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崇敏
今年,济南市明确了48项水务重点建设项目和12项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水务重点任务。截至目前,这些涉及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防洪除涝、抗旱减灾、农村水利、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七大类的工程已全面开始实施,总投资103.7亿元,其中2018年度投资规模达61.6亿元。
记者近日从市城乡水务局采访了解到,在我市南部山区,锦绣川水库今年将实施水源地达标工程,总投资1100万元,今年10月底前将完成年度投资;对位于市中区南北康片区的南康水厂进行改建,达到每天11万立方米的预处理能力和6万立方米的日供水能力,力争年底建成。
我市今年还将建设章丘区白云水库、东湖水厂、旅游路水厂等东部城区重要基础项目,提高我市东部城区供水能力。提高供水质量,实施城区饮用优质地下水工程,完成鲁能领秀公馆等2个小区试点建设,加快推进中央商务区、高新区创新谷等直饮水工程,采取越来越多的形式让更多市民喝上优质地下水。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崇敏
此次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申报分产业创新、科技创业、产业技能三个类别,涉及高效生态农业创新类、传统产业创新类、战略新兴产业创新类、现代服务业及社会民生产业创新类、科技创业类、产业技能类6个领域。[详细]
山东省胶东调水局(前身为省引黄济青工程管理局)青岛分局副局长王瑞强用一组数据分析了青岛缺水的原因。“当时,山东省委、省政府成立了‘引黄济青’工程指挥部,时任山东省副省长的卢洪任总指挥,青岛市也成立了工程指挥部,时任青岛市副市长的宋玉珉任指挥。[详细]
坚持公共交通在机动化出行中的主体地位,实现轨道、公交、非机动车和步行系统的融合衔接,构筑市民出行首选的绿色交通体系。为推行公交战略,全省交通2018年十件民生实事中提到要推进公共交通便捷支付,全省17市公交“一卡通”全面互联互通。[详细]
大力构建以“轨道+BRT”为骨干的现代都市交通系统,着力实现都市交通绿色低碳发展,为智慧生态城市建设贡献交通力量。优化道路功能和慢行环境,加快综合管廊建设,规范管理和运营;完成4座人行过街天桥建设、7座功能提升。[详细]
前不久,山东鱼台县“感动鱼台·十大孝贤”人物评选中,一位过世老人拾荒捐助的事情引起关注,也将这位拾荒老人的故事从幕后推向了台前。当一个个饭店老板还原了父亲拾荒的细节,小女儿张艳芹紧咬嘴唇不愿意去回忆。[详细]
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特别是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济南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将治霾作为全市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