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探索扶贫新路径 "互联网+"成精准扶贫利器

2017-11-08 15:15:00 来源: 日照日报 作者:

  11月3日,由山东省日照市扶贫办研发的手机版“日照志愿扶贫信息平台”,即“日照志愿扶贫”微信服务号正式启用。此举标志着该微信号与电脑版“日照志愿扶贫信息平台”以及“日照志愿扶贫”微信群三大媒介实现了数据实时共享。

  利用“互联网+”科技力量,引导政府和社会力量向扶贫领域聚集,让群众贫困需求精准表达,让志愿者爱心精准安放,饱含深情、殚精竭虑地探索扶贫新路径,日照打磨出了自己的精准“利器”。

  顶层引领,让帮扶力量“订单”对接

  10月底的一天,日照卓越英语学校校长、金海岸小学家委会主任宋良方找到市扶贫办工作人员,想寻找几个家庭贫困的孩子进行帮扶。

  市扶贫办推介了“日照志愿扶贫”微信服务号后,宋良方一看,信息里包括孩子的住址、年龄、学校、家庭收入、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等,这些信息都是驻村第一书记或帮扶责任人采集而来,经乡镇扶贫办审核和上传,最终由各区县扶贫办发布的。

  10月30日,宋良方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从信息平台上挑选了40条助学扶贫信息,发到了金海岸小学家委会的微信群里。没想到,群里一下“炸了锅”,两个半小时,40条助学扶贫信息全部被认领,有些家长没“抢到”,最后不得不又从平台上追加了3条。

  当“互联网+”遇上精准扶贫,就像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其互补优势和锦上添花效应得到了最佳凸显。

  解决扶贫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做好志愿扶贫的首要任务。如何把贫困家庭的需求精准收集起来,让社会爱心人士的帮扶“订单式”对接,市扶贫办在做了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构建手机版和电脑版“志愿扶贫信息平台”。

  该平台随时发布包括助学扶贫、疾病救治、助残扶贫、就业扶贫、技能培训、产业扶贫、“微心愿”及其他基本救助等八大项脱贫需求信息,以及社会志愿者帮扶供给信息。值得一提的是,在平台上认领完某条脱贫需求后,该信息就会被自动标注为“已认领”,避免重复帮扶。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引领全市爱心行动向有序、精准、纵深方向发展,实现供需信息的完美对接。”市委副秘书长、市扶贫办主任谢飚说。

  裂变传播,为精准扶贫“点燃”引擎

  一脚踏入被称为“爱心集散地,扶贫综合体”的五莲县扶贫志愿者服务基地,心底的赞叹油然而生。谁曾想,这样一座气势宏伟的综合体,最初是从一个微信公众号一步步演变而来。

  “三年前,志愿者杨伟梅利用业余时间创办了‘五莲乡村游’微信平台,在宣传美丽乡村的同时,一些生活贫困的群众也进入了大家的镜头,于是借助微信的强大推送能力,为老乡们推销农产品,就成了我们的业余工作。”10月31日,五莲县扶贫志愿者服务基地里,该县扶贫志愿者协会会长汤增文这样介绍。

  用众筹方式帮村民老马卖了4万多元的梨;用义卖方式让林大娘家滞销的蜜桃一抢而空;用微信捐款方式帮助12岁少年和其病重的奶奶募集5万多元救助款,就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微信平台上,一批甘当“扶贫小二”的志愿者在默默聚集。

  在政府扶贫攻坚的号召下,今年3月,五莲县扶贫志愿者协会成立,在县文明办、扶贫办、民政局、商务局、残联等部门的支持下,眼前的五莲县扶贫志愿者服务基地拔地而起。该基地融合了包括接收社会求助信息、爱心捐赠、帮助贫困户销售产品、积善超市、电商扶贫等五个功能,为志愿者、爱心人士及贫困群众搭建起了一座“扶贫直通桥”。目前,该基地已汇聚了103家志愿组织和9000余名扶贫志愿者,志愿力量正在这里蓬勃积蓄。

  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变“开发式”扶贫为“参与式”扶贫,在政府强有力的引导下,“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裂变式传播,为精准扶贫点燃“导航”的引擎。

  10月31日,东港区后村镇石林子村,73岁的费云增将一新一旧两辆自行车摆到了记者面前。“要是没有网络,没有好心企业捐助,我孙子的自行车还不知道啥时才能买上。”费云增说着,眼角泛起泪光。

  费云增唯一的孙子费海滨,今年10岁,因为父母双双患病,小海滨只得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两年前看到小伙伴们都骑着自行车欢快玩耍,自知家庭困难的小海滨便将几辆废弃的成人自行车拆解,重新组装自制了一辆,开心地骑着在村里转悠。

  这一切,村党支部书记牟宗进看在眼里,前不久他把海滨的小心愿填到了“日照志愿扶贫信息平台”上。很快,日照兴业集团董事长丁杰看到了该平台上发布的脱贫需求,特批专用资金,认领了包括小海滨心愿在内的44个“微心愿”。

  通过市扶贫办“出点子”,兴业集团“联姻”市心连心公益协会成立了志愿扶贫联合服务队,由企业“出钱”,公益组织“出力”,重点对接“日照志愿扶贫信息平台”发布的志愿扶贫活动,开启了全市“企业+公益组织”扶贫的新模式。

  目前,全市已有192家志愿服务组织、3.4万名志愿者参与志愿扶贫,累计帮扶资金1273.5万元、物资12.1万余件,帮扶贫困群众13635户,社会志愿扶贫已经成为日照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有生力量。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推荐阅读
  • 山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应买尽买”

    2.jpg

    近日,我省出台关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意见。有关部门要按规定程序适时将新增公共服务需求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并加强管理,逐步扩大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详细]

    11-08 07-11大众日报
  • 山东机器人争气!工博会上与“歪果仁”竞技不丢人

    3.jpg

    依托大数据平台,不同的激光切割设备能做到生产能力自动调配,从而实现每台设备饱和切割、加工、清洗……这是记者11月7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工业博览会现场看到的一幕。250平米的山东主题形象展区全方位展现我省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提升的...[详细]

    11-08 07-11新锐大众
  • 重点投入!2020年山东民用运输机场将达到12个

    1.jpg

    记者7日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今年以来山东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支持机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民航机场服务能力,预计到2020年全省民用运输机场将达到12个。据山东省财政厅介绍,今年山东省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3.37亿元,用于机场站坪工程、综合管网改造等13个...[详细]

    11-08 07-11新华社
  • 山东提前完成今年气代煤电代煤改造

    4.jpg

    离采暖季开始还有一周,我省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7个城市的许多村庄,燃气壁挂炉已经点着了火,电暖设备配备到位。”芦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明光告诉记者,今年修广青路时,天然气管网才通过来,没想到这么快就用上了。[详细]

    11-08 14-11大众日报
  • 打造"三生共融"样板区 探访威海市高端产业园区·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

    进驻园区,企业可从征地建厂、厂房定制、拎包入住三种模式中任选其一,近距离享受国家级平台的科技服务支撑,不出园区就能进行产品检测;与企业入驻园区急切的心情类似,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也不断提速。[详细]

    11-08 15-11威海新闻网
  • 山东提前完成今年“气代煤、电代煤”改造

    离采暖季开始还有一周山东省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7个城市的许多村庄,燃气壁挂炉已经点着了火,电暖设备配备到位。”  芦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明光告诉记者,今年修广青路时,天然气管网才通过来,没想到这么快就用上了。[详细]

    11-08 15-11大众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