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一无自然资源,二无区位优势的大河西村曾是鲁西南地区一个典型的省级贫困村。2016年初,这里有106户、188口人在贫困线以下,到2017年9月份,这些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不到两年的时间,这个村庄完成了华丽转身,在这背后既有扶贫政策的扶持,也有村民们的不懈坚守,从40年前的改革开放起,他们就紧跟富民政策,追逐着美好生活。
“天天借钱,穷得爬不起来了。”村民陈香云的丈夫步入不惑之年后身体每况愈下,后来查出是患有食道癌。因病返贫、因残积贫、因老致贫的村民亟待有人帮一把。
“优劣势都很明显,村容村貌和配套设施水平很高,但集体经济薄弱,闲置劳动力没有出路。”2016年3月份,临港经济开发财政局选派第一书记杨发全到大河西时,明显感受到了两端对比。让人欣慰的是,这里的民风和村民的精气神都很不错,村支两委班子的工作能力也强,开展扶贫工作的基础较好。
如果能引进一家效益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脱贫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在招商的同时,大河西社区利用65万元专项扶贫资金以及区财政局捐助的35万元扶贫金,在紧贴社区住宅楼的闲置荒地上建起2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建成后吸引了多家企业前来考察,其中一家来自日照的海产品加工企业较为青睐。但考虑到海产品加工可能会带来水资源消耗及污染等问题,他们最终与一家服装加工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厂房租用给后者,并优先招用当地的贫困户。
曾经“穷得爬不起来”的陈香云被第一个推荐给这家服装企业。
四处打工的历练让年近7旬的陈香云依然手脚麻利,企业负责人一眼就相中了这位坚强、朴实的老人,安排她在食堂做饭和清扫卫生,每个月工资1800元。空闲时间,她还可以做叠衣服的计件活,再多挣一份钱。这家服装企业共招用170多名固定工人,其中60%是当地的贫困人口。这些工人的工作多以计件报酬为主,多劳多得,工资收入在3000-5000元之间。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大河西社区通过子女孝善养老基金、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措施兜底脱贫。
楼房林立,房前房后停满小轿车,红灯笼在路灯和广场廊檐上高挂。2018年2月14日,记者在大河西社区仿佛置身城镇之中。“住上了楼房,用着自来水、天然气,年轻人家家有小车,现在过的不就是城里人的好日子么。”服装厂已经放了年假,腊月初八上班,企业安排陈香云白天值班照看厂房,在家门口上班的她没想到自己还能从困境中脱身。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作为海洋大省,山东通过发展现代海洋产业,打造海洋经济示范区,拓展经济新动能,加速向海洋强省迈进。日前,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布了《全球海洋科技创新指数报告(2017)》,中国居于全球第6位,...[详细]
28日,大众网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山东市场主体发展步入高速增长期,但与苏、浙、粤等省份比较,仍有一定差距。万人创业率与三省份差距扩大,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仍然存在发展空间。[详细]
27日,记者从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获悉,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山东标准”建设成果丰硕,目前全省建成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466个,居全国首位。[详细]
齐鲁网2月28日讯2月28日,山东高速集团召开高速公路重点项目建设动员会议,全面提速总投资2200亿元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设任务。据了解,今年,山东高速集团将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潍坊至日照、龙口至莱西高速公路10月底前建成通车。[详细]
2018年的春运还在继续,随着列车的不断提速,乘车时长在变短,然而短暂的旅途中却上演着一幕幕暖心故事,失物招领、帮扶老弱病残、有乘客称呼她“闺女”……这一切,打造起“温暖列车”的名片。[详细]
28日,记者从济南城市建设集团了解到,27日济南城市建设集团召开2018年北跨桥隧工程建设任务部署动员大会,按照济南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济南黄河公路大桥改扩建工程项目方案已基本确定,计划年内开工,项目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中。齐鲁黄河大桥(第二标段)计划今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