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奶奶”收了新徒弟,菏泽90后小伙拜师学艺

2018-03-09 09:41:00 来源: 齐鲁壹点 作者: 戚云雷

  在济南,提起“面塑奶奶”高桂英,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几十年里,她将面塑手艺毫无保留地交给每个上门学艺者,累计教出学生达4000人。而最近,高桂英又收了一名新徒弟,他就是来自菏泽患有“瓷娃娃病”的90后小伙刘刚。

  养父母去世后残疾小伙儿四处流浪

  3月8日上午,在天桥区南刘家庄聚贤便民市场旁的一间小平房内,高桂英正在教新徒弟刘刚捏面塑玫瑰花。“一个花心代表你来到我这里,一心一意地学习。为什么做十个花瓣呢,代表着不要半途而废,不要学三天就跑了。”他们身边站的有媒体记者,还有来自马来西亚的纪录片拍摄者。在高桂英出名后,面对媒体的采访成了她的必修课。

  新徒弟刘刚来自菏泽,虽然今年已25岁,但身材看起来很矮小,因为他患有成骨不全症,即瓷娃娃病。刘刚说,他从小就被亲生父母遗弃,所以并不清楚自己的实际年龄,只知道自己是在1993年被好心的养父母捡到并被带回家抚养的。养父母是农村人,在市区以摆摊卖菜为生,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对他非常疼爱。

  “瓷娃娃”患者极易骨折,刘刚从小也是经常这样。有一次,刘刚的腿不小心骨折了,养父带他到某骨科医院看病,医生看了一眼片子就摇头,说这病治不了。医生的话让刘刚的养父母感到绝望,在带他看了两次病后,就放弃了治疗。“断了就躺在床上,吃药,他们也没法动我,只能忍。”刘刚说。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在刘刚9岁时,养母因糖尿病恶化不幸去世,此后刘刚与养父和姐姐相依为命,生活比较清苦。2013年时,养父也突发脑溢血去世,留下20岁的刘刚。由于姐姐已出嫁,刘刚不愿意找姐姐求助,希望靠自己的能力谋生。

  虽然无法正常行走,但刘刚的双手还比较有力气,因此尽量找一些手工活。从2012年开始,他先在三轮车厂给三轮车的脚蹬编圈,后来又到另一家厂给人磨油泵,虽然工资不高,但也勉强维持生计。不过,在2013年养父去世后,刘刚一度陷入了迷茫,不知何去何从,甚至和其他残疾人朋友流浪过一段时间,直到2017年得知面塑奶奶高桂英。

  来济寻找“面塑奶奶”偶遇热心志愿者

  去年3月,刘刚的胳膊被邻居不小心弄骨折,随后入院治疗。在医院病房历,刘刚与同病房的病友聊天中得知了“面塑奶奶”高桂英。原来,这位病友的女儿曾跟着高桂英学习过面塑,看到即将出院的刘刚对生活仍然迷茫,便推荐他去济南学习面塑。

  刘刚说,他是3月2日坐火车来济南的,但由于病友只告诉他“面塑奶奶”在济南,并没有说具体住址,所以下火车后他非常迷茫,不知道该去那里寻找,只好先在车站附近流浪,困了累了就去公厕或草丛里休息一会儿,直到三天后在明湖西路偶遇了志愿者赵浩洋。

  赵浩洋是济南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的志愿者,自己也是一名残疾人。赵浩洋回忆,因为他是做瓷娃娃罕见病相关工作的,所以5日在明湖西路一看到刘刚时,就知道他是瓷娃娃,然后过去和他打招呼,询问是否需要帮助。经过了解,赵浩洋得知刘刚来济南是想学面塑,便通过朋友牵头找到了“面塑奶奶”高桂英。

  “高奶奶见到刘刚的时候也非常热心,特别想帮助他,但高奶奶也有一些担忧,觉得像刘刚这样的病情比较容易骨折。”赵浩洋说,他们向高奶奶解释,刘刚的病在成年后就比较稳定了,他们机构也会提供帮助,最终说服高奶奶收下了刘刚学面塑。

  小伙拜师学面塑以后想帮更多残疾人

  从3月5日来到高桂英家,刘刚已经在这里待了三天。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觉得高桂英心善像母亲一样,管他吃住,还给他洗衣服,让他十分感动。为了让他专心学习面塑,高桂英每天什么都不让他做,而他也很争气,学习得格外上心,希望能尽快掌握这门手艺。

  “我想着给他一个星期的时间,让他试试,看看他是不是那个料。”高桂英说,这三天下来,他发现刘刚还是比较努力的,期间有一天她去了德州,本以为刘刚在家会偷懒,没想到一天内竟然捏出了好几个面塑,都还像模像样的,让她感到很欣慰。

  高桂英今年70岁,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免费教人做面塑,40年里带过的徒弟超过4000人。在这些上门求学者中,有不少残疾人,高桂英并没有嫌弃他们,而是一一收下并对他们管吃管住。即使是现在,高桂英家还有几个正跟着她学面塑的残疾人。

  考虑到刘刚从小到大没有上过学,在养父母去世后又在社会上流浪过一段时间,高桂英需要在他身上花费更多时间,在教他面塑的同时,还给他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希望他以后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说你要是学会了,以后坐轮椅上走到哪里都能卖钱,你现在四条胳膊腿断了三根,不好好努力以后谁养你啊?”高桂英说。

  在高桂英的感动和激励下,刘刚的状态有了很大的改观,从刚来时的麻木听不进劝到现在知道主动关心人了,还说想要好好学面塑,学好以后去卖,一来可以养活自己,二来剩余的钱还可以帮助更多的残疾人。“他有这个想法我挺高兴。”高桂英表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戚云雷 实习生 隋明玉)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推荐阅读
  • 简政放权!山东又有两项省级行政权力要下放

    1_副本.jpg

    3月8日,山东省人社厅印发《关于做好企业裁减人员方案备案和企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审查备案两项省级行政权力下放有关事宜的通知》,从3月8日起,企业裁减人员方案备案和企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审查备案两项省级行政权力下放至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详细]

    03-09 07-03新锐大众
  • 济南公积金新政征民意提高定额额度 拟增加限额提取

    2_副本.jpg

    根据公积金提取新政征求意见稿,今后职工租赁商品房提取公积金额度拟提高至9600元,限额提取不超过36000元;物业费提取额度拟提高至一年1200元。据此,根据我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规定,公贷新政增加港、澳、台同胞及外籍人员办理公积金贷款的条款。[详细]

    03-09 07-03舜网-济南时报
  • 青岛将重点发展先进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业

    3_副本.jpg

    在岛城,根据2017年10月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青岛市行动纲要》,青岛将重点做大做强先进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等五大特色高端装备制造业。岛城重点发展先进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等特色高端装备制造业时速600公里高铁磁浮交通系统技术方案年初在青通过专家评审 [详细]

    03-09 07-03青岛早报
  • 济南拟提升古城定位 芙蓉街-百花洲、将军庙将改进景观风貌

    4_副本.jpg

    芙蓉街-百花洲、将军庙两处历史文化街区是济南古城现存的保留最完整、面积最大的传统特色地区,保存了济南最有特色的“街因泉走、水街共生”的历史格局。在综合实地调研及市民反馈后,7日,市规划局组织召开济南芙蓉街-百花洲、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详细]

    03-09 07-03舜网-济南时报
  • 就业援助月,青岛半数就业“老大难”实现“再上岗”

    2_副本.jpg

    失业10年,48岁的邢其红压根儿没想过她还能再就业。”最近重新上岗的邢其红,现在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在沧口街道人社服务中心的帮助下,还成功申请了每月300元的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相比去年,今年就业援助月期间的新认定就业困难人员人数和实现就业人数...[详细]

    03-08 13-03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 青岛医院有个医患交流墙,细看让人心暖

    3月8日,青岛市立医院结直肠外科病房区,墙壁上的医患交流园变成了病人感恩墙。许多病人和家属甚至来实习的学生留下了感谢的话语。这充满温度的墙壁拉近了大家的距离,医护和患者之间不再有难以逾越的隔阂。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周青先摄[详细]

    03-09 09-03齐鲁壹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