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刘美显
早报讯 进入雨季以来,我市雨水丰沛,野生蘑菇生长旺盛,市民因采食野生蘑菇发生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且出现重症病例。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野生蘑菇不要采食,谨防中毒。
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毒蘑菇致病原因复杂,致死率高。近年来,毒蘑菇中毒已成为我国食源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因素,占食源性疾病死亡总人数的60%以上。它的致病原因也最复杂,有肝肾损害型、神经精神型、溶血毒型、胃肠毒型等。
毒蘑菇所含毒素非常复杂,经烹调加工或晒干都不能消除毒性。中毒后,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也可引起精神亢奋、精神抑制、精神错乱和幻觉等症状,严重的可以引起人体脏器损害,威胁生命安全。
由于毒蘑菇外观与食用蘑菇十分相似,不易区别,普通人难以准确鉴别蘑菇种类,区分有毒蘑菇和无毒蘑菇。青岛地区常见的有毒蘑菇有十余种,主要是褐鳞小伞、白毒伞菌、白毒鹅膏菌、红鬼笔菌、臭黄菇、墨汁鬼伞菌、毒鹅膏菌及狗尿苔等。由于这些蘑菇外表干净,看上去跟普通的蘑菇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一些容易被误食的有毒菌。
由于蘑菇中毒症状复杂,治疗尚无明确特效解毒剂,因此预防中毒最佳的方法是不要随便采摘、买卖和食用不认识的蘑菇。
为保护公众健康,市疾控中心提示: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采购食用菌必须到正规市场;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咽部催吐,同时尽快到医院治疗,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尽快排出毒素;有些中毒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其实进入了“假愈期”,需要继续观察治疗,否则很容易导致肝脏受损甚至死亡。就医时,尽量携带吃剩的蘑菇,辅助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刘美显
14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获悉,8月份,在部分鲜活食品价格强劲上涨带动下,山东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7%,涨幅较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人工涨价、政策影响,家政、养老、吃药都费钱随着人工费用的不断提高,全省服务项目类价格环比继续上涨,涨幅...[详细]
14日,好消息传给济南市民:济南国际园博园将于2018年4月底前实现免费开放。这两天刚好记者高空航拍了这个大园子,空中看看看看它有多美吧。自2009年9月23日建成开放以来,济南园博园人气一直不旺,少的时候一天不到百人入园。[详细]
9月6日,郭琪涛与鲍辉拿着原本婚礼预备买烟花爆竹的4900元钱来到烟台市希望工程基金办公室,准备资助烟台市14名家庭困难的小学生。当天,烟台市希望工程基金办公室主任谷勤海在婚礼现场为一对新人颁发了捐助证书。[详细]
昨日,市卫计委副主任杜维平做客《行风在线》,介绍了前八个月的新生儿出生情况。据悉,今年前八个月我市出生新生儿共达7.6万人,同比增加6800多人,增幅比较大,二孩比例较高,达到了64%。[详细]
据了解,8月初,青岛安心一家老年服务中心对标国家《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规范》等要求,上门对敦化路街道伊春路社区内的30户老人家庭进行了需求评估。适老化改造根据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行为习惯以及个人需求,设计改造方案,包括家居家装改造、配备康复辅助器具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