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沂南30岁小伙独自徒步西藏 走过7个省份

2018-03-12 14:42:00 来源: 沂蒙晚报 作者:


大年三十,郑世龙行走到贵州和重庆交界处,附近一位网友知道后特地买了年货去看他,让他既意外又感动。

  2017年11月底,临沂沂南县辛集镇郑满园村村民郑世龙开启了一段特殊的旅程,只身徒步前往西藏。至今111天,行走过7个省份,双脚曾磨起硬币大的水泡、鞋子穿坏了三双,一路风餐露宿,自己生火做饭……途中的种种艰辛丝毫没有阻挡他的热情,如今他离自己的徒步目的地越来越近。

  走到第四天就走不动了 咬牙坚持现走过7个省

  3月11日上午,记者联系到了郑世龙,此时他正从重庆市綦江区往巴南区方向行进,当天是他徒步前往西藏的第111天,由于之前带的帐篷、睡袋等装备达56斤,每天负重近60斤装备徒步,肩膀锁骨已经被压得变形不能再负重,他便在途经贵州时买了一个小推车用来拉行李,一路推着小车继续行进。

  郑世龙说,西藏是自己一直想去的地方,以前只是在网上看看照片了解一下。去年他决定从老家沂南县郑满园村出发徒步前往西藏。“坐车、坐飞机去确实快,可是无法欣赏沿途的风景,我要亲自走一下。”郑世龙说。于是,他花了一个月时间规划路线、准备徒步装备。2017年11月底,郑世龙踏上了前往西藏之旅。虽然在2014年曾骑行去过新疆,不过要徒步走这么远的路,还是头一次。

  “走到第4天就走不动了,两只脚都肿了,脚底磨出了水泡,很疼。”郑世龙说,一开始由于不适应走得很慢,一天才走十几公里,脚底下磨出了7个硬币大的水泡,疼得不敢触地。尽管如此,要强的他却从未想过放弃,即使再疼,咬牙也要坚持走下去,“过了一个月就好点了,适应了。”郑世龙说,如今双脚磨出了老茧,已经基本适应了徒步行走和各种路面。

  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贵州、四川……目前郑世龙已经走了三个多月、走过了七个省,鞋子穿坏了3双,每天走的步数最多的时候达到7.2万步。


▲郑世龙边走边直播。

  三个月瘦了20斤 玩起直播分享路上点滴

  “尽量走省道、国道,但一路上山路也比较多,所以有时候走得也很吃力。”郑世龙说,每当路过城镇的时候,他会特别“犒劳”一下自己,找个便宜的小旅馆住下,洗洗衣服、整理一下卫生。但大多时候经过人烟稀少的地方,就要在野外住下,搭帐篷,用随身携带的小锅生火做饭。“经过湖北等地的时候,山比较多,有时候两天才能出山,山里也没信号,进山之前会提前买点面条,饿了就煮面条。”郑世龙说,由于不习惯南方的饮食,一路走来自己吃得最多的就是清水煮面条,“期间总共吃了三次饺子,是买的速冻饺子。”

  由于水土不服、营养不良等原因,一路上郑世龙遇到了失眠、掉头发等各种不适,“经过贵州省石阡县时,因冻感冒发烧咳嗽很难受、关节都痛,周边也没有村镇,就发着烧坚持走了30多公里,到了镇上打了两天吊瓶。”郑世龙说,至今三个多月时间,他的体重从出发前的140斤已经瘦到现在的120斤。

  从家里出来快一个月时,郑世龙玩起了快手,每天边走边直播,跟大家分享一路上的见闻,同时也能让自己在行进路上不那么孤单无聊。“以前没玩过,还是路上偶然知道的,就弄了个账号,一路走一路直播。”郑世龙说,直播让他收获了不少粉丝,他坚持不懈的态度也感动了不少粉丝,“一路上遇到不少人想加入和我一起徒步西藏,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能坚持下来。”郑世龙说。

  今年大年三十,郑世龙行走到贵州和重庆交界处,附近一位张姓粉丝知道后特地买了排骨等年货驱车赶来看他,让郑世龙既意外又感动。当天,郑世龙还特地买了一副对联贴在帐篷上,晚上和父母视频,第二天去给附近的乡亲拜年,度过了人生中一个难忘的春节。


每到一处,郑世龙喜欢和当地村民交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图为郑世龙途经遵义市铁厂镇时和当地村民合影

  得到很多热心人帮助 最想念的是家人

  每到一个地方,郑世龙喜欢和当地村民交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他所到之处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让很多人惊讶,也得到了很多市民和乡亲的热心帮助。“好心人真是太多了,磨破脚的时候还有人专门开车去给我送药,一路上遇到一些老爷爷老奶奶心疼地劝我回家……他们有时都会被感动哭。”郑世龙说,一路上最大的收获是结交了很多朋友、收获了满满的感动,“还有很多网友、好心人告诉我路上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藏的经验等等,让我学到了很多。”

  郑世龙一路风餐露宿,夜晚甚至曾睡在坟墓旁,经历了很多艰辛坎坷。也有网友对他的这种徒步行为并不认可,但郑世龙并不会因此动摇,他说只想了却自己的一个心愿,趁着年轻出去看看,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在他看来,这种经历是花钱买不到的,是一辈子的财富,哪怕走得慢点也要坚持走完。


大年三十在野外度过,郑世龙特地买了一副对联贴在帐篷上

  预计还有一个月,就要进藏了,郑世龙坦言接下来会遇到高原反应等各种状况,自己心里其实也紧张,好的坏的都想过,不过前面有多大困难都得走下去。对于进藏之前需要准备哪些东西,他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

  “到成都时就有煎饼吃了,已经委托朋友给我邮寄,到时经过人烟稀少的地方就用水泡着煎饼吃。”郑世龙高兴地说,一路上最想吃的就是家乡的煎饼。到西藏后,郑世龙准备在布达拉宫停留一周,然后再途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北等省徒步返回沂南。“回到家乡估计就要到年底了。”郑世龙说,出来这么久最想念的是家人,一路上也会不定时跟家人打电话报平安,“回去后一定好好陪伴父母。”

  郑世龙的姐姐高郑玲每天都会看弟弟的直播,弟弟走之前曾经跟她表达过想徒步去西藏的想法,那时候她还以为弟弟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他真的付诸了行动。“他是家里最小的,从小到大我们都宠着他、娇惯他,以前都拿他当小孩,现在觉得他长大了。”高郑玲说,她要求弟弟每天晚上都给她发短信报平安,“父母也不会用智能手机,我会随时把弟弟在外面的情况告诉爸妈,让他们放心。”高郑玲说,一家人都盼望着弟弟早日安全到家。沂蒙晚报记者 高红红 图片/郑世龙提供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推荐阅读
  • 绿色出行!山东17市公交“一卡通”将全面互联互通

    搜狗截图18年03月12日0850_3.jpg

    坚持公共交通在机动化出行中的主体地位,实现轨道、公交、非机动车和步行系统的融合衔接,构筑市民出行首选的绿色交通体系。为推行公交战略,全省交通2018年十件民生实事中提到要推进公共交通便捷支付,全省17市公交“一卡通”全面互联互通。[详细]

    03-12 08-03齐鲁壹点
  • 山东遴选200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最高600万经费

    1430961320872.jpg

    此次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申报分产业创新、科技创业、产业技能三个类别,涉及高效生态农业创新类、传统产业创新类、战略新兴产业创新类、现代服务业及社会民生产业创新类、科技创业类、产业技能类6个领域。[详细]

    03-12 09-03新锐大众
  • 通水28年! "引黄济青"运来60个崂山水库

    搜狗截图18年03月12日0907_4.jpg

    山东省胶东调水局(前身为省引黄济青工程管理局)青岛分局副局长王瑞强用一组数据分析了青岛缺水的原因。“当时,山东省委、省政府成立了‘引黄济青’工程指挥部,时任山东省副省长的卢洪任总指挥,青岛市也成立了工程指挥部,时任青岛市副市长的宋玉珉任指挥。[详细]

    03-12 09-03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 山东省人大立法保障 西海岸新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搜狗截图18年03月12日1418_5.jpg

    日前,青岛西海岸新区召开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工作动员大会,动员全区上下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尽全区之责,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全力推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吹响了青岛西海岸新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集结号”。[详细]

    03-12 14-03青岛新闻网
  • 顺河快速路南延力争6月开工

    顺河快速路南延工程(从英雄山立交一直往南)力争今年6月开工,届时,北绕城和南绕城将全程快速路连通。除了正在建设的线路外,济南轨道交通集团今年做好全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大力推进二期线路建设,引导轨道交通北跨、东延,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对城市的支撑引领...[详细]

    03-12 14-03舜网-济南时报
  • 山东青岛“少山红杏”成功嫁接到延安梁家河

    在农业部“地理标志农产品”——“少山红杏”原产地,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少山社区山头上,漫山遍野的杏树新芽吐翠,生机盎然。少山社区居委会了解到,梁家河村及周边山上的山野杏最早是为了治理荒山而种的,现在面积已有1万多亩。[详细]

    03-12 14-03齐鲁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