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城环保世纪行系列报道之一:重拳治污 天蓝水清成常态

2017-10-13 10:48:00 来源: 东营网-黄河口晚刊 作者: 李喆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近年来,我市铁腕治污,刮骨疗毒。生活在这个美丽城市的市民,每天抬起头,都是“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每天一出门,满目皆是苍翠的绿色和清澈见底的水。

  “打好蓝天保卫战,建设生态宜居城”,这是2017年油城环保世纪行活动的主题。9月27日、28日,由我市多家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团实地走访了广饶县、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垦利区、东营区,深入了解了河流治理、企业环保改造等情况。天蓝、水清、土净成常态。

   超低排放让天更蓝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创建节约型企业”在山东华泰热力有限公司的厂区内,蓝天白云的掩映下,红色的条幅十分醒目。

  没有烟尘、没有异味,只有徐徐升空的水蒸气,与人们对热电厂烟囱中腾腾冒出浓烟的印象截然相反,华泰热力成了广饶县环保的“代言人”。这得益于华泰热力烟气超低排放项目。公司先后投资1.7亿元致力于增上烟气治理设施,为响应政府号召,树立大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2016年又投资5700万元增上了烟气超低排放项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的排放浓度分别由原来的100mg/NM3、100mg/NM3和20mg/NM3,降低到改造之后的35mg/NM3、50mg/NM3、5mg/NM3以下,完全达到燃气机组排放水平,实现了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项目完成后,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280吨/年、98吨/年、100吨/年。

  “以前企业与环保,一说起来就是站在对立面,这两年,企业转变了观念,环保不是效益的绊脚石,环保还不是为了我们大家好,大家好了,企业才能好。”

  公司生产副总钟运雷告诉记者,“虽然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但从长远来看,保护了环境,才是企业长久发展之计。”

  污水处理后 河里鱼儿跃

  离开华泰热力,记者又来到广饶县白云污水处理厂,该污水处理厂负责处理广饶县大王镇所有化工厂的工业污水,大王镇是工业重镇,白云污水处理厂作为大王污水排放前的最后一道关卡,肩负污水处理的重任可想而知。

  “去年11月份,我们投入1500万元新增2个5000m3的均质罐,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日污水处理量从20000m3提到30000m3。”污水处理厂经理刘凡东告诉记者,“以前上游来的污水,有的超标了,在上均质罐之前,直接进入生物池进行处理,对生化系统造成冲击,一时难以消化,有了均质罐对污水均衡之后,再进入生物池,处理后的污水也从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达到地表V类标准。还新建了深度处理池,对污水进行处理。

  刘凡东发现,镇上严抓各个企业的排污标准,从8、9月份开始,上游来的污水质量也变好了许多。厂区门口前就是阳河,处理后的污水直接排到这里,还有仿生水草进一步吸附,处理后的水可以直接用于农田灌溉。

  沿岸钓鱼的一位先生告诉记者:“这里鱼不少,没事的时候来钓钓鱼、看看风光,这两年的大王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谈环保色变的大王了。”

  昔日臭水沟 如今垂钓赏绿风景独好

  昔日的织女河,一点都不像其名字那样,而是一条让人不得不掩鼻通过的臭水沟。这条全长8.47千米的河流,上游位于大王镇,下游在稻庄镇,流入小清河后入海。不仅是附近污水处理厂的水排入的地方,还隐藏着多个排污口、暗排管、直排口,织女河曾千疮百孔。

  封堵直排口、保证无暗排口、无超标水排放……严控上游企业,对河流进行综合治理。织女河水质一天比一天好。淤泥是织女河的另一个老大难,由于多年未治,淤泥量大,当地政府大力清淤,进行岸坡整理,还在两侧种芦苇、蒲草,并对岸边道路和绿化景观进行建设,预计年底前完工。

  龙虾、鱼在河里畅游,附近居民前来垂钓,站在织女河桥上,这边风景独好。

  “味儿大”不再是人造板的代名词

  9月27日下午,采访团一行来到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年来,开发区居民深受人造板厂异味的困扰。来到市人造板厂,并未闻到想象中的刺鼻气味。面对采访团的新鲜与好奇,副厂长高长征解释道:“人造板厂再也不是以前的人造板厂了。以前能闻到的味道是木屑蒸煮散发的味道,就像蒸馒头一样。气味一直是治理顽疾。”

  2016年,人造板厂积极响应“开发区水气治理”要求,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历时三个月,进行尾气回收和气味治理改造,彻底消除了气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人造板厂与国内外多家生物科技公司进行探讨交流,并引进高校先进研究成果和专利技术,对干燥旋风分离器排放、热压过程中排放、污水处理尾气治理进行改造。异味的顽疾得以根治。

  人造板厂的环保改造还成了国内同行业的典范,许多地区的人造板厂因为不达标而被关停,市场上的板子涨价,因为环保做得好,市人造板厂因此占有了更大的市场。他们来到市人造板厂学习经验。可见,环保早已不是可有可无的标准,而是成为不可突破的红线。

  铁腕治污,教育先行

  开发区的污水,主要依靠首创水务、联合水务进行处理,一企一管,经预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后,经管道进入潜流湿地,通过湿地进一步提升净化,排到表流湿地后流入广利河。在污水处理管道出口,记者趴下闻了闻,不仅看起来清澈,闻起来也没有异味。

  铁腕治污成效卓著,环保教育也不容忽视。开发区依靠联合水务,在全市先行打造环保教育基地,直接用于环保教育投资的经费达6千万元至8千万元。画师站在梯子上绘制环保宣传壁画,壁画共分为七个板块,目前绘制已接近尾声,还将运用声光电、VR等先进技术全方位向民众展示环保知识,也将成为中小学生环保教育基地。广场上,将会有变形金刚等孩子们感兴趣的形象,增强环保教育的趣味性。打造以基地建设为核心的环保教育体验圈。

  垃圾能发电

  我们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流向何方呢?随后,采访团走进位于滨海新材料园区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解开了这个困扰。采访团有成员发出感叹:“原来现在垃圾利用率这么高,垃圾果然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据了解,作为承担我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黄河三角洲三峰生态能源有限公司,引进德国现金的机械炉排炉并实现国产化,“焚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辅助材料,半干式吸收塔+活性炭喷入系统+袋式除尘器的组合工艺,实现了生态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公司总经理吴党生告诉记者。

  垃圾焚烧可以用来发电,并直供中国电网,在目前的居民用电中,通过垃圾焚烧发的电是重要来源。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东营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工程自2013年7月24日并网发电以来,至今已累计处理生活垃圾120万吨,相当于地球新栽96万棵树;累计上网电量超过2.48亿度,可供近62万居民一年生活用电。二期项目设计处理规模600顿/天,预计2019年底建成投产。建成后,一、二期项目生活垃圾处理总规模将达到1200顿/天,预计每年提供绿色电力超1亿度。 (记者 李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 山东破获跨境诈骗案 从柬埔寨抓回74名犯罪嫌疑人

    1.jpg

    记者从山东省公安厅获悉,10月12日,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山东省公安厅组织警力从柬埔寨押解74名犯罪嫌疑人回国,涉及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余起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成功告破。[详细]

    10-13 08-10齐鲁晚报
  • 山东2018年4月高教自考报考简章出炉 注意事项看这里

    2.jpg

    济南考生请登陆济南市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报名;济宁考生请到当地区县招考办报名;有关要求详见各市报名须知。报考手续:考生登陆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填写考生个人信息,选择报考专业和报考科目,并按规定缴纳报名考务费,报名考务费45元/科。[详细]

    10-13 08-10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济南无人便利店首月卖9万多 3起失窃事件均锁定嫌疑人

    3.jpg

    9月30日,泉城广场无人店开始与每日优鲜合作,尝试卖水果,从运行10余天的成绩来看,累计销售额2837.9元,日均257.99元,客单价比较高,至少是10元。”  据介绍,为了解除消费者购买水果后不方便清洗的担忧,泉城广场无人便利店内更多销售可以剥皮的水果,这也限...[详细]

    10-13 08-10舜网-济南时报
  • 全球最高分 青岛中学生画贵妃获国际艺考满分

    4.jpg

    杨亚桐说:“今年的主题是‘财富’,我喜欢跳舞和京剧,想把这些元素都整合到作品中,所以创作了这幅水彩画。在父母的反对中,杨亚桐和父母约定,如果这次IG艺术科目考试她能获得B的成绩,就继续学习艺术,反之则放弃。[详细]

    10-13 08-10青岛早报
  • 提高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要充分发挥基层作用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会治理精细化以科学、理性、精准为基本特征,主要是指在绩效目标引导下,通过科学设置机构部门、优化管理流程,推动社会治理思维和方式转变,实现社会治理的标准化、具体化、人性化。[详细]

    10-13 16-10新锐大众
  • 有了地理标志产品 青岛这里的农民一年多赚3亿

    在平度市店子镇老山村,金秋是最繁忙的季节。桃农的店子秋桃卖了好价钱,边数钱边乐得合不拢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后,首批收获的店子秋桃卖出了好价钱,农民们沉浸在致富的喜悦中。[详细]

    10-13 15-10青岛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