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90后排爆手 3年历练已成“老师傅”

2018-02-06 06:59:00 来源: 青岛新闻网 作者: 孙志文

 

  【青岛新闻网独家】

  (文/图 孙志文)

  “身为排爆手,我犯的第一个错误,有可能就是最后一个错误。所以,我必须时刻保持谨慎,没有时间去想别的。”每当朋友问起他执行任务的时候害不害怕时,刘炳鑫总是这样回答,并不多做解释。

  刘炳鑫是济南铁路公安局青岛公安处特警支队的一名排爆特警,25岁的他已经在排爆岗位上工作3年了。这位90后特警曾是理科学霸,以超出一本线20分的成绩考入警校,学习刑事侦查专业,后来又选择了排爆这份工作。当上特警后,为了熟练拆爆,他又自学电子知识,自制数十个爆炸装置模型,为的就是研究引爆原理,增强自身能力。

  “要么当警察,要么当军人”

  春运前夕,青岛火车站的旅客数量明显增多,大包小包的行李也多了起来。青岛新闻网记者见到刘炳鑫时,他正手持警用枪械,站在广场中央的特警岗亭上,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火车站东广场上的每个角落。因为站岗值勤容不得半点耽搁,20分钟后,刘炳鑫在与同事完成交接班后,才马不停蹄地跑下来与记者碰面。“不好意思久等了,站岗容不得马虎,不能擅自离岗,请谅解。”刘炳鑫一边向记者解释,一边把记者请上特警岗亭。

  聊天中,记者得知刘炳鑫来自日照,高中的时候是不折不扣的学霸,3年都是班级前十名,酷爱物理和化学,高考那年,他以超出一本线20分的成绩考入山东警察学院,学起了刑侦专业。这么好的成绩有很多选择,为什么念警校呢?面对记者的疑问,刘炳鑫笑着说:“为了梦想。”

  炳鑫告诉记者,他从小就有当兵的梦想,“上小学的时候,亲戚朋友经常问小朋友将来想干什么,我的想法就特别坚定,长大了要么当警察,要么当军人。”炳鑫说,他家的亲戚没有一个是军人或警察,这也让他有了做家族里“第一把枪杆子”的念头。

  这个90后特警,下班最爱逛五金店

  “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刘炳鑫的梦想在2014年真的实现了。那一年,炳鑫警校毕业,考入了济南铁路公安局青岛公安处,成为一名警察。2015年,他正式接触排爆工作,先是培训,再是上岗实训,刘炳鑫从师傅那里学到了很多排爆知识。慢慢的,他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特警,成长成为一名专业的排爆手,开始作为新队员的师傅,给别人培训排爆知识。

  3年的排爆特警经历让刘炳鑫养成了一个爱好——逛五金店。

  刘炳鑫说:“排爆,我们就要从犯罪分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他告诉记者,犯罪分子想做出一个别人拆不了爆炸装置,而排爆手就要研究他们能用什么材料、什么元件制作什么样的起爆装置。“只有提前了解,自己动手去做,以后万一遇到类似的爆炸物,我们才不会抓瞎。所以我们的想法一定要走在不法分子之前。”

  “排爆服只能保存你一个全尸”

  特警是有危险性的警种,炳鑫告诉记者,他的师傅曾经讲过最严重的一句话是:“你身上穿着一身排爆服,有可能到最后,只是保存你一个全尸”。排爆特警的危险性可想而知。

  选择这个警种,家人同意吗?刘炳鑫说,一开始确实不同意,甚至很多朋友都劝他转行。但他始终认为,总要有人去做排爆工作,既然选择了,他就要勇于承担这份责任。

  说起排爆特警的危险性,刘炳鑫说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处处是危险,“我们更多的是在防范,防患于未然。”平时在工作中,排爆特警往往大部分时间是在站岗值勤和巡逻,及时发现广场上的可疑人员和可疑包裹。慢慢地,他将这些事情告诉家人,看到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家人也由反对,变成了支持。

  从业3年,最让刘炳鑫印象深刻的是去年的一次排爆经历。那次,火车站安检人员通过安检设备,在一个旅客的包裹中发现了几个桶装物,其上还加了芯片,疑似为爆炸装置。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正在执勤的刘炳鑫火速赶往现场处置。“我的第一反应是保证旅客安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不引起大众恐慌,所以立即将包裹转移。”通过X光机、金属探测器等设备的检测后,刘炳鑫发现疑似爆炸物确实存在。随后,他换上60斤重的排爆服,着手处置疑似爆炸物。“那时候的心情格外紧张,生怕出一点岔子。”当刘炳鑫打开包裹,慢慢地取出疑似爆炸物的时候,刘炳鑫的心情来了个360度大转弯。他会心一笑:“拿出来后我才发现,原来这只是一个炸弹形状的闹钟。”

  虽然是虚惊一场,但那次排爆经历还是给刘炳鑫上了一课。“做排爆工作,防范到位的同时,还要随时做好应对可疑物品的准备。”

  “春运忙起来,微信步数天天是第一”

  春运即将到来,火车站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就要来了,而这也是刘炳鑫这样的铁路特警最繁忙的时候。每天的工作,除了站岗、例行巡逻,刘炳鑫还要抽出时间,给新队员们做排爆方面的培训。

  “每年的春运,对我们来说就像一次期末考试。因为春运期间,一天24小时都是大客流时段,我们就需要格外谨慎。”刘炳鑫说,这几天,经常出现一个大包裹孤零零地放在广场上,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执勤特警就要绷紧神经,观察这个包裹有没有主人,一旦发现包裹无主,特警们就要立刻上前查看。

  “大部分情况是包裹的主人进售票厅取票,把包裹临时放在外边,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刘炳鑫说,春运期间,放眼一看满广场都是人,越是人多的地方就越需要安保,“所以,特警的巡逻力度也比平时大。去年春运,平均每天我要走2万步,微信运动里我的步数天天是第一。”

  做了3年特警,刘炳鑫说他已经没有第一次穿上警服时的兴奋劲儿了,反而每次上岗前都会有些许紧张的心情。他告诉记者:“兴奋多了,容易疏漏,紧张多一点,遇事能想得更全面,更谨慎。”

  平时在工作中,排爆特警往往大部分时间是在站岗值勤和巡逻,及时发现广场上的可疑人员和可疑包裹。

  到现在,他已经制作了十几个爆炸装置模型,各种引爆器的引爆原理他都牢记在心。

  刘炳鑫说:“我们的想法一定要走在不法分子之前,所以必须掌握更多爆炸物方面的知识。”

  刘炳鑫和特警同事们参加一次排爆演练,作为排爆手,他负责制定排爆方案。

  演习中,刘炳鑫熟练地将一个装有“爆炸物”的盒子打开,然后将“爆炸物”的引爆装置解除。像这样的演练,刘炳鑫和同事们隔三差五就要进行一次。

  做了3年特警,刘炳鑫说他已经没有第一次穿上警服时的兴奋劲儿了,反而每次上岗前都会有些许紧张的心情。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晓亮

推荐阅读
  • 百度新闻,能看能听,懂你所想给你所愿,快下载试试看!

    百度新闻是一款致力于热门资讯头条、语音阅读播报的APP。专业权威的百度搜索技术,您可以在这里随意搜索各种新闻、资讯、百科。研发个性化算法,让您在有限时间里,读到最想看、最需要的新闻资讯。语音技术实现情感语音播报新闻,让您在开车、健身等,需要解放双眼双手场合,也能尽情收听新闻资讯。[详细]

    百度新闻
  • 精准帮扶!山东省工会筹2.35亿温暖11万户群众

    4_副本.jpg

    春节临近,烟台上汽通用东岳基地的困难职工白刚领到了2000元救助金和米面油。截至目前,全省工会共筹集送温暖资金2.35亿元,走访慰问企业7115家,困难职工家庭11.04万户,其中,困难职工9.5万户,困难农民工0.9万户,困难劳模及先进人物0.64万户。[详细]

    02-05 13-02齐鲁晚报
  • 南学杭州上海,北赶北京大连,2018济南城管这么干

    3_副本.jpg

    在全市开展“无违建”创建活动,年底前,每个县区至少50%的街(镇)达到“无违建”创建标准,严防新的违法建设产生。加大科技监管力度,利用区域查车、轨迹回放、限速限举等手段,实现渣土车的全时段管控和渣土处置全过程、全环节智慧化管控。[详细]

    02-05 13-02齐鲁壹点
  • 全国缓堵第一!青岛凭啥有这个底气得这个奖?

    2_副本.jpg

    青岛地铁13号线建成通车后,将成为贯穿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轨道交通骨干线和快速线,并通过与多条线路换乘,实现与全市轨道交通线网的有机联通。2017年12月4日,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新建潍坊至莱西铁路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评标结果公示》。[详细]

    02-05 13-02山东24小时
  • 特药特材可报八成 青岛重症患者“救命药”有着落了

    1_副本.jpg

    “原本一个月5万多元的药费,经过医保报销后,个人只需自负1万多,每年服药三个月之后就能免费赠药,从第三年开始吃药就完全免费了。”万幸的是,青岛实施的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将塞可瑞纳入了救助保障范围,对药费给予70%报销,这给朱女士带来了生的希望。[详细]

    02-05 13-02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 绝美多图 青岛自小年起将进入节日亮灯模式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在夜幕下隐去色彩,呈现出另外一番景致。(图/青岛观摄影师 柴迪成)  东方影都大剧院,点缀在“海螺”上的射灯,像夜幕中滑落的点点繁星,犹如梦境。(图/青岛观摄影师 张树智)  平流雾下的青岛,灯光变得飘渺,仿佛漂浮在云端的仙境。[详细]

    02-06 06-02青岛日报
  • 迎狗年庆新春 青岛五四广场换“新装”

    (记者 王雷)  青岛五四广场上矗立起巨幅“迎春灯”雕塑,雕塑中是由一个巨大的“春”字形灯笼和四把花扇组合而成。五四广场矗立起巨幅“迎春灯”雕塑,吸引不少市民观赏拍照。[详细]

    02-06 06-02青岛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