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牛人刘孔华:变废铁为“机器人”(组图)

2017-10-03 16:11:00 来源: 济宁新闻网 作者:

  济宁新闻网10月3日讯(济宁台 蔡珂珂 王红艳 邹城台 孔峰)破铜烂铁,如果放在您家,街坊们会用它们做什么呢?可能大多数人会把他们送进废品收购站,可在邹城有这样一位牛人,为了自己儿时的梦想,他竟然用废铁组装“机器人”。

  趴在地上的这三个大家伙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名字叫“吉祥三宝”,走近一看会发现它的纹理都是用不同的链条来组成的,那为什么会这样来设计呢?铁艺制作者刘孔华告诉记者,“用这个链条,它和真实的鳄鱼皮有所相似,我一直观察真实的鳄鱼皮,它的皮肤是高凹不平的,还有它的筋骨,为了勾勒出鳄鱼皮来,我反复的考虑,用这个链条是最合适的。另外还有大链条和链子,在一起做是为了突出它的鳄鱼皮纹理和筋骨,还有它的四个爪子,用管子做,管子收完口以后,拿出它的角度,用焊接的模式,给它把这个皮给它焊出来。这样整个鳄鱼看上去就不这么死板,就比较生动,既有灵性又有立体感,不像是一种材料出来的。”

  废钢铁摇身一变成了这样的艺术品,这些铁家伙的制造者刘孔华,是什么让他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呢?刘孔华说:“最初的时候大概在15年前,我的儿子上初中,他特别喜欢乔丹三步跨栏的动作,他让我做了一个三步跨栏动作的小铁艺,我从那时候就感觉到,这个很有意义,就开始上班的空余时间开始制作,从小件开始做,当时做的没有现在这样,因为没有学习,开始自己摸索着学,摸索着干,慢慢慢慢的才逐步成熟起来,做着做着也有灵感了也有灵性了。”

  刘孔华告诉记者,退休前自己是兖矿集团的一名高级技术工人,平时爱好铁艺制品的他,退休后依然不愿意丢了自己这份手艺。他说,“原本就是废料,结果我给它创意的时候,成了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品了,干完一个艺术品的时候,就和自己孩子一样,非常热爱,非常喜欢,我喜欢的同时其他人也喜欢。”

  看似简单的想法,尝试起来还是会碰到很多问题,起初刘孔华没少碰钉子、走弯路。刘孔华说:“瓶颈就是一些思考不通,动物皮、关节可能拿捏不好,可能勾勒不出它这种真实的那种姿态来。这个时候就停下来思考,有时候半夜都睡不着觉,有时候做到夜里三四点。”

  眼前的困难没有阻碍刘孔华的步伐。他如何克服,继续制作。艰苦的制作过程中偶尔闪现的小创意总能让他惊喜。“干铁艺的东西无穷无尽,每一样东西没法重复,我做完没法重复,它不像流水线,好多人劝我做流水线,我不做,流水线的东西是没有价值没有生命的,我的灵感都来源于生活。”

  在刘孔华的院子里,还会发现一些废旧的煤气罐,煤气罐在刘老师的设计当中又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刘孔华带记者参观:“你看我做的这个怪兽,它的肚子这个位置就是用煤气罐做的,做一个轮廓,外边再给他植皮,怪兽的形状就逐步逐步出来了。还有其他的,壁炉、机械战警都是这个煤气罐做的。”

  机器人从头到脚,就是这样一点点制作出来的,看似简单却要花费老刘不少心思。鳄鱼、马、骆驼、摩托车、机器人各种形态,有的机器人高达20多米,需要3个多月才能完成。通过不断的摸索,不到一年的时间,刘孔华的机器人因其独特的创意性在全国各地都打开了市场,订单应接不暇,摆放在公共区域的铁艺制品也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观看。

  市民董秀婷在广场游玩时看到了这些铁艺制品,她说:“这些废旧的零件再回收再利用,变成这么有意思的机器人放在广场里给大家展示,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传播了一种很环保的生活理念。”

  而刘孔华告诉记者:“理念就是节约环保,再生资源的再利用,同时我把它做成一个个的艺术品,原本冷冰冰的东西,通过我的制作,制作成富有美感动感,富有生命的东西,它本身就是一种传播。”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