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10月28日上午,在平度市召开的“中国二十四节气与养生美食高峰论坛”闭幕会上,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党委副书记杨仲怡,向平度市授予“中国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平度研究基地”牌,平度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于敬军接牌。
据悉,这是在全国确立的首个中国二十四节气研究基地。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最重要历法,影响人民生产生活数千年,它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尤其在平度,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民俗谚语比比皆是,冬至疙瘩夏至面,寒露过,出红薯。而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食俗文化,更展现出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基因,凝结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据中国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秘书长、文化部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中心主任孙冬宁介绍,平度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中国二十四节气与养生美食高峰论坛之所以选在平度,因为在西汉,这里曾有一位名为徐万且的科学家,他参与编著了古代天文历法《太初历》。
《太初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也是我国历法史上一次重要改革,它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推算出135个月有23次交食的周期。《太初历》制成后,一直实施到东汉章帝元和二年,长达189年之久。
数千百年前,平度市老百姓运用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事活动的经验十分丰富,也表明了农人们对二十四节气这一天文气象历法的依赖关系。平度市古老的农耕文明,印证了平度是节气起源地之一的猜想。
2016年的11月30日,代表中国农耕文明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让人喜悦之余,也带来感慨与思考。
喜悦的是,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性符号,二十四节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与高度重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走向世界,对促进人类文明多样性发展有重要意义;令人感慨的是,这个2000多年来在中国妇孺皆知且广泛运用的知识体系,如今却面临着“失传”的威胁,乃至要列入“遗产”进行传承和保护。
为加强“非遗”传承和创新,让“非遗”走进现实生活,平度市以平度的气候、物候为蓝本,通过对《徐万且与二十四节气》的研究,对中国二十四节气这一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具有平度特色的诠释和解读,挖掘深蕴在这一文化遗产中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让农耕社会的智慧之光重新闪耀其穿越历史的不朽价值。
由平度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负责编撰的《食在平度》一书,是平度首部融美食、烹饪、历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美食图书。
同时,在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徐万且与“二十四节气”考略》,该书是一部详细介绍平度天文历法专家徐万且与二十四节气渊源及二十四节气与科学饮食养生的书籍。
(记者 刘岱 通讯员 宗绪昌 孙京信)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30日,全省老旧住宅整治改造工作视频会议在济南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5年下半年全省开展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改造以来,到9月底各地各有关单位累计投入近60亿元,已经完成改造项目2049个、7775万平方米,惠及群众95.5万户,目前已超过100万户,群众满意度达到...[详细]
为方便广大旅客出行,11月1日起,济南长途汽车总站南区开始全面执行冬季发车时间,调整部分流水班车的发车频率及首班车、末班车的发车时间。旅客可使用银行卡、微信、支付宝方式到站进行自助购票,也可关注总站南区官方微信微信qczznq,足不出户,通过手机可在家购票...[详细]
作为青岛区域发展版图上的一个焦点和全国县域百强矩阵的“主力军”,即墨,这座历经千余年洗礼的古城,被赋予了崭新的角色和使命。张军说,撤市设区后,即墨原有的重点功能区、重点园区面临提升产业层级、提升环境和形象、提升竞争力的问题。[详细]
“BEST计划”是市人社局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重要举措,已连续举办四届,累计8000余人参与,众多大学生以此为起点成功创业。从政策层面、创业课程设计、培育创业思维能力以及项目路演技巧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如何有效开展创业教育,建立优秀的创业师资队伍,解...[详细]
自11月1日起,公交504路、旅游5路(崂山客服中心—崂山北九水客服中心)、旅游6路(崂山仰口客服中心—崂山北九水客服中心)等三条线路将实行季节性停运。[详细]
为全面展示青岛文艺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青岛现对近3年来荣获省级以上(含省级)奖励的本土文艺精品项目进行评选奖励。本次评选奖励申报材料报送截止时间为2017年11月10日,有关报送材料要求可在电子邮箱swxcbwyc@126.com(密码:wycwyc)下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