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与莱芜

2018-04-14 21:15:00 来源: 齐鲁晚报 作者: 吕振

  之前零星地读过一些汪曾祺的散文和小说,最近在《新华文摘》上看到三篇纪念汪曾祺的文章,又引起了我的阅读兴趣,于是从图书馆借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八卷本《汪曾祺全集》,开始翻阅。令我想不到的是,在第四卷一篇名为《泰山拾零》的散文中,汪曾祺居然写到了我的家乡莱芜,这着实让我激动了一番。

  这篇文章写于1987年3月24日,最初发表于《文学家》(1987年第1卷第2期),主要内容是汪曾祺回忆十几年前游泰山的情景。他到底哪一年游的泰山,在汪曾祺年谱中并没有查到,但从别人的回忆文章中了解到了一些线索,汪曾祺曾三次游泰山,前两次主要是为了创作京剧《沙家浜》,亲身体验剧中新四军伤病员“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由此可知,他回忆的登泰山应该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事情。在文末,他说,“我们顺便到莱芜看了看”,从泰山到我的老家莱芜只有五六十公里,汪曾祺为什么登完泰山又转道去莱芜,是受人邀请的吗?他和谁一起去的莱芜?在莱芜待了几天?这些在文章中都没有体现,也难以查考,仅从这篇文章中,聊一聊汪曾祺对莱芜的印象。

  阅读过汪曾祺的人都知道,他除了是小说家、散文家,还是剧作家、美食家,每到一地,只要有机会,便尝一尝当地的美食,听一听当地的戏曲,他到莱芜也不例外,所关注的依然是美食和戏曲,具体来说,就是雪野湖的鳜鱼和地方戏莱芜梆子。

  对于雪野湖的鳜鱼,他写道:

  “莱芜有中国最大的淡水养鱼湖,据说湖的面积有三个西湖大。坐了汽艇在湖里游了一圈,确实很大。有几只船在捕鱼,鱼都很大。午饭、晚饭都上了鳜鱼,鳜鱼有七八斤重,而且不止一条。可惜煮治不甚得法,太淡。凡做鱼,宁偏咸,毋偏淡。厨师口诀云:‘咸鱼淡肉’,——肉淡一点不妨。这样大的鱼,宜做松鼠鱼,红烧白煮皆不宜入味。”

  汪曾祺所说的湖是我老家的雪野湖,湖面开阔,有一万八千多亩,四周群山环抱,树荫苍翠,风景宜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多年来,周围的百姓都在湖里养鱼为生,鱼种主要有鲤鱼、草鱼、鲫鱼、花鲢、白鲢、黑鱼等几十种。汪曾祺笔下的鳜鱼,应该也有,但我估计产量不多,因为它是吃鱼的鱼,不能放养。现在的雪野湖,是给莱芜市民提供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地,为了避免污染,从十几年前已禁止人工养殖了,成了旅游度假区。

  鳜鱼是汪曾祺最喜欢吃的鱼,他曾专门写过一篇《鳜鱼》,认为鳜鱼刺少,肉厚,蒜瓣肉,细、嫩、鲜。对于鳜鱼的做法,他觉得清蒸、干烧、糖醋以及做松鼠鱼,皆妙。如果汆汤,汤白如牛乳,浓而不腻,远胜鸡汤鸭汤。他对在莱芜吃的鳜鱼不太满意,一是太淡,二是做法上不入味,鱼太大就不能红烧白煮了。不知今天雪野湖的鱼宴,厨师们的技艺提高了没有。

  吃完了雪野湖的鱼,汪曾祺晚上还看了莱芜梆子,他写道:

  “莱芜梆子的特别处是每逢尾腔都倒吸气,发出‘讴——’的声音。所以叫做‘莱芜讴’。倒吸气,向里唱,怎么能出声音呢?我试了试,不行。这种唱法不知是怎么形成的,别的剧种无从这样的唱法。由‘莱芜讴’我想到‘赵代秦楚之讴’会不会也是这种唱法?‘讴歌’,讴和歌应该是有区别的。‘讴’,会不会是吸气发声?这当然是瞎想,毫无佐证。”

  对于戏曲,汪曾祺是行家,他是《沙家浜》的主要编剧,“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的经典唱词就出自他的笔下。另外,他还写了《杜鹃山》《范进中举》《一捧雪》《大劈棺》等剧目。他谈论戏曲艺术的文章,结集为《汪曾祺说戏》一书,2006年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汪曾祺不但会写戏,自己还会唱一些京剧和昆曲的片段。他头一次听莱芜梆子,就抓住了这个剧种的最大特色,那便是“讴”的唱腔。

  莱芜梆子形成于十八世纪中叶,清朝光绪年间繁荣兴盛,专业班社演出活跃。上世纪五十年代成立了莱芜梆子剧团,几十年来排演了《三定桩》《借闺女》《红柳绿柳》《正月十五雪打灯》《儿行千里》等优秀剧目。莱芜梆子唱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高亢雄壮、气氛热烈,特别是男腔用假声翻高、往里吸气演唱的立嗓,和女腔的尾音翻高八度、使用假声演唱的小嗓,称为“讴腔”,清亮高昂,余音萦绕,无论是反映兴致勃勃的情绪,还是表现气愤难忍的心情,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当地老百姓看戏,觉得最好听的部分就是这个“讴腔”。据老艺人讲,这种唱法要求演员在演唱时脖子和肩膀挺住不动,后咽壁抬高立住,先把肺里的气完全呼出去,然后再憋住肺、嗓子,压住喉咙,往里一点一点吸气时用极高的“讴”音唱出。这种吸气发声,音色奇特,个性突出,难度很大。难怪对各个戏曲剧种都很熟悉的汪曾祺,也被这独特的“莱芜讴”给震撼到了。

  雪野鱼和莱芜讴,给汪曾祺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于十几年后仍念念不忘。一座城市,一种食物,一个剧种,在文人的笔下演绎一番,便有了别样的味道。在写这篇文字之前,我没有找到任何记述汪曾祺与莱芜的文章,可能没有人注意到汪曾祺去过莱芜这件事,也可能有人注意到了但觉得没有说的必要。出于对汪曾祺的喜爱和对家乡的怀恋,我写了这篇小文。其实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每个城市都能梳理一下这座城市与文化名人的关系,既包括出生于这座城市的文化名人,也包括曾经来过这座城市的文化名人,哪怕只有一点琐碎的资料,只要能如实记录下来,就能为后人提供点鲜活的历史,同时还能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文化内涵。有文化名人为家乡代言,何乐而不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