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好人|德州齐河71岁“穷老汉”毕生积蓄捐家乡

2018-03-06 06:42:00 来源: 山东广播电视台 作者: 李旭莹

  编者按:2018山东好人之星评选推荐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闪电新闻客户端将聚焦这些山东好人,关注这些平凡人身上的闪光点,感受人性的魅力。

  齐鲁网德州3月5日讯巨永久,离开家乡50余年后,不忘家乡养育之恩,自己穿旧衣吃简餐,省吃俭用只为将从牙缝里节省出来13万元捐献家乡,给全村打一口井、建一个蔬菜大棚,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

  吃水不忘挖井人

  “我要把我攒的所有钱捐给村里,给村民建个能够致富赚钱的温室大棚,给村里做件实事,心里踏实,这辈子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巨永久将一个装有12万元现金的破旧袋子,交给了华店镇龙庄村党支部书记吕延福。2017年9月3日一大早,吕延福和村主任吕殿福赶到北京,见到了离开家乡50余年的龙庄村71岁老人巨永久。

  巨永久生于1946年,幼时家境贫寒,母亲残疾,父亲体弱多病,和姐姐俩人靠吃“百家饭”长大。1958年,年仅12岁的他,父母双双离世,姐弟俩被乡镇人民公社孤儿院收留,然而好景不长,孤儿院因资金问题无法经营,巨永久流离失所,跟随姐姐去吉林省长白山投靠亲戚,并在一家“人参”养殖场干活。巨永久20岁参军入伍,服役期间,有次冬季执行任务突降大雨,为了看守部队机械,在冰水中浸泡了48小时,把脚冻伤,落下风湿性关节炎。由于表现突出,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于1969年入党。1971年退役后,得知北京燕化集团面向全国招聘,他当了一名司机。现在和妻子俩人的退休金每月不到8000元,一家三口依然居住在北京一套不足70平方米的老式居民楼里,他的卧室只能放一张双人床。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连水瓢、面盆也都是破了补、断了接,不舍得换新的。“当时见到他时,就穿着以前厂子里的工作服,一双10多元的老式布鞋,中午吃饭时,他为省下2块钱的餐具费,我们三人只用了一套餐具。”吕延福说。

  一个人温暖一个村

  巨永久现在双腿麻木,行走不便,患有心脏病,感觉身体每况愈下,基本上不怎么出门了。2017年9月2日,巨永久老人给吕延福打了电话,希望能帮自己圆了心愿。“老人经常给我打电话,了解村民们的生活状况,常常谈起自己一生的心愿就是给村民找条致富路,经过商谈,最终决定建个温室大棚,让全村人吃上放心菜。”吕延福说。

  据悉,这12万元是巨永久50余年来,除去生活费和常年的医药费,从牙缝里节省出来的。从最初的月工资50余元到现在的6000元,这笔钱积攒下来非常不易。吕延福将12万元存到村里公户上,等10月份秋收后就准备给村民建设高温大棚。

  其实,了解巨永久的人,对他的这一举动并不意外,几十年来他一直关注着家乡发展。“1998年,自掏腰包为家乡小学捐献了360余套校服;2011年回村里探亲时,发现俺们村的村民每到灌溉期,家中饮水困难,决定给村民打一眼深井,即使遭遇大旱年景也能保证村民们都有水吃。”村民巨思安说道。回到北京后,他就将2万元打到吕延福账户上,多次给吕延福打电话,询问深井的情况,经过2天钻井和抽水设备安装,终于使100米的深井成功上水,解决了全村1000名村民饮水及附近100余亩良田灌溉问题。“巨永久自己还是个穷人,不忘我们家乡的父老乡亲,这样的好人值得点赞。”村民徐善德说。

  在巨永久老人的影响下,龙庄村村民自觉献爱心、做好事,传递正能量。2015年,村里下大雨,路面积水无法排出,造成村民出行难,村民们自发凑钱修路;村内以前脏乱差,进行环境整治,清理“三大堆”,村民主动清除家门口的垃圾、违章建筑,没有一个有怨言。

  巨永久老人在写下的《先行路》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我是一个孤儿,家庭贫困,父母双亡,从小到大都是党和人民政务教育、培养我长大,我感谢党和人民、故乡人……”

  巨永久的事迹被大众日报、德州日报等媒体报道,先后入选“齐河好人之星”、“德州好人之星”。

  闪电新闻记者 李旭莹 德州报道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晓亮

推荐阅读
  • 山东去年第四季度职业供求:十职业用工缺口大

    2_副本.jpg

    企业用工需求较去年同期增长16.5%,用工缺口增长43.59%;第二产业用工需求26.8万人占总需求38.04%,第三产业用工需求40.9万人占总需求58.08%……日前,山东最新职业供求报告出炉。[详细]

    03-05 14-03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 解决公有住房出售历史遗留问题,济南可按这11条办理

    1_副本.jpg

    基本原则是坚持房改政策严肃性和与上级精神一致性原则;坚持一个家庭享受一次标准内房改购房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原则。2.楼面地价按照《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城区及市区部分建制镇(街道)驻地国有土地基准地价的通知》(济政发〔2014〕17号)公布的市国...[详细]

    03-05 14-03新锐大众
  • “蓼兰小麦”“即墨地瓜”获评国家农产品“地标”

    3_副本.jpg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农业部日前公布2018年第一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名单,平度市“蓼兰小麦”和即墨区“即墨地瓜”榜上有名。张华摄  “即墨地瓜”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包括即墨区田横镇、金口镇等12个镇街,区域内地瓜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年产地瓜约30...[详细]

    03-05 14-03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 2018青岛交通好消息 地铁、高铁、航空全都有

    3_副本.jpg

    公路方面,为了配套新机场的建设,将改造升级青银高速、204国道、正阳路、胶州湾高速,以及沈海高速、滨河路、双元路,规划建设机场西高速、机场高速,形成“四横五纵”的新机场公路集疏网络。[详细]

    03-05 23-03青岛圈
  • 山东这些在建项目再提速 潍莱高铁、济莱高铁将全面开工

    齐鲁网济南3月5日讯山东高速集团近日召开高速公路重点项目建设动员会,部署全面加快重点工程项目、服务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助推我省综合交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连续获得养护大检查第一名,4个工程项目荣获我国公路建设最高奖“李春奖”……  闪电新闻记者 孙...[详细]

    03-06 06-03齐鲁网
  • 山东旅游将以饭店业为突破口 打响卫生食品安全诚信三大硬仗

    齐鲁网3月5日讯3月5日,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在青岛召开全省饭店业高质量发展动员会,以饭店业为突破口,为全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局”,同时打响饭店业卫生、食品安全、诚信三大硬仗。[详细]

    03-06 06-03齐鲁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