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推广“滴灌水肥”技术 一亩地省的水能用一年

2017-10-19 16:19:00 来源: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作者: 张 华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10月18日上午,莱西市怡禾家庭农场主王志涛忙着组织小麦播种。此前,他已在地上铺设了滴灌水肥一体化设施。

  铺设在地里的滴管

  “我们家庭农场改变了传统水肥运筹模式,推广小麦-玉米周年滴灌水肥一体化的新技术,1200亩地基本全部铺设了滴灌设施,节水、减肥、省人工,这是最大好处。”王志涛说。

  什么是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市农技推广站负责人李松坚说,这是一种很容易普及的技术,就像是在庄稼地上铺了一片滴灌网络,主要分为主管、支管、毛管,庄稼地里每隔100多米铺上一条支管,支管又分出一列列直接可以将水肥滴灌给庄稼的毛管。主管、支管和毛管是一种塑料材质的管道,主要铺在地上即可,毛管隔一段距离就有输出肥水的细孔,庄稼所需的水肥就从里面按量输出。农户将调配好水和高效肥的比例和用量灌入主管道,打开水阀后,水肥就通过支管、毛管滴灌到地里。

  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胡萝卜地。

  王志涛所说的节水主要是改变了粮食作物大水漫灌、畦灌、管灌等传统技术的弊端,可以做到比较定量和精准地灌溉。以小麦为例,一个生长季需要浇两到三遍水,以前浇一次水通常是40立方米,现在浇20立方米即可,节约了一半水,总的算下来,可以节水100多立方米。

  “有统计数字显示,每人每年的用水量大约为80立方米,从这些年我们推行滴灌技术的试验结果看,平均每亩节水均在100立方米以上,这意味着一亩地的节水量要高于一个人一年的用水量。这对于我们这座资源性缺水城市来说,有着积极的意义。”李松坚对此解释说。

  滴灌节水对于解决肥料污染土地的问题也有积极作用。“我们推行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后,小麦种植用的种肥非常少,至少节约肥料30%。这样既可以减少种植成本,而且对于土地保持健康非常有利。”王志涛捻起脚下的土,“农民的种植理念该换换了,多加肥料对土地的伤害无法估量!从这些年的试验看,这种技术还具有增产效果,基本保持在20%以上吧。”

  设在地头的较大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总控制中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种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投资成本非常低。“农户能够接受这样的价格,一亩地的投资也就100元,还可以实现塑料回收,基本也就是投入五六十元,差一点的塑料一年换一次,好的塑料可以三年一换……”莱西市农技推广站负责人介绍说,对于农场主来说,这种技术也有利于减少用工成本,“用传统方式浇一亩地的人工费大约是60元,而用这种滴灌技术,只要有人将水阀打开,然后离开就行,这种设备可以实现定时定量浇水,大大减少人工管理成本。”

  记者从市农委了解到,滴灌水肥一体化是节约灌溉用水、减少施肥量、提高水肥利用效率、节省劳动力、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一种成熟的局部灌水技术,是实现节水、减肥,绿色增产的有效技术途径。针对我市农业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生产实际,近年来,市农委大力开展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示范与推广,为全市绿色可持续农业发展作出新探索,积累新经验。据统计,目前全市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70万亩左右,占耕地面积的10%左右,并呈现出由高效设施向大田生产全面发展新趋势。

  相关链接:青岛分“三步走”推广水肥一体化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记者从青岛市农委获悉,近年来我市不断强化试验示范和技术集成研究,通过“三步走”的方式,探索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大田作物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青岛模式”。

  第一步:科技攻关

  整合农业教学科研机构、农技推广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等技术力量,着力开展关键技术协作攻关。已研究集成了设施蔬菜精准滴灌、大田蔬菜季节滴灌、小麦-玉米周年滴灌、花生膜下滴灌等多项创新技术模式,制定出管带铺设、滴水次数及时间、肥料配比、配套技术等技术操作规程,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实现了滴灌水源、首部(水泵及过滤器、施肥装置)装备的多样化和可移动化,不仅满足了大规模种植的新型经营主体技术需求,也适合以家庭为单位的小面积生产,为全面推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二步:示范推广

  市农委在各区市分区域、分作物建设了各具特色的新技术示范基础,以点带面示范推广。例如,去年我市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区率先开展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模化示范推广,在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中率先发展,共在平度、莱西、即墨、胶州四地建设了3处千亩以上、7处百亩以上的试验示范方,面积达5000多亩。

  第三步:产业融合

  我市农业生产区域大、面积广,节水滴灌技术发展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条,将带动一大批企业参与到输水输肥等新型农业装备更新换代、适合滴灌的水溶肥料等新型生产投入品的研制生产。在滴灌设备专业化设计安装、废旧材料回收利用等方面,也正在探索社会化服务新路子,必将加快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和农业产业再分工,吸引更多农民成为滴灌技术专业服务工人,推进粮食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有效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记者 张华)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推荐阅读
  • 2017年山东脱贫攻坚“光荣榜”出炉:处处怀诀窍,个个有妙招

    11.jpg

    今天,山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的35个先进集体和60名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扬。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可谓处处怀诀窍,个个有妙招: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探索出一条以农村集体经济为主体,兼顾各种利益群体的资产收益模式,被称为“池上集体资产管理样...[详细]

    10-19 10-10新锐大众
  • 山东数据分析师人才稀缺 年薪20万元难招来人

    11.jpg

    进入DT时代,各行业忙于大数据+、云+,伴随着风口而来的,是对大数据和AI等高端人才需求量的猛增。那么,作为大数据行业最基础岗位大数据分析师来说,在山东年薪高达20万,这在山东当地已经算是含金量比较高的职位了;平均33人抢一个岗位,为什么山东的企业还在感叹...[详细]

    10-19 07-10齐鲁晚报
  • 山东"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2020年高教入学率要超半

    11.jpg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要达98%,高等教育毛超过入学率也要超过50%……10月18日,山东省教育厅网站转发了省政府于近日印发的《山东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里,对我省到2020年时的教育普及水平做了如上描述。[详细]

    10-19 07-10齐鲁晚报
  • 煤价仨月涨了400多元,拿钱都买不到!采暖怎么办?

    11.jpg

    有公开报道显示,山东能源新矿集团1—8月份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08.46亿元,利润同比减亏增盈37.89亿元,创出近5年来最好水平。而煤炭直购直销的目的,既是减少煤炭资源在流通环节的滞留数量和滞留时间,减少中间商利用涨价预期推高煤价。[详细]

    10-19 15-10舜网
  • 【十九大时光】渤海革命老区滨州市惠民县的脱贫攻坚路

    10月上旬,“国家扶贫日”前夕,同样也是十九大召开前夕,齐鲁晚报记者来到渤海革命老区旧址——滨州市惠民县淄角镇,看这里的革命老区人民是如何用勤劳和智慧,一步步脱贫攻坚的。10月11日,记者来到白蜡之乡最优质的示范园——位于淄角镇的弘邦高标准苗木产业园,看这里...[详细]

    10-19 16-10齐鲁晚报
  • 【十九大时光】滩内筑建新村台,村民住进“航空母舰”

    73岁的竹林新村村民孙二秀高兴地说,她从没想过能住这么好的房子。“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建房、三年还账,好不容易还完账,又来一场大水……”滩区的村民垫台子、盖房子,却难逃因房致贫、因房返贫。[详细]

    10-19 16-10齐鲁晚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