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国庆、中秋假期已经到啦!
假期中,大家出去游玩聚会免不了多发几条朋友圈,但是,什么内容可以发、什么东西不能发,你应该有所了解!发朋友圈,也是有准则的。
快来看这份《朋友圈安全使用指南》吧~
这些少在朋友圈晒!
假期来临,去哪儿玩了、吃好东西了、亲友聚会了……很多人喜欢随手拍照发朋友圈。但是,不少人没意识到这些行为会间接泄露了个人信息!
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很可能造成财产损失,甚至危害自己和家人人身安全。
1、身份信息
假期外出时,日程安排、行踪等信息不要泄露,不然容易让他人钻了家中无人的空子行窃。外出期间,能够显示姓名、身份证号的车票、护照、飞机票等,尽量不要“晒”。
2、具体位置
微信上的“所在位置”功能,可以跟朋友分享你在哪儿,但如果你旅游、出差了的话,也等于告诉别有用心者、小偷“这人不在家”,为他们创造了条件。
3、孩子照片
“陌生人叫出孩子名字搭讪”的新闻屡见不鲜,不法分子很可能是通过父母的朋友圈知道的。家长发布孩子照片、文字记录时,无意间会泄露孩子的相貌和姓名。
因此,家长晒孩子照片时需留个心眼,最好不要将孩子的姓名、固定行程、就读幼儿园等信息发布在网上;或者限制一下分享范围,以分组的形式只分享给亲人看。
除了孩子的照片,全家福也尽量少发布在朋友圈上。一旦泄露家庭成员信息,容易给不法人员创造行骗、行窃的机会。尤其是老人、小孩的信息,更要注意保护。
4、微信步数
自从朋友圈流行起了微信运动晒步数,不少人走路走上了瘾。假期中,好东西吃多了,散步走一走也不是坏事。其实,晒步数本身无可厚非,但别只顾朋友圈晒,而不顾健康。
此前,一位刘女士每天暴走两万步,结果却进了医院,正常按一下膝盖都疼。刘女士被诊断为急性滑膜炎。医生说健步并不适合每一位健身爱好者,如果从来没走过,短期内要开始锻炼健步走,建议还是从自我调适的角度出发。
这些内容一定不能发!
1、谣言
假期中,我们外出购物、旅游、驾车,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如人群拥挤、道路堵塞、发生交通事故等。这类信息在不掌握真实情况前不盲目散布、转发。
对未经核实的信息,不要随意转发,更不要故意“杜撰改编”,否则,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对故意传播、散布谣言信息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严惩。
故意散布谣言有什么后果呢?举个例子吧,今年5月8日,某网友在微博中发帖称 “大理惊现惊天爆炸 ”,并附有一段火灾视频。随后,他还在其微信朋友圈中扩散并配上“原子弹爆炸了,吓死洒家了”等字眼。
结果,经大理警方核实,该言论系“造谣”,信息发布者卞某龙被行政拘留五日。
2、骂人
如今,微信朋友圈就像是我们的“日记本”,记录着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越来越多的人会在微信朋友圈上分享开心的事、吐槽不爽的事...但你知道吗?如果你在微信朋友圈里骂人,那可是会给自己惹来麻烦的。
朋友圈骂人违法!
某日,次某前往某百货大楼附近购物时,将车子违规停放在百货大楼停车场入口处。随后拉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女子大队一名正在执勤的交警,对开具了《道路停车记录告知单》。
当次某购物完回来开车时,看到张贴在车前挡风玻璃上的告知单后,将告知单拍照发到微信朋友圈内,并在评语中写到“宇拓路上最好别出门”、“该死的女子大队”等辱骂言辞……
第二个例子来自四川赵女士和张女士的“互怼”。
两人一开始你来我往地在短信上继续互骂,第二天,赵女士把辱骂张女士的截图发到了自己朋友圈。张女士见对方在朋友圈“挂自己”,生气地把赵女士起诉至法院。
法院判决张女士立即删除其朋友圈相关侮辱性言论,并在朋友圈发布道歉函至少保留三天,同时赔偿张女士500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
法官表示,由于被告所发布的微信在原、被告的微信朋友圈中进行了较大范围内的传播,使该辱骂、侮辱性言论严重影响了原告的正常生活、工作,给原告造成了一定的精神损害,所以被告赵女士理应当向原告张女士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
我们朋友圈中还有很多内容,来自于我们的“群聊”。任何发言都要担负法律责任,尤其是群主,所以请群里的伙伴们今后发微信一定要注意~
安全小贴士
在这里,还有一些小方法,尽可能为你营造一个安全的“朋友圈”:
1、关闭“附近的人”的功能,让别人难以定位你的位置信息;
2、关闭“通过QQ号、手机号搜索到我”的功能,慎加陌生人,加好友最好面对面;
3、关闭“隐私”中的“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功能,不给陌生人偷窥自己信息的机会。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国庆、中秋假期第二天,客流量较首日大幅提升,迎来首波客流高峰。市内景区景点,传统的三大名胜和方特东方神画、九顶塔民族风情园、济南野生动物世界等线路受到游客青睐。[详细]
2日,济南宽厚里西区,刚刚落成开门迎宾的舜帝庙庄重肃穆,游客们纷纷来参观。 大舜与济南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源缘,舜耕历山的典故流传数千年,济南是大舜的发祥地。这座庙宇壁画就描绘了他的贤明故事,引人入胜。[详细]
10月2日,刚刚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落户济南动物园的“网红”大熊猫雅吉与游客见面,吸引了众“粉丝”围观。大熊猫视力较弱,在拍照留念的时候,不要开闪光灯和照明设备。[详细]
为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凤岐路道路建设工程计划2017年10月8日开工建设,2018年10月30日通车。全线共设BRT站4个,平均间距702米,和平路东口站、燕山立交站、山东财经大学站、旅游路站。[详细]
近日,对淄博313户低收入家庭来说,可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因为他们入住今年淄博市建成的最大公租房小区幸福城小区啦。这次公租房从六月份开始接受申请报名,最终有313户申请家庭符合标准。[详细]
30日,记者从淄博市高新区交警大队获悉,为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推动交通秩序和环境持续改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