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晓亮
近日,《半月谈》刊文,《准一线城市方阵正在形成,“上位”靠什么》,文中披露杭州、苏州、武汉、成都、重庆、天津正在瞄准“准一线城市”发力。对比产生联想——我省的济南、青岛作为各自区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否也具备了准一线的条件?将来拿什么上位?
“准一线城市”标准是什么?GDP过万亿是重要特征
一二三线城市的划分在最近10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变化,“准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强”“二线弱”等概念层出不穷。一些区位优势明显、创新能力强、人才资金流动活跃、绿色宜居的二线大城市崭露头角,直追中国城市第一方阵。
所谓“准一线城市”,并不是一个科学或者说有明确内涵限定的概念。它是一个通俗的说法,更多地见诸媒体与社会评论之中,泛指近年来风头正劲的杭州、天津、南京、武汉、苏州、成都等城市。它们的特征是GDP过万亿甚至接近2万亿元,人口将近千万甚至超过千万,并且城市的行政级别较高。
在中国城市发展竞争力的研究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连续10多年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评价体系也从单一的经济竞争力扩展为宜居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介绍,二线城市出现分野。
社会上经常出现“一二三四线城市”的提法,这个“线”有没有比较明确的共识?倪鹏飞说,过去主要是通过行政级别、城市人口和GDP规模划分的。大概在世纪之交时,一些房地产等企业选择城市投资时,提出了市场化的分级问题。“一二三四线”分级问题并没有最早的文献来源和令人信服的标准。目前,大家大致认同二线城市是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以及个别经济发达的东部城市;三线城市是除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外的省会城市,若干经济发达的东部城市。
济青在什么水平线上?青岛已接近、济南奋起直追
今年6月份,中国社科院发布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7》,2016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深圳、香港、上海、台北、广州、天津、北京、澳门、苏州和武汉。除去港澳台,内地城市除了北上广深外,天津、苏州、武汉也位列前10。倪鹏飞说,天津、苏州、武汉三个城市位列前10,充分说明在综合经济实力方面,已经具备了一线城市的水平。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与北上广深相比,津苏汉都有或多或少的现实差距,因此还称不上是完全的一线城市。
倪鹏飞说,除津苏汉外,还有一些城市可归为准一线城市。东部地区,长三角作为中国最发达也最有活力的经济区,其核心城市如杭州、南京、宁波等已经具备准一线城市的条件。京津冀地区则主要是天津有跻身准一线的资格。
对比“准一线城市”的特征,我省哪些城市还能发力跻身准一线?济南、青岛在什么水平线上?
我们查阅资料发现:今年青岛已跻身“万亿俱乐部”,对山东省来说也是一个重大喜讯。今年年初,青岛官方宣布,2016年GDP10011.29亿元,成为中国第12个GDP总量跨越万亿元的城市。中国北方之前进入“万亿俱乐部”的只有北京和天津这两个直辖市,青岛此次追随京津晋身“万亿俱乐部”,是北方城市中的第三个。倪鹏飞也提到,青岛、大连等城市也具备了准一线城市的条件。
济南在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36.12亿元,距离GDP过万亿的标准线还差了不少。
资料显示,已经进入万亿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四个直辖市;成都、武汉、广州、南京、杭州等五个省会城市,另外两个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城市深圳,和长三角的苏州。
建国家中心城市济青两地都要发力
根据山东发布的最新城市群战略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济南、青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设立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分别由济南与青岛带领发展。
在半岛城市群规划中,特别强调了“济南雄起”的规划部署:除了设立全新“济南都市圈”,为省会配足帮手外,特别提出要增强济南辐射带动力,强化高端要素集聚能力,培育“济南设计”“济南智造”“济南服务”品牌,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提高核心竞争力。
反观青岛,城市定位是山东省的经济“龙头”城市,蓝色半岛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以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青岛、潍坊和烟台的莱阳市、海阳市构成,未来将面向全球,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都市圈,东北亚地区国家合作枢纽之一,中国海洋产业创新基地,全省发展的核心引擎。
规划中特别提到了助力济南、青岛迈向特大城市,支持两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并为各自带领的都市圈划定了人口总量范围。提升城市吸引力,实现人口、人才聚集才是发展的王道。
青岛具备了一定条件,济南尚需赶超发展,统观来看山东并没有冲击准一线城市的绝对实力,缺乏“冒尖”的城市,是一个现实问题。在2016年中国城市GDP前10名、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前十名和中国城市人口净流入前十名“三个TOP10”上,山东却无一上榜。山东省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曾在今年年初表示,“这说明,山东经济实力雄厚,但群山无峰,缺少一个带动力强的核心城市。”
从区位上看,济南北面是京津冀城市群,南面则面临着南京、合肥这些城市的强劲压力,西面的郑州不久前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是个很大的刺激,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还包纳了山东两个市。“山东没有形成‘峰’,中间就会形成塌陷。”王文涛说。
王文涛分析说,资源向大城市集中是区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先集聚再产生辐射带动作用。未来各省间的竞争,就是城市群的竞争,或者说是核心城市的竞争。“核心城市是集聚起来的,我们不集聚,就会被别的城市集聚;机遇是抢抓出来的,我们不去抢,别的城市就会去抢。”因此,他建议举全省之力推进“省会战略”,对山东的发展,对解决山东“群山无峰”的现状来讲至关重要。
想做准一线城市 做好这8个方面
人们常说“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一座城市的好与不好,每个人都可能有其主观判断。在通往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现代化的城市文明可谓是题中应有之义。一座准一线大城市,应该是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
倪鹏飞说,择良城终老,“良城”可以体现在8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以人为本是城市发展价值的出发点和落脚地。一些“空城”“鬼城”就是扭曲了这一根本价值的反面典型。在理想的宜居城市里,市民身体健康、精神愉悦、生活幸福、文明和谐;自然环境、基础设施、政府服务、私人服务的均衡化能确保大多数居民便捷、舒适的享用。
二是创业至上的宜商城市。表现为企业的良好发展、广阔的市场需求以及优越的创业营商环境。
三是创新驱动的知识城市。只有创新才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主要表现在知识经济发达,知识产业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
四是公平包容的和谐城市。以公平的社会制度和包容的社会精神为保障,顺畅有序运转的城市,各种社会矛盾冲突都能通过合理的机制加以解决,所有人的利益都得到了尊重和体现。
五是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过程被作为自然循环过程之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生态环境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融为一体。
六是多元一本的文化城市。文化是城市魅力的标志。在自由开放的社会文化吸引下,世界各地的人们来此工作、生活,为城市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城市文化画卷绚烂多彩。
七是城乡一体的全域城市。中心城区与小城镇、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各方面共同发展,城乡居民在田园般优美的环境中享受着现代城市的优质公共服务和便利基础设施,城乡完美融合。
八是开放便捷的信息城市。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让城市更加“智慧”,也能汇集公众智慧,推动城市管理和服务的不断创新。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晓亮
近日,我省出台关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意见。有关部门要按规定程序适时将新增公共服务需求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并加强管理,逐步扩大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详细]
依托大数据平台,不同的激光切割设备能做到生产能力自动调配,从而实现每台设备饱和切割、加工、清洗……这是记者11月7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工业博览会现场看到的一幕。250平米的山东主题形象展区全方位展现我省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提升的...[详细]
记者7日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今年以来山东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支持机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民航机场服务能力,预计到2020年全省民用运输机场将达到12个。据山东省财政厅介绍,今年山东省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3.37亿元,用于机场站坪工程、综合管网改造等13个...[详细]
离采暖季开始还有一周,我省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7个城市的许多村庄,燃气壁挂炉已经点着了火,电暖设备配备到位。”芦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明光告诉记者,今年修广青路时,天然气管网才通过来,没想到这么快就用上了。[详细]
近日,我省印发《山东省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工作方案》,全面启动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工作。方案明确了实现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的时间表、路线图,确定到2020年全面实现“一调剂、五统一”的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详细]
今年以来,山东省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尤其是下半年,全省各地调控政策频出。作为首套房的购房者,王义强年初打算买房时,有些银行还能提供9.5折的优惠利率。“从往年的情况来看,一般到了年底,房贷额度都会出现收紧的趋势,但今年叠加了楼市调控的政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