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娜
大众网12月5日讯毕业季,和忙于投简历、面试的毕业生不同,有这样一群“待机族”,毕业之后,他们给自己几个月到一年不等的时间,选择游学、做义工、实习,或者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这样的做法被称为“慢就业”。近两年,大学生“慢就业”渐渐成为种常态。
招聘怪象!毕业生1869人,来了4455个岗位……_
随着各大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会集中开展,又到了应届生就业的高峰期。但在各个招聘会中,招人的企业比学生着急,学校老师也在努力,只是穿梭于各个招聘会间的大学生反而淡定得多。近两年,大学生“慢就业”渐渐成为种中常态。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招聘会上,不少培训机构在招聘美术老师
企业迫切招人,学生反而观望起来
11月30日上午,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一号教学楼,大学生们来回穿梭于招聘企业之间。平面设计、装饰设计……来招聘的企业不少,工作人员都在竭力宣传企业的招聘政策。
“我们这个产业园特别适合你,想回老家工作的话,这里是最好的选择。”一家菏泽的广告公司招聘人员向一位老家东明的学生介绍着。“来的学生是不少,但想招个合适的却很难,学生们可能选择余地太大了,即便有意向,也很难定下来。”这位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当天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招聘会,一共来了180来家单位,提供了4455个岗位,但学校2018年的毕业生实际上只有1869个。“现在企业招人需求似乎都很迫切,招聘会的信息在学校网站挂了只有一周时间,报名的企业有400多家,最后我们只选择了与学校专业有关的180多家企业。”学校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的郑老师说。
或站在展位前边发拉人,或走到离展位远一点的地方发传单,企业为了招人使出了各种办法。不少企业在学校选好了地方开宣讲会。“很多学生在观望。”一家服装企业的招聘人员介绍,所有的热情介绍,不见得能换来一份学生简历。一家互联网企业提供了四个职位共计100多个岗位,工作人员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先加学生微信。方便会后随时微信联系。
“挤破头”投简历,已经变成过去式了
在这个就业季,大学生“慢就业”成了不少奔波于各大高校招聘会企业的苦恼。“艺术类院校学生慢就业并不是新鲜现象,因为专业和个性原因,艺术类的学生就业热情一直不太高。但对一些文理类的院校,这两年慢就业的情况确实比较明显。”郑老师介绍。
招聘现场
面对大学生“慢就业”带来的烦恼,章丘一家公路工程公司的张女士有一些无奈,最近一直在招聘工程类专业的学生,但情况并不乐观,在11月中旬的山东交通学院,张女士带着20个人的招聘计划前去,但一上午,她的统计表上只留下了5个学生的信息。“来咨询的也有一些,但不太多,按说我们这个薪资水平在行业内也还不错了。”
“现在跟前几年招聘会上学生挤破头投简历完全反过来了。”参加了几次招聘会后,一家潍坊研发汽车系统的公司工作人员倍感失落,因为每次他都得自己往展位上拉人。“现在的毕业生找工作特别挑剔,非常关心福利、假期、薪酬,但一听说要下车间就都打退堂鼓,感觉对这个职业的性质不了解,要干工程师,就必须要从基层实践开始的啊。”
12月1日下午,在一所大学的礼堂内,一家制造企业的招聘宣讲会正在举行,只是稀稀拉拉的参会学生让企业和学校工作人员都有些不解。
山东交通学院的招聘会,招聘者一脸期待,求职者却显得犹犹豫豫。
国企来校招聘,应聘学生却不多
对山东交通学院轨道交通学院的老师来说,今年学生的就业也让他们有些着急,今年是第二届毕业生,共有187个学生,照去年的情况,这个时候学生该签约的差不多都签约了,但今年学生签约率却只有一半左右,“不愁学生没单位要,愁的是有单位要,但学生不怎么着急。”一位学院负责人介绍,在9月份的时候,有一家铁路建设方面的国企到学校招聘学生,专门打电话希望老师发动学生去应聘,但前去应聘的学生还是不太多。
一方面不少学生一直在等待考公、考研、考事业编,还有一部分学生在等待和观望。”这位负责人介绍,不少学生的心态是没有理想的单位就再等等看。”
对山东交通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的应届毕业生小高来说,自从这个学期开学以来,参加的招聘会不下五六场了,在周边的高校,只要有招聘会,他都会去参加一下。在11月17日本校的招聘会上,小高转了一圈,拿了几张招聘简章,却并没有投简历的打算。“其实参加招聘会也不抱着一定能找到工作的期待,主要是多看看了解一下。”小高介绍,其实他已经拒了几个企业的offer了,手头上还有两个,但他还打算再看一下,看了这么多,慢慢就有更明确的就业目标了,不太想下工程单位,还是想找个电气工程师或硬件研发方面的工作。”小高说。
没有经济压力,缺乏就业动力
山东交通学院轨道交通学院负责人介绍,从这个学期开始,学院上下鼓励学生们积极就业的发动会已经开了不止一次,“从各个方面增强学生就业的意识和观念。”
“大学生慢就业差不多是从2014年、2015年左右才开始呈现出来的现象。”有的是选择参加各种考试,有的是为了特定的目标在努力,还有不少就是因为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十分迷茫,总之都不着急找工作。”齐鲁工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泽东从事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工作已经11年,也见证了这几年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化,“与当年‘80后’的大学生不一样,现在的大学生既没有很迫切的经济压力,在没有心仪的单位时,也缺乏就业的动力。”
“对于大学生们来说,现在的某种程度上是就业不难择业难。”刘泽东介绍,在齐鲁工业大学,如今从大一开始就有了就业和生涯教育的选修课,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因为“‘慢就业’表面上看来与学生家庭经济的好转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关系。但更深层次反应出来的是如今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缺失。”刘泽东介绍,从初高中阶段起,学生们就缺乏对职业生涯的了解,到了大学选择专业也有些迷茫,这种现象一直映射到了大学毕业就业的现状上。“有些学生是因为有更明确的目标在尝试,还有不少学生是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而彷徨。”
“95后”大学生“慢就业”的理性与无奈
毕业季,和忙于投简历、面试的毕业生不同,有这样一群“待机族”,毕业之后,他们给自己几个月到一年不等的时间,选择游学、做义工、实习,或者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
这样的做法被称为“慢就业”。记者采访发现,当“90后”甚至是“95后”高校毕业生成为求职季的主力军时,这样的“慢就业”概念正在逐渐被接受和实践,“慢就业”成为一种新的“冷思考”。然而,在部分被动“慢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中,对自身职业定位有偏差、所学专业与职场需求不匹配、被网络虚假信息蒙蔽而做出错误求职选择等多重隐忧也不容忽视。
毕业人数今年增30万:找工作不难,难的是找到好工作
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2017届毕业生黄晓倩花了3个月最终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回忆起自己的求职经历,黄晓倩说:“刚毕业的‘求职黄金季’竞争很激烈,对好的职位大家都蜂拥而上。”
“对于毕业生来说,找到一份工作并不算难,难的是找到好工作。”黄晓倩说。最终,她选择回到家乡成都就业,也是因为考虑到北京生存压力大,就业压力大,家乡成都最近几年发展很不错,对于年轻人来说很有吸引力。
像黄晓倩这样的重点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激烈的职场竞争已经不足为奇。据教育部数据预估,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有795万人毕业,比去年增加约30万人。我国已连续三年实现毕业生、就业创业人数“双增长”。
投入职场的毕业生不但面临申请职位时的竞争,毕业之后选择创业的毕业生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和风险。由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3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的今天有46.2%继续自主创业,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有46.8%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三年内有超过一半创业者退出,对于毕业生来说,创业的风险也不容小视。
面对如此竞争,有一群人则“逆流而上”,他们选择不就业也不求学,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暂时处于“待机”状态。一项针对2016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处于“未就业”状态的本科毕业生中,有1.6%选择“不求学不求职”,处于“未就业”状态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也有3.1%选择成为“待机族”。
拒绝“啃老”“颓废”:“慢就业”折射多样化就业心态
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慢就业”正在年轻人中成为一种趋势。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是社会发展、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部分家庭的父母选择不给孩子施加就业压力,社会上“毕业马上就业”的观念也在逐渐改变。这给“慢就业”提供了土壤。
西安文理学院教授魏奇也是一名“90后”大学生的家长。他认为,“慢就业”不等同于“啃老”“颓废”,而是表达了现在年轻人更加理性选择职业、渴望全面了解社会的意愿。“年轻一代毕业生中的不少人已经不再把毕业挣钱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他们的眼光更加长远,选择利用毕业后的几个月到一年广泛地接触社会。他们对社会的思考和人生的规划都更加清晰。”魏奇说。
浙江理工大学讲师闫肃告诉记者,年轻人之所以给社会造成“慢就业”的印象,是因为很多在老一辈人眼里算不上“正式”的工作,事实上却为年轻人就业提供了新渠道。开淘宝店铺、做代购、当主播……这样没有固定收入的职位,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这些工作能够让一些学生自食其力,但是给人造成的主观印象就是学生没有就业。
“创业大潮兴起,很多学生从读书时就开始凭借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在网络上开展个人业务、接单子,比如商业插画师、私人摄影师等非常独立又自由的职业,一些学生能够以此为生,所以毕业后并不急于去找一份固定的工作。”闫肃说,“自由职业的特征非常符合一些‘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主观爱好,自由,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办公地点,灵活性非常高。”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磊表示,“慢就业”大多适用于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他们没有什么家庭负担,希望能够尝试更多可能性,拥有更丰富的阅历。但是王磊也表示,“慢就业”不宜时间过长。未经选择地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可能为自己的简历带来“反效果”。
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永生说,自己所教的学生中间,这种“慢就业”的趋势正在扩大。“影响就业决策的因素中,薪酬水平、发展机会、个人追求、职业规划对于现在的毕业生来说同等重要,需要谨慎思考和判断。社会环境能够包容部分学生‘不着急上班’的行为,是社会进步和包容度提高的表现。”
王志芳几年前创建了自己的创业公司“暖物志”。总结自己的职业经历,她也认为“慢就业”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国外学生毕业之后都会有‘间隔年’的习惯,花时间旅游、投入社区工作、实习,也是明确自己未来方向的过程。”
“我曾在大公司工作多年,又出来创业,这段经历让我感觉,大学生活与社会生活其实差距很大,职场生活和自己的预期也有巨大反差。这个时候没有一个‘缓冲期’去认真思考与分析自己的职业规划,就会带来职业发展不符合预期的‘落差感’。”王志芳说,“在学校时,其实很多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当年的决定完全是‘随大流’的选择。如果从一开始有几个月时间思考,我认为会更好。”
定位偏差、专业脱节、上当受骗:被动“慢就业”存多重隐忧
记者采访发现,高校毕业生选择“慢就业”的原因多种多样。除了希望自己能有至少数个月时间充实自己、规划未来之外,还有部分毕业生由于计划在未来参加公务员考试、出国读书而暂缓就业。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部分毕业生的“慢就业”行为则是“不得已而为之”。
今年,闫肃参与了学校部分大学生就业和档案派遣工作,他发现,有人暂缓就业或者选择不就业,是因为参加公务员考试或出国深造的需要。“但是也有不少同学无法就业,是因为对就业困难预判不足,或对自身职业定位有偏差造成的。”
造成部分学生暂缓就业的还有专业之间的“冷热不均”。《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就全国总体而言,以本科毕业生为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广受招聘市场欢迎的专业,而音乐表演、美术学等专业则同样连续三年成为“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红牌专业”。
“‘慢就业’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的问题是,有些专业设置和如今的职场需求不匹配,许多专业设置陈旧,不利于毕业生的长期发展。”魏奇说,“除了社会对‘慢就业’需要更多宽容,许多学校应该及时评估专业、更新教学内容、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和能力塑造,减少被动的‘慢就业’发生。”
还有部分高校毕业生因为被网络虚假信息蒙蔽、做出错误求职选择而被迫“慢就业”。记者采访发现,国内招聘市场乱象丛生,有部分学生反映,大量的诈骗公司在网站、手机应用软件上招聘应届毕业生。大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马上得到工作的心情急迫,非常容易因为上当受骗而延缓就业进程。
“慢就业”的隐忧不仅仅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长期的“慢就业”还可能养成求职惰性。生活在浙江的吴悠称自己是最早的一批“90后”,在她眼里,“慢就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我毕业的时候已经开始出现这种现象。”吴悠说,“但是不着急就业不应该等同于不就业。”
“如今身边发展得比较好的同学,多数不是选择毕业就‘待定’的同学,而是那些在毕业前已经做好规划,并且立刻付诸行动的人。”吴悠说,“未来的道路一定是在实践中走出来的。”
(综合新华网、齐鲁壹点消息)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娜
12月4日上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五起典型案件,旨在加强对未成年人权益的司法保护,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案例三:被告人南明荣、程桂云、徐广华、张颂华、周红梅拐卖儿童、收买被拐卖的儿童案 [详细]
12月2日18时15分,济南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发布黄色预警,并于当天20时启动Ⅲ级响应。3日12时,济南市空气质量指数(AQI)从中度污染变成重度污染,出现了此前预期AQI超过200的情况,这一时段的济南陷入灰蒙蒙的天色中。[详细]
济泺路穿黄隧道近日开工后,计划在2021年10月通车。济泺路穿黄隧道工地,施工总承包方中铁十四局集团现场展示了穿黄隧道施工将用到的大盾构机模型。建设地下连续墙需先进行导墙施工,据介绍,这里始发井开挖的基坑将是黄河干流两岸最深的基坑,地下连续墙埋深60米。[详细]
在青岛即墨移风店镇,有个因暖宝宝而出名的村,这个村就是七级东南村。为了按时完成这笔订单,车间里的50多名工人每天都加班加点地生产暖宝宝,一天10个小时忙下来,能生产30多万片,全部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详细]
12月4日,记者从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小清河复航工程目前已完成立项和初步设计审批,正在开展施工图设计,计划明年开工建设。 [详细]
济泺路穿黄隧道开工后,计划在本月开工的济南凤凰路北延工程和济南齐鲁大道北延工程也有了新进展。项目同样分为两个标段施工,一标段长3671.89米,从起点到跨黄河大桥南岸,包括跨线桥(济广高速公路跨线桥)1座,桥长约1公里。[详细]
百度新闻是一款致力于热门资讯头条、语音阅读播报的APP。专业权威的百度搜索技术,您可以在这里随意搜索各种新闻、资讯、百科。研发个性化算法,让您在有限时间里,读到最想看、最需要的新闻资讯。语音技术实现情感语音播报新闻,让您在开车、健身等,需要解放双眼双手场合,也能尽情收听新闻资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