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国界的生命接力!山东完成今年首例涉外捐献

2018-02-02 07:25:00 来源: 齐鲁壹点 作者: 王小蒙

  2月1日上午10点,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血液采集室内,来自泰安的志愿者闫晓鹏正在进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据了解,闫晓鹏是今年我省首例涉外捐献,受捐者是一名韩国人。

  时隔七年终于配型成功

  闫晓鹏是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村人,在一家私企打工。2009年的一天,他在街头看到一辆采血车,被车上一句宣传标语“我不认识你,但我谢谢你”深深打动,于是他义无反顾地走上采血车,参加了无偿献血。几年下来,他共累计献血1200ml。

  2011年1月1日,闫晓鹏再次参加无偿献血时,恰逢泰安市红十字会为中华骨髓库招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他立刻填表加入,并于2011年6月份采集了造血干细胞血样。

  时隔近7年,通过中华骨髓库比对,2017年10月26日,闫晓鹏与韩国一患者低分辨配型成功。当时,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电话征求闫晓鹏是否同意捐献时,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当决定成为一名志愿者开始,我就一直等着这一天。”

  随后,闫晓鹏开始进行高分辨血样采集、传染病检测、全面体检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家离市区比较远的闫晓鹏,多次来回奔波,也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当工作人员让他打车过来,并告诉他期间的费用都是由患者来负责时,他却执意不肯。

  “骑电动车挺方便的,能给患者省点是点。”寒冷的冬天,闫晓鹏骑着电动车往医院跑了好几趟。对此,妻子戚小妮表示理解和支持,“只要丈夫认定的事肯定都会做到最后,再说他还是在救人。”

  为了捐献连上夜班赶工

  不过,闫晓鹏还是没敢告诉其他人。“他们以为我这次来济南,也只是献血。”闫晓鹏的女儿还小,正在上小学三年级,他不想让家人为他担心。

  据了解,闫晓鹏的父亲多年前因车祸脑部受伤失忆走失了,妻子无法工作,所有的家庭重担都在闫晓鹏一个人身上。母亲实在看不下去,快70岁高龄的人,还去做了保洁员,和儿子共同支撑着这个家。

  造血干细胞采集前需要提前几天打动员剂,为不耽误手头的工作,原本只上白班的闫晓鹏,连加了好几个夜班赶工。“既然决定要救人,就不能因为自己的事给耽误了。”

  记者了解到,直到高分辨分配时,闫晓鹏才知道受捐者是一名韩国人,为了能给对方捐献出最好的造血干细胞,他饮食作息都格外注意,2月1日早上,他六点就起床做着捐献前的最后准备。

  1日上午十点,两根粗粗的针头扎入闫晓鹏的胳膊内,随着血细胞分离机嗡嗡的声音,造血干细胞采集正式开始。经过近四个小时的采集,共采集218毫升外周血干细胞悬液。随后医生将会进行评估,如果采集量不够,2日闫晓鹏将再次进行采集。

  我省已有29例涉外捐献

  据了解,闫晓鹏是泰安市第16例捐献,也是第一例涉外捐献。同时,这也是今年我省首例涉外捐献。2日下午,闫晓鹏捐献出的珍贵的救命造血干细胞,将搭乘飞机去往韩国,尽快移植给受捐者。

  “其实,这不是我省第一次给韩国患者捐献了。”据山东省红十字会事业发展部赵娜介绍,我省目前已实现了29例涉外捐献,给十四五个国家的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去年,我省就有三例涉外捐献。

  据介绍,2001年,中国红十字会启动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建设,山东分库也随之成立。山东省是全国最早一批启动骨髓库工作的省份、是最大的省级分库。

  2012年,中华骨髓库首次向世界骨髓库正式上传数据,这标志着中华骨髓库正式“入世”,可供各国患者检索,这对于世界骨髓库有立竿见影的扩容意义。闫晓鹏的此次捐献,则正是通过这一渠道,被“筛选”出来成功配型的志愿者。

  据赵娜介绍,截至到今年2.1日,山东分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登记报名超过28万人,完成血样采集、检测入库182991人,数量排全国第一。同时,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突破606例,排名全国第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王小蒙)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推荐阅读
  • 百度新闻,能看能听,懂你所想给你所愿,快下载试试看!

    百度新闻是一款致力于热门资讯头条、语音阅读播报的APP。专业权威的百度搜索技术,您可以在这里随意搜索各种新闻、资讯、百科。研发个性化算法,让您在有限时间里,读到最想看、最需要的新闻资讯。语音技术实现情感语音播报新闻,让您在开车、健身等,需要解放双眼双手场合,也能尽情收听新闻资讯。[详细]

    百度新闻
  • 山东鼓励事业单位专技人员离岗创业,最长3年工资照发

    置顶1.jpg

    近日,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详细]

    02-01 08-02齐鲁壹点
  • 再不怕老楼"透寒",济南去年8万户居民住节能"暖房子"

    置顶2.jpg

    近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令泉城济南寒意阵阵,而岔路街小区居民老韩家中却暖意融融。据了解,自我市开始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至今已有十个年头,这十年里近2000万平方米老楼穿上了“棉衣”,按每户80平方米计算,已至少惠及20万户居民。[详细]

    02-01 14-02济南日报
  • 青岛今年启动按病种收费 医疗费增幅10%以下

    置顶3.jpg

    药品采购方面,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在市立医院等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开展“一票制”试点。依托实体医院医疗资源,推进2所以上云医院建设,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传感器技术,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推进机构间的医疗协作。[详细]

    02-01 14-02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 省属高校为引才拼了 你有百万年薪我有千万科研费

    置顶4.jpg

    ”闫朝晖介绍,2016年不算普通博士,学校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将近80位,最高层次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山东省下放高校职称评审权后,济南大学也产生了该校最年轻的教授——1985年出生的逯一中。[详细]

    02-01 14-02舜网-济南日报
  • 解决午餐问题,济南今年新建50处学生集中就餐场所

    从2017年秋天开始,济南全面实施了午间配餐服务,给家长和学生带来了方便,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针对家长关注的午间配餐餐品质量、卫生条件以及餐后管理和服务这些重点问题,王品木表示,这些问题已经列入2018年市教育局工作重点。[详细]

    02-02 07-02齐鲁壹点
  • 济南2018规划怎么干?打造泉城特色,拒绝"千城一面"

    2月1日,济南市规划局发布2018年济南规划工作安排。本着“规划先行”的理念,2018年,济南将高质量编制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规划。2018年,济南规划局还要开展“中疏”战略研究与规划,明确“中疏”规划管理要求和推进路径。[详细]

    02-02 07-02齐鲁壹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