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长护险"体系日臻完善 破解失能失智之困

2018-06-06 08:02:0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 肖玲玲

     

  半岛全媒体记者 肖玲玲

  从2012年正式推出以身体失能人员为主要保障对象的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到2017年试点实施“失智专区”管理办法,再到2018年4月1日实施的“全人全责”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青岛市在探索长护险制度的过程中多次全国领先,不断完善破解失能失智之困的青岛样本。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万多人享受到护理保障待遇,累计支出护理保险资金近15亿元,护理服务机构发展到689家,护理保险体系日臻完善。

  失能失智老人保障有了“强心剂”

  67岁的陈阿姨在2016年因突发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导致失智,并伴有失忆症状。因此,其女儿要同时兼顾工作、家庭、照护母亲,实在分身乏术、心力憔悴,同时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想送养老院又担心养老院照护不周让母亲受委屈。

  后来,陈阿姨的女儿了解到青岛市护理保险政策后,于2017年把母亲送到了西海岸新区的中康颐养护理院接受专业照护服务。该院设有专为智力障碍患者精心打造的智能促进专区,内设智能康复室、怀旧治疗室等。比如,怀旧治疗室就是专门针对伴有失忆症状的老人而设立的,房间内摆放了许多老物件、老家具,由照护人员组织唱红歌、忆往事等自我探索活动,将失智老人带回“过去的美好时光”,唤起他们旧时的记忆。一年多来,通过专业的生活护理服务,配合专业的医疗照护和智能促进康复,陈阿姨身心状况大为改善,脸上又有了久违的笑容。

  城阳区东旺疃社区焦大爷老两口都是失能老人,焦大爷因患膀胱癌导致长期留置尿管,长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他的老伴黄大娘因同时患有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等病30余年,导致大小便失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家里同时有两位卧床不起的失能老人,给儿女带来了不少照护难题。焦大爷每次到医院更换尿管,得两位以上家属来回搬运,经常导致焦大爷身体不适;而黄大妈在家也同时需要家人看护,极为不便。

  自家人为焦大爷老两口申请了护理保险“巡护”待遇以后,乡医每周最少去家里巡诊两次,有情况时随叫随到;老人使用的药品或者打吊针都直接由乡医服务到家,不需要家属来回跑;更换尿管则由护士按时上门更换,这样家属不用再为来回搬运病人发愁,节省了不少的人力和时间。对于两位老人发生的医疗护理费用,报销后个人只需负担20%,每位老人每年只需支付300元左右,就可以完成全年的护理,经济上也给家里减轻了负担。

  花更少的钱享更好的护理服务

  5月18日,记者来到位于崂山区的福彩东部老年公寓,一进门,就看到几位老人围坐在一张圆桌前,跟着拍手唱歌,气氛非常热闹,每个老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这其中,还有一位年轻男士,坐在一位坐轮椅的老人旁边。“我是来看我妈的。”这位男士告诉记者,他姓张,坐轮椅的老人是他74岁的母亲,姓李。据他介绍,李阿姨因为中风引发脑萎缩,行动不便有十多年了,开始还能勉强自理,在这近1年的时间里,伴随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各种疾病加重,她已经完全失能了。“可以说是24小时都不能离人。”张先生告诉记者,母亲卧病,照料责任基本都落在了作为独生子的自己身上。“去年光医院就去住了三次。”提起母亲的身体,张先生的语气沉重又无奈,“老人受这么多罪,我们心里也不好受,只能这么照顾着。”话虽如此,但在照护的过程中,时常请假耽误自己的工作不说,非专业的照料有时连老人的感受都搞不清,“她表达不清楚,我也只能靠猜,看看她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或是需要什么。”在家照料失能老人,往往是家人力不从心,老人也有苦难言。

  转机是在去年底,“经朋友介绍,我了解到了这家老年公寓。”张先生表示,在考察过居住环境及服务后,他将母亲送到了福彩东部老年公寓并申请了护理保险待遇。“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老人舒心,我们做儿女的也放心。”张先生对自己的这一选择非常庆幸,而且不光服务到位,钱也花不了多少。

  今年4月1日起,在原医疗护理基础上,青岛市参保职工可享受基本生活照料待遇,由机构根据参保人实际需要提供生活照料服务。每月可享受生活照料待遇不同,评估等级为三、四、五级的参保人发生的生活照料费,护理保险资金每月支付限额标准分别是660元、1050元和1500元,其中个人自负10%。也就是说,除去个人自负的部分,生活照料最高可报销1350元,直接减轻参保职工的负担。这意味着,“我可以花更少的钱,让我妈享受这种优质的服务。”张先生期待道。

  选择居家照护的参保职工,依据评估等级三、四、五级,每周分别可享受护理服务机构提供的3、5、7个小时的照护服务,护理保险资金支付标准为50元/小时,同样个人自付10%。在保障内容上,居家照护服务重点提供60项技术性较强或家庭照料者不能独立完成的项目,如助浴、助便等,其他居家生活照料服务仍以家庭照料者为主。

  全市护理服务机构已达689家

  青岛市1987年即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是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特点突出。截至2017年底,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76万,占总人口比例达21.9%。人口老龄化带来了数量庞大的失能失智人群,青岛市有失能失智老人约30万人,这一群体大多衰老与疾病并存,生活不能自理,家庭负担沉重,社会化医疗照护问题日益突出。2012年,青岛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以身体失能为主要保障对象的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2016年被选定为全国15个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之一。2017年面向失智老人在全国率先推行“失智专区”管理。6年来,青岛市不断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革新、护理内容升级、医养产业培育,全市已有5万多人享受到护理保障待遇,累计支出护理保险资金15亿元。同时,长护制度的建立,吸引了大批社会资本投入到养老护理产业领域,促进了各类医疗、养老、服务资源深度整合,推进了青岛市养老护理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市护理服务机构发展到689家,其中,民营机构占95%,成为照护服务队伍的绝对主体。

  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在回应民生诉求、解决百姓所难所盼中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为适应老龄化发展趋势,减轻失能者家庭负担,同时减少社会医疗成本,青岛市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2018年4月1日,青岛市正式实施“全人全责”新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新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构建多元化筹资机制为前提,以失能失智人员整体照护需求为导向,将基本生活照料纳入职工护理保障范围,打造以整合式照护服务为核心,涵盖急性期后的维持性医疗、基本生活照料、功能维护、长期护理、精神慰藉等多层面保障内容。凡经过照护需求等级评估达到三、四、五级的参保职工,均可对应享受不同的生活照料待遇。参保职工可主动和自己选定的定点护理机构对接,提出评估申请,10月1日前完成评估工作。10月1日前未提出评估申请的参保职工,统一核定为三级,按照三级标准享受生活照料待遇。10月1日后,根据参保职工本人实际评估等级享受生活照料待遇,其中,重度失智人员按照失能人员评估等级五级享受生活照料待遇。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推荐阅读
  • 人民日报聚焦上合组织青岛峰会:青岛盛情迎嘉宾

    90eb2137ly1fmaw0vejssj20xc0m8aii.jpg

    6月7日的《人民日报》头版以《青岛盛情迎嘉宾》为题,将目光聚焦于6日正式开放的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新闻中心、360多名志愿者,以及为峰会保驾护航的多方筹备工作,着力展现上合峰会的青岛风貌。[详细]

    06-07 08-06人民日报
  • 山东石油民企出海,在中亚最大产油国扎下根

    QQ截图20180607085248.png

    这家山东民企走出去的脚步,比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时间还早。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办理签证很难,即便这样,科瑞在哈萨克斯坦也设了3个办事处,一个在阿拉木图,一个在首都阿斯塔纳,还有一个在哈萨克斯坦最大油气储区阿克套。[详细]

    06-07 08-06齐鲁壹点
  • 山东59.2万高考考生今进考场 今年我省所有考试科目使用全国卷

    000.jpg

    这是山东省继2016年启动免费师范生培养、2017年启动免费医学生培养之后,再次公费培养面向基层、支援乡村计划的农科生人才队伍。同样,免费师范生招生计划整体有所增加,以山东师范大学为例,今年招生计划829人,招生规模较去年接近翻番,并新增音乐学、体育教育和美术学...[详细]

    06-07 08-06大众日报
  • 济南市印发新规:上市公司迁入,一次性补助500万

    A0322220A.JPG

    日前,济南市印发《济南市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发展行动计划》,明确外地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公司注册地和纳税登记地迁入济南市的,分别给予一次性500万元、200万元补助,并分别补助引进该企业的县区或部门20万元、10万元。[详细]

    06-07 08-06齐鲁壹点
  • 职业年金基金省级集中委托投资运营,各市要做好这件事!

    置顶1.jpg

    近日,省人社厅、省财政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规范职业年金基金管理运营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于2018年6月30日前全面完成本级职业年金基金归集账户开立、职业年金基金收入支出户规范以及相关备案工作。各级社会...[详细]

    06-06 08-06新锐大众
  • 济南首次大规模选派年轻干部挂职 170人交出怎样答卷

    置顶2.jpg

    首次大规模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挂职锻炼;首次“组团”到南方发达地区“学新知、练本领”;首次突出“六个精准”多方位培养锻炼年轻干部……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一号工程”,事关济南干部队伍的建设,也关系到济南的未来。[详细]

    06-06 08-06济南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