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立体探访青岛新机场 "海星盘地"待揭面纱

2017-10-22 13:18:00 来源: 青岛晚报 作者: 马晓婷

  记者立体探访青岛新机场 海星盘地待揭面纱

  记者立体探访青岛新机场 海星盘地待揭面纱

  空中俯瞰青岛新机场全貌。

  从伦敦希斯罗到巴黎戴高乐,从芝加哥奥黑尔到东京羽田,在这些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港,年旅客吞吐量均已超过7000万人次,空港经济区更是前所未有的发达。每一天,起降的航班在运送旅客和货物的同时,也把这些城市深度链接在全球化的大潮中。

  机场,是一个城市的实力呈现。在青岛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的进程中,拥有一座与青岛相称,并且能够承载青岛未来发展的新机场,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更是几代人的梦想。干就干最好,争就争一流。青岛新机场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唯一获批建设的干线机场,并跻身国家五大综合交通枢纽重大建设示范工程。它将全面重塑交通格局,为国内民航业率先打造海陆相连、空地一体、便捷高效的“全通型”样本。最终呈现在世人面前的青岛新机场——胶东国际机场,运行等级将达到民航机场最高级别4F级,一期工程以2025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50万吨、飞机起降量30万架次的标准设计;远期以2045年为目标年,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终端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飞机起降45万架次的保障需求。将对标美国亚特兰大国际机场、英国伦敦希斯罗国际机场、新加坡樟宜机场等世界先进机场,将成为国家级关键交通节点、面向日韩地区的区域门户机场、环渤海地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机场。

  倾情筑梦,瞩目蓝天。这座承载城市梦想的新机场,正在建设者的努力下飞速变成现实。近日,记者深入新机场建设场地探访,航站区、飞行区的施工已经全面展开,每天驻场施工人员超过1200人,机械设备超过450台。使用无人机从空中俯视,可以清楚地看到,由航站楼和五指廊组成的“海星”形状,正在日益清晰地铺陈开来,青岛新机场将开启全新的时代航程。(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 马晓婷 摄影 宋新华 柳栋)

  伸指 地上地下齐头并进

  记者立体探访青岛新机场 海星盘地待揭面纱

  候机厅上方的钢结构顶棚透露着结构美学

  记者立体探访青岛新机场 海星盘地待揭面纱

  海星的两条“触手”外形初现

  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打造国际化城市,建设世界标准的新机场,青岛把目光投向了广袤的天空,也正在用全情的付出,铸就一个新的美好未来。根据五年攻坚计划,目前青岛新机场已经进入主体攻坚阶段。在新机场建设现场,记者见证了这一国家综合交通枢纽重大建设示范工程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同时通过地面及低、中、高空等多样视角,为这一工程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目前,新机场“海星”的五“指”初现,只待“手掌”成型。

  俯瞰:五条“触手”加快建设

  青岛新机场位于胶州市中心东北11公里,大沽河以西、东外环以东、胶济铁路和胶济客运专线之间,距青岛市中心约40公里。10月17日,记者来到了新机场的建设现场,第一印象就是“大”,远远望去看不到尽头。

  青岛新机场在全国首个采用集中式单体五指廊造型航站楼,一期呈“海星”状、总体“齐”字状为布局,既体现了地域特色,又传承了历史底蕴。记者站在A指廊和C指廊中间的位置,由于主体建筑大量采用了钢结构,施工现场不时传来浑厚的哐当声。A指廊和C指廊均已经与日后的航站楼实现连通,其中A指廊已经基本完成封顶和玻璃幕墙的安装。C指廊还未安装玻璃幕墙,系着安全带、头戴安全帽的工人在指廊顶部的钢架上作业。工人们忙碌着的剪影,成为整个建设场地上最灵动的点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东跑道已经开始道面水稳层铺设。

  当多旋翼无人机缓缓起飞,记者的视野渐渐广阔,新机场的“海星”造型跃然眼前。A指廊是所有指廊中建设进程最快的,从空中来看,五指“连心”即将实现。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新机场5个指廊的主体工程均已通过验收,指廊建设的主体结构施工全部结束,开始进入装修阶段。当多旋翼无人机从指廊顶部低空掠过时,钢铁的力量之美撼人心魄。

  成掌 海星盘地待揭面纱

  记者立体探访青岛新机场 海星盘地待揭面纱

  记者立体探访青岛新机场 海星盘地待揭面纱

  高铁与机场接驳位置,大型吊车忙个不停。

  记者立体探访青岛新机场 海星盘地待揭面纱

  工人们站在密密麻麻的钢结构网上忙碌着。

  记者立体探访青岛新机场 海星盘地待揭面纱

  大型吊车正在安装候机厅顶层结构。

  直击:每日千余建设者驻场

  戴上印有青岛机场标志“tao”字样的安全帽,记者跟随工作人员进入了航站楼的建设现场。新机场的安全质量管控非常严格,除了处处可见的警示标语,所有的楼梯都用钢管严严实实地围住。登上航站楼的三层,记者来到了C指廊与航站楼的连接处。地面上,摆放着很多要用在指廊顶部的连接球,工人正在操作叉车运输钢管。抬头看,顶部的钢铁机构呈现优美的弧度,复杂的钢结构呈现出律动之美。进行完一个点的作业,工人们习以为常地从最顶层的钢管上走过,他们是真正的“空中行者”。

  据悉,目前新机场航站区、飞行区的施工已经全面展开,每天驻场施工人员超过1200人,机械设备超过450台。航站楼内,上百名工人正在进行高地铁影响区的施工工作。他们当中,大量的工人都在手拿焊接面罩进行焊接作业。焊接的火花飞溅,新机场建设的每一步,都留下了工人们的心血和汗水。

  日后,旅客将从指廊登上飞机。指廊从航站楼伸向停机坪,总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通过国内首创的“海星”设计,航站楼大厅与五个指廊融为一体,记者站在航站楼大厅的中间位置,发现到达任一指廊都很便捷。“海星”设计,实现了大集中与单元式的合理平衡,成功解决了目前国内新建机场规模越来越大,却导致系统复杂、步行距离过长的问题。从安检口到任一登机口不超过600米,步行距离比国内外大部分同等机场都短,极大改善了出行体验。

  创新:全国首个零换乘中心

  青岛新机场对照国际标准大胆创新,将把高铁、城市轨道引入机场并在地下设站,全国首个集高铁地铁于一体的零换乘综合交通中心将在这里诞生。航站楼的南侧,就是这个零换乘综合交通中心的所在地。从这个角度看向航站楼,几十台塔吊规律地运转,整个工程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通过悬挂的牌子,记者了解到这里是高铁站房的11段和12段,这里还是高铁隧道的咽喉区。旁边,挖掘机和卡车的两位司机配合默契,在这个建设场地,云集了重型机械操作的好手。

  据悉,新机场工程按区块可分为航站区工程、飞行区工程、综合交通工程和配套工程等4个区块。现阶段,各区块工程全面按期推进。航站楼工程,历经地下桩基础施工、地下室施工和地上主体结构施工等阶段,目前正在推进上部钢结构吊装和内部结构施工,同步推进屋面、幕墙和装修工程。飞行区工程,场道和滑行道工程的地基处理和土方回填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推进道面主体结构施工。同步推进货运用房和下穿通道等分项工程。综合交通工程,高地铁站(GTC)主体结构已完成验收,正在推进内部结构和装修工程。配套工程,综合管廊主体工程已完成25%工程量;办公所需配套用房工程和市政配套工程已全部开工,压茬推进各分部分项工程。(马晓婷 宋新华 柳栋)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推荐阅读
  • 青岛工人3千根针里挑错仅用72秒 堪称最强大脑

    4.jpg

    10月19日至20日,2017年“即发杯”山东省纺织行业纬编工职业技能大赛暨全国选拨赛在即墨举行。”当来自即发集团的参赛选手杨帆完成换错针比赛后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呼。“换错针这一项目的超速度让杨帆的成绩超出了其他选手,为夺冠奠定了基础。[详细]

    10-22 07-10青岛日报
  • 以前出门靠摩托,现在村村通公交,山亭只用了5年

    3.jpg

    因经济欠发达以及特殊的地理条件,五年前,山亭人民想要出远门,基本要靠摩托和三轮车。一位家住山亭虎子口村上了年纪的老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坐车很不方便,现在出门就能坐车,“真是太好了”。[详细]

    10-22 08-10齐鲁壹点
  • 捷报!山东选手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摘金夺奖

    2.jpg

    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学生袁强获得工业控制项目金牌,山东城市服务技师学院学生曲笛获得烹饪(西餐)项目优胜奖。烹饪(西餐)项目是本次世赛参加人数最多的项目,共有来自中国、意大利、挪威、瑞典等43个国家的43位选手展开激烈争夺。[详细]

    10-21 09-10新锐大众
  • 南水北调东线启动今年调水 将向山东供水10亿立方米

    1.jpg

    记者从南水北调东线总公司获悉,作为第5个调水年度,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017至2018年度供水工作19日启动。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从江苏省扬州市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通过13级泵站逐级提水,利用京杭运河及其平行的河道输水,经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后到达山东。[详细]

    10-22 09-10中新网
  • 21个中德合作项目签约 为济南引资又招才引智

    21日,2017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大会进入第二天议程。会议现场,济南市投资促进局及高新区的有关领导分别对济南市、高新区的投资环境进行推介,现场的200余位国内外嘉宾进行了深入对接交流。[详细]

    10-22 13-10齐鲁晚报
  • 山东推进职业教育"双证书" 允许学生工学交替

    强化技术技能积累作用,加强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鼓励职业院校融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实施高水平职业院校系列建设工程,以办学模式改革创新为切入点,以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辐射能力为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详细]

    10-22 13-10齐鲁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