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良画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展 100 件精品亮相

2017-09-21 15:48:11 来源: 中国山东网 作者:

  今年恰逢潘玉良逝世四十周年,山东博物馆精选其艺术作品100 件举办“潘玉良画展”,缅怀这位女性艺术大师。展览时间为2017年9月21日至12月24日。

  图为观众参观展览

  中国山东网9月21日讯 (记者 姜瑞丽) 旅法著名爱国女画家潘玉良,是中国近代女画家中最早走出国门,学习西画且卓有成就的杰出代表。今年恰逢潘玉良逝世四十周年,山东博物馆精选其艺术作品100 件,让观者通过领略其绘画艺术魅力,缅怀这位女性艺术大师。展览时间定于2017年9月21日至12月24日。

  潘玉良,1895年6月14日出生于江苏扬州一个贫苦家庭,17岁时嫁给当时芜湖海关监督潘赞化。热爱艺术的潘玉良在潘赞化的支持下于1917年拜邻居洪野先生为师,这也是其绘画历程的开端。1918年,潘玉良以素描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美专,师从朱屺瞻、王济远学习绘画。1921年,公费留学欧洲,先在法国,后至意大利,受到了严格的学院派绘画的训练。1928年回国,先后在上海美专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美术,直至1937年再赴巴黎。重返巴黎后,潘玉良进入了她绘画艺术的第二个阶段。受各种艺术流派感染,她对艺术的本质及其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开始在各种风格流派之间尝试、探索,试图找到自己的技法语言。1942年以后,潘玉良开始尝试用毛笔在宣纸上画中国画,并融入西洋画的表现技法,画了大量的彩墨画。

  潘玉良作为一个全面的艺术家,油画、国画、素描、版画、雕塑等无所不能。她坚守“由古人中求我,非一从古人而忘我”的艺术准则,坚持“合中西于一冶”的艺术追求,一生创作颇丰,已知的作品超过5000幅。她的作品受到巴黎艺术界的推崇,先后获得法国国家金质奖章、比利时金质和银质奖、法国文化教育一级勋章、意大利罗马国际艺术金奖等20个奖项。她的作品被法国众多博物馆、艺术馆收藏,是我国现代绘画艺术中的一份宝贵财富。

  《桐庐待发》

  《湖州碧浪湖》

  本次展览选取其作品100件,其中油画48件,彩墨32件,白描16件,版画4件。潘玉良的油画作品在写实主义、印象主义及野兽派等众多西方绘画流派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描手法,把中国画富有感情的线条造型和西画具有强烈表现力的色彩作了较好的结合,既丰富了西画的表现手法,又将中国画的意境、诗情蕴含其中。色彩线条互相依存,用笔俊逸洒脱,赋色浓艳,别具特色。《桐庐待发》和《湖州碧浪湖》,被当时的中央日报大版面宣传报道。

  《执扇女人体》

  《坐靠椅上女人体》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潘玉良创作了大量以人体为主题的中国彩墨画。她用细腻流畅的线条勾画出典雅素净、姿态优美的人体轮廓,再用淡彩将人体结构点染出形体质感。这些人体画毫无柔媚低俗之气,充满了健康、典雅的生命气息,是作者对生命的赞美,也是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关注。这些中国彩墨人体画成了她晚年的经典之作,也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品。如《执扇女人体》、《坐靠椅上女人体》。

  《紫丁香》

  《花与扑克》

  此外,她的静物画也深受观众喜爱。从其作品来看,潘氏常常以花入画,花卉是她最喜欢描绘的题材之一。这些静物描绘,色调和谐,技巧纯熟,既有严谨的形体结构,又不失松动的质感特征,画者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可见一斑,如《紫丁香》、《花与扑克》。

  《双人扇舞》

  扇舞画是潘氏最具特色的独创。画中的女子多着清末民初服饰,跳着扇舞。人物姿态类似民间年画的夸张、变形,更接近扭秧歌。设色浓艳,线条随意,画法洒脱、自由。如《双人扇舞》,画面欢快,令人愉悦。

  《黑衣自画像》

  《戴花的执扇女》

  与之不同的是,潘玉良的人像画多忧郁、哀愁,无论是画己或她人。更为独特的是,画中人所处的环境或着装却绚丽多彩,配色对比鲜明,更加衬托出人物的阴郁之色。如《黑衣自画像》、《戴花的执扇女》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