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翔
□本报记者 刘兵 王川
10月8日,正值寒露,德州临邑县魏家村种粮大户魏德东农场里的1000亩无公害玉米刚刚收获完毕。
“又是一个丰收年!”魏德东拿起一颗还带有余温的玉米粒,放嘴里咬起来,咯嘣咯嘣地响。他地里的玉米很奇怪,没有打任何农药,只在地头挂上几张“小卡片”,不仅没遭虫害,还颗粒饱满。
老魏的这些“小卡片”,是山东省农科院研制的,专门防治玉米螟的赤眼蜂卡。小卡片是白色的,长12.5厘米、宽6.5厘米,上面有个只有9平方厘米的培养基,1000余只赤眼蜂幼虫分布其上,卡片挂上玉米秆,赤眼蜂就能自然飞走,追食玉米螟卵,以此达到防虫的效果。
魏德东是省农科院的“老关系”,“玉米、花生宽幅间作试验”就是在他的地里搞的。
防治玉米螟,是玉米种植的难题,老办法无非是一年给玉米打好几遍农药。不仅打药费时费力,农药残留还有危害,这块心病一直落在老魏心里。
2016年,全省秋玉米播种面积达5514.6万亩。农药治虫,不仅威胁着玉米的食品安全,也使周围的空气、土壤、淡水受到了污染,生态平衡被破坏。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省农科院,强调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还特别指出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次年,省农科院对粮食虫害生物防治展开攻关,引进了植物保护学科带头人郑礼,并成立天敌与授粉昆虫研究中心。经过一年多的试验,终于攻克了赤眼蜂在山东地区防治玉米螟的技术难关。
2015年7月,郑礼找到老魏,推广这项技术。老把式魏德东纠结了好几个晚上,最后还是拿出500亩地交给了郑礼。
7月15日,第一次放蜂。郑礼和他的学生忙前忙后计算着各种数据,老魏则将信将疑地东看看西瞅瞅。
过了三天,魏德东就盘算着按照往常的日子,应该给玉米打药了。“玉米螟卵消除不彻底,不打药这批玉米不就坏了?”老魏背着郑礼,又偷偷把农药打上了。
郑礼知道后,当即给他打来电话:“老魏啊老魏,你这样害虫暂时被消灭了,可吃害虫的赤眼蜂也被消灭了。有一点玉米螟没关系的,只要不影响玉米的生长就行。”
老魏内心五味杂陈,既后悔又懊恼。为了弥补打药的损失,省农科院立即新挂上一批“卡片虫”,并增大了用量。到了8月中旬,根据玉米螟的生长规律,又进行了一次放蜂试验。
十月秋风,这500亩试验田的无公害玉米收获了。与用药的玉米放在一起对比发现,这些无公害玉米个个颗粒饱满,在售价上平均每斤还贵了4分钱。
尝到甜头,老魏开始扩大规模。目前,他已有1000亩玉米用上了“卡片虫”,还筹划着陆续将剩下的2000亩玉米田也全部交给郑礼。
郑礼介绍,经过3年多的试验,山东使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技术已经成熟。数据显示,平均每亩玉米地每季只需悬挂15张卡片,即可达到96%的控虫效果,玉米被害株率低于农药防治50%,平均每亩土地可减少农药使用1公斤左右。此外,省农科院陆续推出的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食蚜瘿蚊防治蚜虫等技术也已成熟,有效减少了我省粮食蔬菜的农药和激素使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翔
该专业委员会由山东省质量检验协会直接领导,从体育原材料生产到工程设备安装,77家会员鲁企将携手抵制低劣产品流入市场。位于济南高新区的明德中学,崭新的操场刚刚铺设完毕,泰山体育的工程人员李秀,全程参与了原料采购和安装过程。[详细]
10月10日,山东省禁毒办在淄博市举行全省无害化集中销毁毒品和涉爆等易制毒化学品活动仪式,对近年来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缴获的206.2吨毒品及涉爆等易制毒化学品进行无害化集中销毁。[详细]
明年元旦起,济南绕城高速以内和周边五个区县的城区范围内将不再有鞭炮声,济南人又要习惯度过安静的春节。为此,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和法制办相关负责人专门到上海、杭州、苏州调研烟花爆竹禁放立法以及后续实施管理的情况。[详细]
10月9日,一则10岁的小女孩突然“走失”的消息牵动着青岛全程市民的心,寻找崂山实验二小学生张曼婷的消息一时间刷爆了朋友圈,众人都期盼着孩子能尽快找到。距离孩子走失26小时后,10日早晨8时30分,在全城市民的努力下,热心市民王女士在一辆318路公交车上找到了...[详细]
记者今天从省政府法制办获悉,《关于山东省应税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具体适用税额和同一排放口征收环境保护税的应税污染物项目数的决定(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至2017年11月9日。 [详细]
10月10日上午,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日前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大力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对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给予政策支持,明确了符合条件的返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