民示范窗口创建等活动,通过明察暗访发现和督促整改了一批群众反映的“推绕拖”问题,不动产登记从无到有,逐步走向规范,服务质量和水平有了明显提升,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6月7日,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实施方案》,把 “优化不动产登记”作为10个专项行动之一,进行了专门部署。根据这一工作目标,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住建厅、省地税局等部门,初步拟定了优化不动产登记专项行动方案。方案提出,由国土、住建、地税三部门共同制定受理材料清单,在不动产登记机构建立综合受理窗口,统一受理各部门需要的受理材料后,分发至各个部门进行并行审核,在法律法规授权内,最大限度将各部门的业务由“串联”变为“并联”。不动产登记机构审核合格后,即可依据税务部门共享的完税信息进行登记发证,整个过程不超过5个工作日。
另外,行动方案还特别强调了部门之间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共享,各部门已有的信息数据不得让申请人自行申请获取和提供,用信息跑代替群众跑。这一模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申请人反复跑腿、重复提交材料和部门重复审核等问题。
以涉及二手房转移的不动产登记为例,对于办事群众和企业而言,在办理不动产登记时,只需要将符合要求的登记及缴税等申请材料交到受理窗口并现场缴税,办事群众不需要来回在登记和税务的办事窗口排队、递交材料,也无需再跑一次缴税。住建(房管)部门也可以对交易合同信息进行采集,充分掌握房地产交易情况。不动产登记证书制作完成后,申请人可以选择快递上门的方式,不必再专门跑一趟去领取证书,真正实现了“只跑一次”和“一次办好”。
下一步,各地将按照该方案要求,开展业务流程再造、系统平台调整、综合窗口设置等工作,9月底前把方案要求落实到位。届时,全省各地群众和企业将会体验到不动产登记“一次办好”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借此机会,也感谢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对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关注,恳请大家继续监督和支持不动产登记工作,共同营造有利于不动产权益保护、有利于便民利企、有利于维护市场交易秩序的不动产登记改革环境。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新型业态蓬勃发展,网上零售额增长43.8%,同比加快20.7个百分点;对限额以上零售额贡献率达17.7%,同比提高12.1个百分点。传统行业转型加快,1-5月建材行业中,玻璃纤维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增加值增长12.0%;有色金属行业中,合金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9%。[详细]
带上马扎凉席蚊香,市民申请公租房提前一天就来排队。据统计,截至6月19日5点30分,济南市公租房报名首日,共办理低收入认定凭证470户(含线上)。房管部门负责人也在此提醒广大市民,申请者可根据自身时间前来办理,不需要扎堆排队。[详细]
针对流浪犬管理和养犬规范等问题,济南警方多措并举。为此,济南公安犬只管理部门搭建共同管理收容流浪犬的平台,将动物保护组织和爱心人士引入平台,来解决所收容的流浪犬管理难题。 [详细]
在全国创新性提出“举家引进”理念,建立人才及配偶编制“蓄水池”和人才子女优质基础教育学位“蓄水池”,拿出专门编制资源、学位资源解决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其中包括三个子工程: 高端人才培养工程,主要面向未来的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详细]
日前,山东出台《关于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实施方案》(鲁厅字〔2018〕31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今年将对依申请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因地制宜、因事而宜、分类施策、分批公布“一次办好”事项清单,7月底前公布第一批“一...[详细]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改革任务落实,省委、省政府专门选取了营商环境的核心指标,开展10个专项行动,并且,要求各级各部门以打造“少高优”政务环境为目标,创新开展“五个一”集成服务新模式。9月底前,各市县先行把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事项,特别是量大面广、与群众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