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设直营店 青岛这个小镇靠卖蔬菜年入过亿美元

2018-01-03 10:01:00 来源: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作者: 刘岱 通讯员 崔汝平 耿瑞金

  2日,在平度仁兆镇仁兴达蔬菜专业合作社工厂的生产线上,红彤彤的胡萝卜经过筛选、清洗等粗加工后,包装成箱,准备出口至阿联酋、日本、韩国、越南、泰国等地。

  “出口的胡萝卜必须种得直,歪了裂了就出不了国门。”仁兴达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高丰清告诉记者。为此,他们专门使用进口种子在春天进行统一育苗、统一种植,并按照每亩3000元的保底价格向社员收购。因为种出的胡萝卜好,出口利润高,合作社社员从2007年的200多户增加到现在的800多户。2017年,仁兆镇十几家胡萝卜经销商仅胡萝卜一项,种植、加工、销售就达到4.2万吨,贸易额1.2亿元,为种植户增收8000多万元。

res01_attpic_brief (7).jpg

  ↑ 仁兆镇地里收获的胡萝卜。 刘岱 摄

  “仁兆2017年的出口创汇首次突破1亿美元,达到了1.1亿美元,成为青岛市第一个蔬菜出口创汇过亿美元的乡镇。这一突破,得益于我们的供给侧改革。”仁兆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李忠晓告诉记者。

  调整种植结构:玉米小麦变洋葱榛果

  地处大沽河畔的仁兆镇是青岛优质蔬菜生产大镇和蔬菜出口创汇第一镇,被农业部确认为无公害和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全镇10万亩土地,蔬菜种植16.5万亩(包括复种指数),年产蔬菜50多万吨。

  可在十年前,仁兆镇菜农却是另外一种状态。“当时农户要么种玉米、小麦,要么种大蒜等作物,大多数人根本不敢贸然尝试新事物。”如今的“洋葱大王”、沙北头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桂欣告诉记者,在他数次动员下,一些农户答应拿出一小部分地来尝试种植洋葱,面积不过四五十亩。

  “当年,农民根本不理解种子的重要性,哪个便宜买哪个。”李忠晓告诉记者,仁兆镇花了好几年时间,才最终引导农民使用优质进口种子、采用先进种植技术,逐渐将蔬菜种出了“名堂”,卖出了国门。

  目前,仁兆镇已成立11家蔬菜协会,蔬菜和加工产品出口日韩等国及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十几个国家。创建的全国第三家、山东省第一家盆景葡萄规范化生产基地,每亩可收入30万元,实现了通过增加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国内首家与中国经济林协会合作共建的榛子产业示范基地,在山东省首次成功突破绿枝扦插技术,今年将扩大栽植面积至600亩,建设榛子加工产业园,可实现年加工榛果5000吨。

  开拓海外市场:“全国买”与“世界卖”

  “过去我们收完一季的洋葱后就没有活干了。现在,我的洋葱基地从仁兆镇拓展到云南、河南、甘肃等地,在全国6个省的9个城市建立了6000亩的洋葱种植基地,出口日韩及欧美、东南亚地区。”王桂欣说。

  “不同的出口国家对洋葱有不同的偏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消费者喜欢较小的,而欧美国家的消费者喜欢个头大的,俄罗斯人则喜欢带皮的。”王桂欣说,“现在我们的洋葱全部出口,形状不好的我们会进行深加工,榨成汁后很受欧美国家的欢迎,订单不断。”

  为了增加销售利润,与国际市场接轨,仁兆还探索实施了“国外直营”,在十几个国家租赁商铺开设“直营店”,派员工出国经营。“仅我们一家就在世界各地开设了500多家胡萝卜直销店,迪拜、东京、首尔等城市都有。”高丰清说。

  强化智力扶持:农民创客创汇3000万美元

  仁兆镇还创立了“庄户学院”帮助菜农增产增收。“庄户学院”现拥有2000亩科技示范园和200亩高端果蔬实习基地,让种地的“老把式”代替专家教授,到田间地头、农民身边讲讲他们的种地经验。截至目前,“庄户学院”将合作社、种植大户、蔬菜购销大户、蔬菜加工企业等具有一线操作经验的能人分门别类建立师资库,“洋葱大师”“西红柿大师”等几位种地能人,累计培训农民2000多人次,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500多个,帮助全镇80多个贫困家庭实现脱贫致富。

  为更好地扶持农民创新创业,仁兆镇还依托青岛沙北头蔬菜专业合作社建立了沙北头农民创业园,为农民和返乡农民工搭建起创新创业平台。创业园现拥有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服务大楼、千亩示范种植基地和盆景葡萄工厂化生产基地。目前,园区已入驻11家创业实体,安排就业岗位106个,全年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刘岱 通讯员 崔汝平 耿瑞金)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推荐阅读
  • 看病有了“打包价”,山东多地陆续实行按病种收费

    41da0e05-5181-4916-9ef0-8572a201494e.jpg

    从今年1月1日起,济南市公立医院开始实行按病种收付费,首批实施105个病种,其中西医病种100个,中医优势病种5个。1月2日,记者了解到,除济南外,临沂、青岛、威海等地市也已陆续实行按病种收费,遴选的病种数各地均有所不同。[详细]

    01-03 07-01齐鲁壹点
  • 2018重磅治堵:济南主次干道全部禁停!各区拥堵要排名

    TIM截图20180103074809.jpg

    记者从“济南交警2017年度全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新闻通报会上获悉,2018年,济南将在现有百条禁停道路的基础上继续“放大招”,将禁停道路拓展到全部的主次干道上。对于治理拥堵,济南交警支队支队长曹凤阳表示,济南交通拥堵态势“稳中趋缓”,路网组织优化进程加...[详细]

    01-03 07-01齐鲁壹点
  • 山东兵妈妈36年缝2万双鞋垫送解放军,家里彩电都没有

    ed81f542-d551-4fff-bb70-dce2c8420dc4_jpg.jpg

    洗烫布料、熬糨子、拼布料、画鞋样、扎鞋垫、纳鞋底。在临沂沂南县蒲汪镇张家车疃村,一位叫张秀英的72岁老人因为她的鞋垫出了名。乡亲们到张秀英家里帮忙缝制鞋垫。张秀英带着鞋垫到沂南武警中队看望战士们。张秀英在家里晾晒拥军鞋垫。[详细]

    01-03 07-01鲁南商报
  • 2020年高考实行新模式东营超前谋划应对“新高考“

    TIM截图20180103082159.jpg

    市一中在高一新生中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对学生的兴趣、人生规划提前进行指导。为了应对这种变化,包括市一中、市胜利一中、市胜利三中、广饶一中、市胜利1 3 中在内的东营多所学校都已开设了职业生涯指导课。[详细]

    01-03 08-01东营网-黄河口晚刊
  • 青理工打造"景校合一"新校区 在校生将达2.6万

    作为青岛西海岸新区最早入驻的首个省属高校,青岛理工大学将于2020年底前完成长江路老校区的搬迁。两组团即以“图书馆和主教学楼”为中心的公共课教学、信息文化中心建筑组团和以“综合服务中心”为制高点的专业课教学、科研、实训等院系楼群组团。[详细]

    01-03 10-01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 山东省首批健康村试点名单出炉 青岛6村入选

    2日,省卫计委公布山东省首批健康城市(县城)、健康村镇试点名单,城阳区流亭街道西后楼社区等6个社区(村)入选健康村试点名单。全省共有137个村为省级健康村试点村,青岛市入选的6个社区(村)是:城阳区流亭街道西后楼社区、城阳区棘洪滩街道中华埠社区、崂山区...[详细]

    01-03 10-01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