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中国山东网青岛11月1日讯 (记者 刘淑红) 今年以来,青岛市推行就业困难人员“精准帮扶”模式,通过实施更具针对性的帮扶举措,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多渠道稳定就业。1-9月份,全市认定就业困难人员19704人,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就业17047人,就业率88.15%,完成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5万人目标任务的113.6%。认定零就业家庭278户,全部实现动态脱零。
三类政策激发就业热情
鼓励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对从事灵活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的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截止9月底,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3765人,占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数的22.1%。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对各类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用人单位吸纳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企业性质的社会保险补贴标准816.04元每人每月,个体工商户社会保险补贴标准639.28元每人每月,岗位补贴标准每人每月200元。前三个季度,我市共发放用人单位吸纳社会保险补贴1.8亿元,就业困难人员实现正规就业13192人,占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数的77.4%。
近年来,我市全面实施大众创业工程,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在全国率先构建起城乡一体创业就业政策体系,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同城同待遇。将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补贴标准提高到最高3万元,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提高到45万元,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最高300万元。
为提高就业困难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增强市场竞争力,我市鼓励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每年参加一次政府补贴的就业技能培训,对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精准服务提升就业品质
深入实施“ABCDE”分类精准帮扶。根据就业困难人员的不同状况,开展有针对性就业服务:对就业要求迫切的A类人员,及时提供适合的就业岗位信息,并对个人的应聘结果进行跟踪、回访;对就业要求不迫切或对岗位有挑剔的B类人员,除提供岗位信息外,侧重指导个人选择合适的技能培训专业,组织培训报名;对有创业意向的C类人员,重点给予创业项目推介、创业登记指导和小额贷款政策宣传等服务,帮扶个人创业;对因家庭、个人原因暂时无法实现全日制就业的D类人员,有针对性提供灵活就业等方面政策扶持,指导从事灵活就业,对符合条件的协助申领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对暂无就业要求的E类人员,暂不作为就业服务对象,待本人重新有就业要求后,再提供相应的就业服务。
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活动。对全市就业困难人员深入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温暖,落实各项就业援助措施,扩大政策扶持效应。援助期间,新认定就业困难人员1821人,通过各种渠道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67人;开发适合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岗位5611个,为家庭生活困难的失业人员送岗4851个次;认定并帮扶零就业家庭9户;举办各类失业人员招聘会120场;发放政策明白纸28400余份;春节前夕走访916名就业困难人员,赠送价值75万元的慰问金和慰问品。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11月1日,对地观测系统山东数据与应用中心(以下简称“高分山东中心”)揭牌仪式在济南大学举行。顾名思义,高分系统就是利用空天设备,对地面进行高分辨率观测,其成果可以应用于国防和经济建设。 [详细]
记者近日从山东省老龄办获悉,山东全省有72560个村(居)已成立和老龄工作委员会,覆盖率超过90%。[详细]
1日上午,第22届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在青岛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副省长于国安出席“中外渔业对话会”并巡馆,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凡利陪同巡馆。[详细]
11月1日上午,以“旅游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17青岛旅游惠民月启动仪式在城阳区毛公山景区隆重举行。在启动仪式上,市旅发委向相关旅游企业进行了“城乡互动游惠民车”、“旅游爱心巴士”授旗。[详细]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山东在全国首创的“建设创业大学加快创新人才培养”作为22项地方典型经验之一,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详细]
记者从山东省检验检疫局了解到,山东青岛机场检验检疫局日前对一批进口婴幼儿服装进行检验过程中,再次检出甲醛超标等不合格问题。据统计,今年以来,山东检验检疫局共检验进口儿童服装43批、28.23万美元,经检验不合格16批,其中10批因无中文标识进行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