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崇敏
鲁网1月10日讯 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青岛发布”发文称,青岛将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加快取消购房面积、就业年限、投资纳税、积分制等落户条件,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落户问题。
2018年1月9日,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青岛发布”发文——青岛将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青岛发布表示,日前,青岛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见》,青岛将统筹推进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土地、财政等相关领域制度改革,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关键,创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体制机制。到2020年,全市实现106.5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其中,非户籍转移人口90.5万人,本市就地转移人口16万人),46.4万城中村、城边村原有居民完全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74%和64%以上。
青岛政府表示,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上,青岛将健全完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或合法稳定就业为基本落户条件,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加快取消购房面积、就业年限、投资纳税、积分制等落户条件,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落户问题。完善大中专院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市、区(市)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管理制度,方便各类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落户。进一步简化落户程序,缩短审批时限,畅通迁移通道,实现具备基本落户条件的外来人口“落户无门槛,迁入无障碍”。
根据《意见》,为加快外来人口市民化,城中村、城边村人口市民化和农村居民就地就近市民化步伐,青岛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或合法稳定就业为基本落户条件,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分类分步推进城中村和城边村改造,有序推进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增强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人口承载能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等地上附着物的农民,区(市)政府可给予合理补偿或发放等额“房票”,在辖区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时抵作购房款。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称,青岛此次在农业人口市民化政策上给予了鼓励和刺激,将加快部分农业人口的市民化进程,对于城镇化率的提高等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青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同时,对房地产市场交易也有积极租用,尤其是新市民的导入,带来较大规模的需求,对一部分布局青岛的放起来说,有利于销售业绩增长。
严跃进表示,具体看:
一、把租赁纳入到落户条件范围中,其他城市或跟进效仿,进而有助于租赁人群的市民化进程。
二、“分类分步推进城中村和城边村的改造”中对“城边村”的提法,或带来此类区域集体建设用地的加快开发,作为山东流动人口较大的城市,青岛租赁市场用地或将与城边村用地开发挂钩。
第三、房票政策积极落实。从此次政策来看,对于农村市场放弃宅基地等做法,在补偿方面提到了房票的做法,一方面,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又能积极引导新市民到城市中积极购房,利好市场交易活跃。
此外,青岛还将进一步完善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胶州、平度、莱西建成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强化产城融合,打造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重要平台。同时,以建制镇为基础,科学编制特色小城镇规划,到2020年,把35个建制镇建成生态环境优美、功能设施完善、社会事业进步的特色小城镇。大力开展特色小镇创建,力争到2020年,在全市建成50个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产生活融合的特色小镇,其中省、市级特色小镇20个左右,区(市)级特色小镇30个左右。
青岛《关于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106.5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74%以上,建成50个特色小镇。
青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日前,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见》,青岛将统筹推进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土地、财政等相关领域制度改革,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关键,创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体制机制。到2020年,全市实现106.5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其中,非户籍转移人口90.5万人,本市就地转移人口16万人),46.4万城中村、城边村原有居民完全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74%和64%以上。
根据《意见》,青岛将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把农业转移人口利益放在首位,积极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稳步推进教育、就业服务、养老、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为加快外来人口市民化,城中村、城边村人口市民化和农村居民就地就近市民化步伐,青岛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或合法稳定就业为基本落户条件,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分类分步推进城中村和城边村改造,有序推进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增强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人口承载能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等地上附着物的农民,区(市)政府可给予合理补偿或发放等额“房票”,在辖区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时抵作购房款。
青岛还将进一步完善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胶州、平度、莱西建成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强化产城融合,打造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重要平台。同时,以建制镇为基础,科学编制特色小城镇规划,到2020年,把35个建制镇建成生态环境优美、功能设施完善、社会事业进步的特色小城镇。大力开展特色小镇创建,力争到2020年,在全市建成50个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产生活融合的特色小镇,其中省、市级特色小镇20个左右,区(市)级特色小镇30个左右。
青岛《关于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见》解读
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
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精心打造特色的小镇,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根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见》,未来三年,青岛将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关键,加快推进城镇化。
大力吸引外来人口是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环节,青岛将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和加快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入手,加快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同时,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城边村人口市民化,到2020年,力争全部完成建成区内城中村改造。
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上,健全完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或合法稳定就业为基本落户条件,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加快取消购房面积、就业年限、投资纳税、积分制等落户条件,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落户问题。完善大中专院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市、区(市)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管理制度,方便各类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落户。进一步简化落户程序,缩短审批时限,畅通迁移通道,实现具备基本落户条件的外来人口“落户无门槛,迁入无障碍”。
在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上,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公办学校为主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每年培训6000人次以上。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允许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扩大参保覆盖面。
在加快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上,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坚持“以人定地、地随人走”原则,合理确定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农民进城购买住房,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享受税收和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区(市)对购房农民给予适当补贴。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和个体工商户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
城中村和城边村改造将分类推进。统筹考虑所在区位、集体经济实力、土地利用情况、资金平衡能力、村民改造意愿等因素,成熟一个改造一个。同时,有序推进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实现集体资产管理与社会事务管理相分离。到2020年,全部完成城中村和城边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
2020年建成50个特色小镇
作为农业转移人口的主承载地,青岛将加快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特色小镇,助力城镇化发展。
进一步完善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胶州、平度、莱西建成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强化产城融合,打造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平台。以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和中型城市培育为契机,对平度实施全方位扶持,到2020年把平度培育成为人口50万以上的中等城市。建设生态莱西,发展商贸服务、休闲体育和健康养生等现代服务业,建设新能源汽车基地,带动莱西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推动泊里新生小城市和李哥庄、姜山等重点示范镇建设,开展新一轮小城市培育试点,到2020年,把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建设成人口超过10万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城市功能基本完善、产业和人口吸纳能力强、就近就地城镇化成效显著的小城市,争取国家镇改市试点。
以建制镇为基础,综合考虑产业基础、交通条件和空间布局等因素,科学编制特色小城镇规划,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完善休闲旅游、文化娱乐、生活居住功能。到2020年,把35个建制镇建成生态环境优美、功能设施完善、社会事业进步的特色小城镇。
打破行政区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围绕主导或优势产业,充分挖掘培育特色优势,以产业为核心、项目为载体、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为基础,大力开展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力争到2020年,在全市建成50个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产生活融合的特色小镇,其中省、市级特色小镇20个左右,区(市)级特色小镇30个左右。
城市基础设施全面升级
人口的增加也对城市承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青岛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网络、市政管网、医疗配套等领域全面升级。
加快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路网系统,提升城市道路网络密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地铁、轻轨等新型公交体系建设和公交专用道建设,将公交向村镇延伸,提高公交通达率。推进充电站、充电桩等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将其纳入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同步实施。2020年前,全市基本建成互联互通的高架路、轻轨、快速路和主干路网体系,实现与市域公路系统有机衔接。
加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快实施既有路面城市电网、通信网络架空线入地工程。稳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到2020年,力争新建地下综合管廊60公里以上。加快绿色城市建设,推动分布式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多元化规模化应用和工业余热供暖,新建住宅全部实现供热分户计量,既有住宅逐步实施节能改造。统筹推进新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城市新区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老城区要结合棚户区和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等,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推进区域整体治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每个街道或按每3万—10万服务人口范围规划设置1所政府举办为主的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青岛红岛经济区等新城区和平度、莱西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满足辖区居民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推进城乡一体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救助和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澎湃新闻记者 刘畅)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崇敏
百度新闻是一款致力于热门资讯头条、语音阅读播报的APP。专业权威的百度搜索技术,您可以在这里随意搜索各种新闻、资讯、百科。研发个性化算法,让您在有限时间里,读到最想看、最需要的新闻资讯。语音技术实现情感语音播报新闻,让您在开车、健身等,需要解放双眼双手场合,也能尽情收听新闻资讯。[详细]
为进一步加强流通领域成品油质量监管,促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针对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东省反馈的有关问题,省工商局决定从即日起至2018年3月底,以柴油为重点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全省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对于销售柴油的加油站,重点核对进货发票、进...[详细]
泉水是济南的名片,重点泉群实现了14年持续喷涌。值得一提的是,跟提升规划、城市品质、智慧城市一起,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明府城规划建设列入了“城市更新”一项,政府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为了更好地展示泉水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济南将在遗产核心区范围内选址建设泉·...[详细]
记者注意到,今年我省素描+色彩的考试内容也将成为绝唱,明年开始我省美术统考将新增速写科目。卢军建议此后参加美术统考的考生,一定要着手练习速写,因为速写是一门能拉开成绩差距的科目。[详细]
10日,青岛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青岛市长孟凡利代表青岛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根据规划,济青高铁正线全长307.9公里,自济南东客站引出,经邹平、淄博、青州、潍坊、高密、胶州,引入青岛铁路枢纽红岛站,沿线共设青州北站、潍坊北站、青...[详细]
昨天上午,济南市车管所发布大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12月,济南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二百万,平均每1.15名驾驶人就对应1辆机动车。[详细]
(通讯员 赵东云 焦蕊 李莉)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三分公司党委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抓手,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坚持“让乘客市民满意、让党委政府放心、让员工快乐工作、为社会无私奉献”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