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为滩区居民建安居房,1600元/平带电梯中央空调

2017-10-17 07:14:00 来源: 齐鲁晚报 作者:

  10月15日,对于东平县银山镇耿山口村来说是一个大日子——举村搬迁。15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数百辆满载家什物件的三轮车、拖拉机、小货车排成长龙,沿着黄河大堤开出村庄,奔向镇政府驻地的新楼房。自此,783户2331人搬出世代居住的黄河滩区,开始新生活,与黄河相伴了600多年,饱受水患侵扰的耿山口村终于告别了黄河滩区的旧时代。

  滩区村民成本价住楼,配套设施全镇最好

  2015年,为确保黄河滩区群众安全,山东省开展迁建试点,对滩区群众给予重点扶持,该村委班子得知消息后,提出申请并被纳入试点。2015年10月,耿山口村新社区建设项目启动,经过近两年的建设,31栋居民楼拔地而起。2017年10月15日,耿山口村村民乔迁新居,从祖祖辈辈居住饱受黄河水患威胁的黄河滩区,移居到银山镇政府驻地,从平房搬到楼房,他们将开启新的生活。

  “周边房价都两三千一平米,给滩区村民只按成本价1600元一平,并附赠简装修,这个小区是全镇第一个用天然气、第一个多层有电梯、第一个用中央空调的,房屋能抗超过8级地震,就是要给百姓建个百年安居房,不再搬家了。”刘景海说,盖房子盖怕了的耿山口村人对房子质量严格把关,专门邀请了青岛设计院设计,特级资质施工企业承建。

  新居虽好,但说到底,能让村民放心住进去最重要的是没有高额的购房负担,甚至是不需要花钱。原银山镇人大主席、耿山口社区项目总指挥刘景海介绍,村民搬入新房的费用按照各户旧村房屋价值,加上各户应得到的国家试点项目社区建设补助资金和村集体奖励资金进行置换,价值不相等时多退少补。一般情况,村民只需补个两三万元差价,甚至不需加钱,就能住进新家。而对于困难户,村里将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研究相关照顾政策。

  六层楼带电梯,户户中央空调

  “国家有了好政策,终于不用再考虑盖房了!我这一辈子挣得钱都拿去盖房了,到了70多岁了才终于不用再担心‘下水’了。”73岁的耿忠英,耿山口村村民,说这话的时候正在打扫他的老宅。这座房子是2000年盖的,已经是他盖的第四代房子,年轻时几乎年年发大水,房子倒了就再盖。

  由于频遭水患,村里的房子地基用石块砌地一人高,中间用土夯实,当地人称之为房台。房台高筑,每家就如同住在一座小山坡上。如果算上地下部分,村民的房台比房子都要高,筑台的费用比盖房成本还高。

  耿忠英说,他这次要了一套120平方米的大房子,已经提前搬过去住了三晚了,“新房居住条件太好了,宽敞明亮,能洗热水澡,又有天然气和中央空调,住了几晚就不想回来了,比老宅好太多了。”

  在距老宅约4公里路程就是新村安置点。家家有天然气,户户有中央空调,每一栋六层楼房都有电梯,东平湖畔拔地而起的一栋栋小洋楼、高层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宛若现代化的城市新居,这里是黄河滩区耿山口村民的新家。

  新家跟城里一样,老家具不要了

  15日是耿山口村集体搬家的大日子。清晨四五点钟,离黄河不足1千米远的耿山口村,灯火通明,每家每户村民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把打包好的物品装车,准备搬往新家。“昨晚上是在老房子住的最后一晚,今天搬新家,有些激动,一夜没睡好,早早起来收拾东西,准备搬家。”一村民一边往车上搬东西一边说,住新家跟住城里一样,就是有点舍不得这老屋子。

  今年60岁的耿忠诚,经历了该村2次大规模搬迁。14日下午,他来到村里的老屋子,客厅里破旧的沙发摆放着,卧室里一个没了柜门的衣柜矗立着,这个房子的房间内废旧物品随意堆弃。“这些东西都不要了,住新楼后,都买新的了。”耿忠诚说,明天就搬新家了,再来看一眼老房子。

  在屋里转了一圈后,他爬上了老房子的房顶,深情地看了一看老屋。这次搬迁,耿忠诚要了两套新楼,一套80平米的自己住,一套120平米的给儿子。

  六点钟,村头燃放的鞭炮响彻天空,随之,唢呐声、喇叭声响起,喜庆的气氛愈加浓郁。村民们发动起车子,从村头到村尾,再到新社区的路上,搬家的车辆排起了长龙。一辆辆贴着大红喜字的车辆载着村民的行李、家具等物品奔向镇政府驻地的新家,耿山口村搬迁正式拉开序幕。

  耿山口村与黄河相伴了600多年,滩区人大多一辈子就干三件事:种地、抗洪、盖房,不断重复着“抗洪—重建—抗洪”的悲情轮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这里遭遇大小洪水40余次。

  分开50多年,亲戚重回一个社区

  60岁的刘景玉家住南刘村,最近总爱在村里溜达几圈,看看生活了50多年的地方,因为不久后,他们也要搬到新社区去了。他向记者介绍,他小时候没有南刘村、北刘村,只有一个刘庄,但是1962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黄河大水,淹没了大个村子,墙倒屋塌,村民不得不一户接一户的搬走,逐渐形成了南刘村、北刘村。洪水让刘景玉一家人不得不分开,他们搬去了南刘村,他大爷一家则搬去了北刘村,两村相隔五六里。“分割50多年的亲人可以相聚,以后又能住在同一个社区,感觉特别知足。”刘景玉说。

  耿山口村党支部副书记耿进周介绍,耿山口社区2016年3月正式开工,总建筑面积9.9万平方米,总投资2.8亿元,位于银山镇政府驻地黄金地带、紧邻220国道,31栋高标准住宅楼的现代化小区已经建成。安置点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好,一条马路之隔就是中学,同步建设老年公寓、幼儿园、商业街等,群众可享受镇驻地的供水、供电、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今年7月15日,丁庄村168户村民已经搬进了新社区。耿山口村包括丁庄和耿山口两个自然村。如今水电、天然气、中央空调已经正常运转。

  与耿山口村类似的黄河滩区村庄还有60多个。 2016年,省政府将银山镇马山头村、南刘村、北刘村纳入黄河滩区脱贫迁建二期试点,涉及群众699户,2105人,建设马山头、南北刘两个社区,总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总投资1.55亿元。目前马山头社区已完成主体建设,南北刘社区即将封顶,年底可全部达到交房标准。

  据东平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孙允建介绍,2020年前,东平县分三批对黄河滩区6604户,20602名村民进行搬迁。目前,第一批783户,2331名村民已经完成搬迁,第二批699户,2105名村民也在按照计划推进中。搬出黄河滩区,让祖辈生活在这里的百姓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住进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对于异地扶贫搬迁来说,搬进新房并非终点。

  搬离黄河滩区后,老的村庄将何去何从,如何利用?家住丁庄村的邵玉峰说,他们家的房台大约9米高,现在老房子已经被拆除。和邵玉峰一样,在黄河岸边、丁庄旧址上,再也不见往日房台高筑的民居。168户回迁村民的老宅,现已平整出150余亩土地。10月11日,两辆手扶拖拉机正在这片土地上轰鸣翻耕,来年春天,这里将种下新的希望。

  耿进周介绍,等老村村民全部搬完了,耿山口村的半片山也会复垦为耕地。等土地全部复垦之后,明年会将复垦的土地和原先村民的土地共1000余亩进行流转,盘活用好搬迁群众承包地、山林地、宅基地等土地资源,由公司、合作社或种养大户统一流转经营,发展绿色蔬菜、生态养殖、林果花卉、休闲采摘等特色种养加项目,搬迁户在获得土地租金、年底分红的同时,还可获得一定的务工收入。

  “住进好房子,还得住得起,就得过上好日子。”耿进周介绍,以前村民们大多靠开采矿石、山石为生。如今村里考察了多个产业项目,除了航模厂、绳厂外,为了让妇女劳动力能就近就业,村里计划在社区附近建厂房,进行中国结、服装代加工等。让妇女们在做家务之余,能就近去厂里赚得一份工钱。而老村的土地也将进行流转,发展高效农业、标准化畜牧业。另外,社区还成立了物业公司,养老中心的基坑已经建好,幼儿园的图纸也已设计完成,未来将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让搬迁户变搬迁富,发展产业,让群众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据东平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黄河滩区脱贫迁建试点中,该县坚持“挪旧窝”与“创新业”并举,搬迁与致富同步,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趋势,大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解决群众搬迁新居的后顾之忧,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融得进、能致富”。

  滩区旧事:

  从誓死不搬迁,到用最快速度离开

  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搬出穷窝是最现实的选择。但离开祖辈生活的家园,谈何容易。滩区迁建,既要解开村民“故土难离、穷窝不舍”的思想疙瘩,又要解决拆迁相互观望、补偿相互攀比等诸多难题。

  “耿山口人对黄河水是打心底儿的怕。”耿山口村党支部书记耿进平说,因为洪水,耿山口人一辈子往往要建三四次房子。上世纪八十年代,全村都在黄河滩‘刨食儿’,家里穷得最怕来客人。1982年,耿进平放弃正式工作回乡挑起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重担,建石子厂、石灰厂、建浮桥等产业,村内工副业项目达到40多个。

  早在2000年,带领村庄富起来的耿进平开始实现他的搬迁梦想。2000年,银山镇为了安置黄河滩区村庄的群众,在黄河大堤外盖了一片新房子,要求地势比较洼的村庄群体先搬出来。

  耿进平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于是积极动员村民搬迁。为了让村民们享受到福利政策,甚至给每一位搬迁的妇女开出每月补贴1600元的待遇。令耿进平没有想到的是,部分村民抵触情绪强烈,村民张君泗打出了“人在老屋在,誓死不搬迁”的标语反对,不愿搬迁的村民甚至将耿进平告到了县里、市里、省里。

  最终,耿山口村有100多户村民搬到新村。虽然反对,但是后来张君泗也搬进了新村,在新村生活16年的他对记者说,事实证明,这部分搬出去的村民无论在生产还是生活上都得到了便利,“搬出去的村民赚了,没搬的村民亏了。”

  2015年7月,省政府将耿山口村纳入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一期试点工程。耿进平和村民们做了几十年的梦,终于要实现了。2015年8月8日,耿山口村开始签订《搬迁协议书》,全村783户一天内全部签完,村民早就有思想准备了,上一次没有搬迁的村民最先签了字,用最快的速度离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邢振宇 张伟 薛瑞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晓亮

推荐阅读
  • 山东高速路或推差异化收费,时间路段车型将为标准

    2.jpg

    省交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山东高速或借鉴国家正在试点的差异化收费办法,逐步探索在不同时间、不同路段、对不同车型实行差异化收费,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12日,省政协举行专题协商会,邀请部分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企业家和相关政府部门围绕“降低企业成本,着力...[详细]

    10-16 07-10山东商报
  • 蓝天越来越常见,原来是山东燃煤减少

    1.jpg

    今年,不少人有明显的感觉,各地的蓝天白云天数变得多了起来,这一改观令人十分欣喜。数据显示,山东正在推进包括“外电入鲁”在内的一系列能源供应结构调整,成为了“蓝天白云”天数增多的重要原因。[详细]

    10-16 08-10齐鲁壹点
  • “非遗文化进校园”:平度泥塑讲述抗日故事

    3.jpg

    十九大召开在即,平度市白沙河街道开展了“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传承民间技艺,弘扬民族文化,以内心喜悦生发到指尖的传递,以文脉从过去向未来的延续,迎接十九大的胜利召开。10月13日,知名民间泥塑艺人金振镛带着他近期为迎接十九大的召开而创作的抗日作品来到...[详细]

    10-16 07-10新锐大众
  • “乡间寻宝美如画”日照举办首届田园风光定向挑战赛

    4.jpg

    10月15日,日照市“喜迎十九大 健康每一天”首届田园风光定向挑战赛在东港区西湖镇举行,来到了日照水库湖畔——花仙子风景区,山湖交映,风光旖旎。彭欣雨是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的一名大学生,这次跟几个同学组团参加了比赛,用时47分钟,获得了成人组的第一名。[详细]

    10-16 16-10新锐大众
  • 滩内筑台建房,东明滩区居民住进“航空母舰”

    连绵的秋雨飘洒在干净整洁的竹林新村,村头的老人悠闲地聊着天。村民李景莲正在修整村里合作社新建的蘑菇棚前的土地,每天能赚到五十元工钱。今年5月15日,东明县长兴集乡和焦园乡两个8号村台试点工程正式开工,预计11月15日前完成吹填。[详细]

    10-17 07-10齐鲁晚报
  • 济南为保蓝天再放大招:扬尘污染将按规定顶格处罚

    “对建设工程、渣土运输及倾倒场扬尘污染要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制止,按照规定顶格处罚。”王忠林表示,大气污染防治中央有号召,省里有要求,群众有期盼,“大家要在其位谋其政,在其位尽其责。[详细]

    10-17 07-10齐鲁晚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