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云峰
大众网济宁9月26日讯 “过去在村里卖挑核桃,十块一斤没人要。现在快递进了村,二十元一斤不够卖。”说这话时,残疾贫困户王长华握着圆通小哥的手有些抖。他身患残疾,老婆跑了,自己一度想轻生。“快递+电商”开到他家门口,王长华看到了赚钱生存的希望。他用手机卖农产品,月收入六七千元,又从新“站”了起来。
邹城张庄镇牛角村47岁的贫困户王长华,是村里的可怜人。几年前,他患上了脊髓空洞症,长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老婆把他和孩子抛弃,再也找不到了。
生活还要继续。王长华上有年迈的父母,膝下是未成年的可怜儿子。他咬了咬牙,躺在床上做微商,卖化妆品。不过,他只能让年迈的父亲跑很远的路发快递,赚来的钱甚至难以糊口。
在得知王长华一直做微商养家,但苦于收发快递难和学习微商知识难后,圆通“快递+电商”工作小组优先在牛角村开通了快递+电商村站,配备了村站站长,由站长对王长华进行快递收发和微商技能的不断帮扶。现在,王长华的原生态核桃、桃子、板栗等都成了抢手货,他的父母每天忙着打包,平均日发货量在50单左右,每月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再次“站起来”,也一直是他心底的梦。
近两来,“快递+电商”进村,大大促进农民增收,尤其是对助力精准扶贫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山东省政府将《关于促进邮政和快递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作为全省“一号文件”下发,要求建设一批电商县级运营中心、镇级服务中心和村级服务站,解决农村电商“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在这方面,圆通成为山东快递电商“吃螃蟹的人”——2016年3月,圆通率先与邹城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共建 “快递+电商”公共服务项目,实现“快递村村通、电商村村通”。截至目前,该项目在邹城已建成农村快递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2处,建成农村快递电商村级服务站50个,培养孵化快递电商致富带头人86人,农村快递单量由2016年35000票/月,增幅到现在的60000票/月。取得可喜的成绩的同时,也确定了该模式的可行性。
今年6月,圆通“快递+电商”项目再次升级。在山东省邮政管理局、济宁市政府等大力支持下,圆通“e城e品农村电商全国孵化基地”在济宁兖州揭牌,注册资金3000万元的全资子公司山东妈妈商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也同时成立,专项推动农村快递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根据规划,该项目将在济宁建设10个县级快递+电商孵化基地,100处快递电商镇级公共服务中心和1000处村级快递电商公共服务站,采用统一形象标准,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快递电商融合发展体系。
据悉,下一步,济宁还将打造全国农村快递电商运营平台总部,利用各大快递遍布国内的网络体系,将济宁农村快递电商助力精准扶贫模式在全国2000个县域复制推广。同时,成立国际事业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进跨境快递电商业务,打通济宁市农产品国际通道。项目全部运营后,预计平台年交易额超100亿元,可吸纳1万余人就业,强力推动济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网-山东24小时记者 王宗阳 通讯员 王冬)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云峰
记者从省委省直机关工委了解到,近期省直机关将重点整治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以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在全省机关作风建设中起带头表率作用。违背社会公德,不遵守社会秩序、不文明出行、公共场合言行失当等影响省直机关党员干部形象...[详细]
9月5日,我省在原本“五证合一”基础上,首批将涉及11个部门26项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现“三十一证合一”。今年,济南新公示683家“守合同重信用”(以下简称“守重”)企业,涉及全市各行各业,建筑行业及相关有261家,信息技术行业有85家,社会服务行业有145家。[详细]
9月23日,全国近300家旅行商汇聚泉城济南,参加济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举办的“泉城济南”旅游推介会和踩线活动。据了解,这是全省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踩线活动第二阶段邀请的旅行商,他们来自全国主要客源市场数十个大中城市。[详细]
9月25日,记者从青岛市城市管理局获悉,今年青岛市的海水浴场除第一海水浴场开放至10月31日外,其余七处海水浴场于今天(9月25日)开放结束后正式关闭。今年青岛海水浴场开放期间,整体运行平稳,接待游客总量达到2340万人次,日最高接待总游客量达77万人次。[详细]
今天,由山东博物馆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国内二十家博物馆、考古所和大学参加的“书于竹帛——中国简帛文化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展,在六个月的时间内,将展出850余件简帛及相关文物。[详细]
25日上午,由全国50多家网络媒体记者组成的“2017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甘肃行”采访团来到有“中国苹果之乡”之称的静宁县,了解当地苹果产业的发展状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