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娜
东营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楼房簇新,11个村已实现搬迁安置,社区内基础设施完善。 本报记者 任小杰 摄
以前房台村的小巷很窄,只能通过一辆板车。本报记者 廖雯颖 摄
5400多公里长的黄河浩浩汤汤自西而来,到了东营垦利区最后一站,蜿蜒向东北120公里,终流入海。
为了解决黄河下游河道防凌防汛问题,四十年前,黄河南展区工程实施,所有村民统一迁至大堤旁逼仄狭长的房台上生活,三十多年来交通不便,闭塞落后,几成“孤岛”。如今,住在这里的董集镇杨庙社区百姓迎来了新一轮搬迁,住进了新型农村社区,并开始了从农民向工人和创业者的转变。
齐鲁晚报记者 廖雯颖
三年筑台三年盖房 一处房台挤了11个村
作为东营垦利区境内唯一的自然河流,静静流淌的黄河滋养着这片土地。可在沿岸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历史里,狭窄的河道曾一度决堤成灾,母亲河温柔的怀抱中也有伤痛的记忆。
为了解决黄河下游自东营区麻湾至利津县王庄这段30公里长河道的防凌、防汛问题,上世纪70年代,黄河南展区工程兴建。全长38.65千米、总面积126平方千米的展区内,原先散居的村庄统一迁至临黄大堤旁的房台上,村民原有的宅基地则成为蓄凌蓄洪区。所谓房台,就是紧邻黄河大堤就地取土建成的盖房用的宅基地,高于行洪水位、低于黄河大堤。
站在董集镇杨庙社区临黄大堤上,十月的秋风刮到人脸上已有凛凛寒意,杨树叶子在风里哗啦啦地响。这段黄河自南向北流,从大堤向西望去约500米就是黄河,大堤东侧,一个挨一个的院落都建在这段南北宽只有13米的瘦长房台上。像这样的“高台村”,董集镇共有11个。“那可真是三年筑台、三年盖房呐!”年过六旬的杨学让在董集镇杨庙村干了40多年党支部书记,他清晰地记得当年组织村民筑台、盖房、搬迁的过程。“1973年筑台,1976年盖房,1979年搬迁。”当时的房子都是土坯房,因为急于搬迁,加上没地方买砖铺地基,好多村民都是用自家老房扒下来的砖,甚至用了祖坟的砖。
程永锋1979年出生在杨庙村,他的小名叫做“新房”,他说,比他小8天的表兄弟叫“修房”,“那几年董集镇每个村都有几个小孩名字里带‘村’‘房’的,盖新房、搬入房台村在当时可是大事儿!”杨学让感慨,当时老百姓日子过得真是不易,入住房台村每间屋仅补了110元的搬迁费。“都靠着种地收成,可一年到头那些盐碱地和沙土地产量也上不去啊。”
新社区八种户型 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如今,房台村的历史终于翻开新的一页。2013年,东营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黄河南展区村庄搬迁改造工程,规划建设11个新型农村社区。截至2016年11月,首个改造社区——垦利县董集镇杨庙社区一二期主体工程已全部建设完成,总投资7.9亿元。目前杨庙村、罗盖村等在内的11个村近5000人已全部实现搬迁安置,成为了东营最早集体“上楼”的村民。
据了解,杨庙社区的楼房一共有八种户型,从55平米一室一厅到200多平米的大户型,村民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经济能力来自行选择。房价每平米在2000元至3000元,每位村民享受10平米再加8000元的住房补助,原有的老屋还可以评估作价。社区规划了安置房的10%为廉租房,供老弱病残村民居住,每月60元房租。如果不要安置房,折算10平米的房价是2万元,交完10年房租还有余钱拿。社区内采用地热供暖,供暖费每平米10元,村民不用再自己买煤烧炕。社区里所有道路硬化,水、电、暖齐全,太阳能、下水道、学校、社区服务中心、卫生院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针对社区老人的日间照料中心已建好,即将投入使用。
68岁的盖玉德是一名乡村医生,如今在杨庙社区社会服务站工作。2016年底,随着杨庙社区二期工程完工,他和老伴搬入了新家——100平米的三室一厅,独立的餐厅和厨房干净整洁。“真没想到咱还有这样的一天,和以前住在土坯房里完全是天壤之别,宽敞、干净,心里也敞亮了!”盖玉德坐在客厅里,和儿子边喝茶边聊天。2017年,盖玉德过上了人生第一个在楼房里度过的春节。
土地流转入股 百姓转型增收致富
这三十多年来,受自然条件所限,黄河南展区内水、路、电和通信等基本设施建设落后,产业布局和项目规划也受到制约,百姓经济来源主要靠种地和外出打工,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经济增速一直低于其他地区。“以前主要靠种地,一人一亩多点,种点花生、棉花,每年收入能够开支就不孬了,孬的时候连开支都不够。”杨学让说,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走出去,“垦利、东城、西城还有滨州,大部分年轻人能在外安家的都安家了。”
外出务工虽好,但如何让留下来已“上楼”的村民能在家把钱挣了?董集镇镇长王安峰告诉记者,下一步镇里将加快土地流转,推进“万亩牧场”项目、金岸花园田园综合体项目等重点项目实施,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旅游观光、民俗民宿等特色产业,积极转变当地群众的生产方式,带领老百姓增收致富。
紧邻黄河的罗盖村已经瞄准了转型的路子,未来的发展定位是集吃住农家乐、垂钓温泉采摘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2016年,村里成立了鑫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村民以土地流转形式入股。待所有村民迁出后,筛选出120套房屋准备建成民宿小屋。“我们的目标是用3-5年时间把罗盖村打造为‘东营第一村庄’。”36岁的罗盖村村主任盖经文外出创业有成,如今这个村里的能人选择了返乡,带领乡亲们一起创业致富。
滩区旧事
20里地走了四小时坐拖拉机赶考迟到
当年,董集镇房台上的房子都是统一盖的。房台南北宽13米,东西长度人均只有2.8米。受限于房台的长宽,包括道路等公共区域在内,人均拥有面积只有45㎡,摊到居住面积上只有不到10㎡。有的户一家三代10口人住在一个院内,只有7间房,相当多农户是人畜共居。
“都说‘两棵枣树盖了两间屋’,也有说‘9个平米娶个媳妇’,还有说‘烟囱朝着上,锅台连着炕’的。”杨学让回忆当时老百姓的各种调侃,“房子太紧张了,儿子娶媳妇家里最多给匀出一间房。就因为这个,当初村里小伙子都不好找对象。”郑存玉大娘一家五间土坯房,住着大娘老两口和二儿子一家三口,大儿子娶媳妇时搬出去了。正房四五个人站着就转不开身,更别说坐下;老两口的炕也窄小得很;二儿子收拾干净的新房,一张婚床就占去大半空间……三十多年过去了,村里的人口在增加,可房台就这么点大,住房变得越来越紧张,如今人均面积不足6㎡。
除了居住越发狭窄,房台村的村民出行也有诸多不便。每个村只有一条用来赶集的主街宽10米,其余的小胡同一律只有2米宽。当时受限于展区政策,展区内一直没有大的基础建设,道路绝大部分是土路,群众出入主要靠走临黄大堤,有的种地要往返十几里路。程永峰记得,自己当年小升初考试要去10公里外的隔壁村考,中间5公里都是荒地,根本没有路。当天下了雨,拖拉机用拖斗装着20多个小学生却上不去坡,早上5点出发,9点才到,“我们穿着雨衣,在拖斗里被淋得瑟瑟发抖。”耽误了考试,孩子们只能补考。
如果说往东5公里是荒地,严重影响了交通出行,往西500米的黄河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把房台村隔成了一个“孤岛”。村民们回忆,河西岸是利津县城,所有的生产用品和稀罕些的生活物资都得过河去买。当时没有桥,只能坐柴油船过河,船上就能放辆自行车。一来一回就是一天时间,太耽误事,去的频率自然就少了。对孩子们来说,一两个月坐一趟船渡河去县城逛逛成了平淡生活里的最大期待。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娜
今天,山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的35个先进集体和60名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扬。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可谓处处怀诀窍,个个有妙招: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探索出一条以农村集体经济为主体,兼顾各种利益群体的资产收益模式,被称为“池上集体资产管理样...[详细]
进入DT时代,各行业忙于大数据+、云+,伴随着风口而来的,是对大数据和AI等高端人才需求量的猛增。那么,作为大数据行业最基础岗位大数据分析师来说,在山东年薪高达20万,这在山东当地已经算是含金量比较高的职位了;平均33人抢一个岗位,为什么山东的企业还在感叹...[详细]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要达98%,高等教育毛超过入学率也要超过50%……10月18日,山东省教育厅网站转发了省政府于近日印发的《山东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里,对我省到2020年时的教育普及水平做了如上描述。[详细]
有公开报道显示,山东能源新矿集团1—8月份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08.46亿元,利润同比减亏增盈37.89亿元,创出近5年来最好水平。而煤炭直购直销的目的,既是减少煤炭资源在流通环节的滞留数量和滞留时间,减少中间商利用涨价预期推高煤价。[详细]
今天,记者从济南千佛山景区了解到,第35届千佛山“九月九”重阳山会将于本月26日拉开帷幕,与游客见面。届时,将有文艺演出、非遗展示、民俗工艺、风味美食等各类精彩内容,并专为老年朋友准备了重阳戏曲专场。 [详细]
(记者 张萍)“十二五”期间,青岛卫生计生事业走出了一条暖民心的惠民之路,病有良医、健康青岛的美好愿景正在成为现实。” 数据显示,2016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分院全年共接待门急诊病人80万人次,同比增长14.0%;住院病人3.6万人次,同比增长12.5%;...[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