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德州新闻网讯 “8月14日,我捉了一只蛐蛐,卖了13600元。”9月4日,在宁津县汽车站附近的蟋蟀市场里,宁津县柴胡店镇大逯村的高东说。
每年8月初至9月中旬,高东都会去玉米地里捉蟋蟀,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卖蟋蟀的收入保守估计有3万元。高东是数以万计的捉蟋蟀人中的佼佼者,他能捉到售价超过万元的蟋蟀,依靠的是十几年的经验。全国各地的客商来到宁津县,收购或者捉蟋蟀,吃喝玩乐购,他们为宁津带来数以亿计的财富。
高东煞费苦心捉蟋蟀,只为这些蟋蟀能卖出好价钱。8月14日,高东像往常一样钻进玉米地里,天气异常闷热,身上被玉米叶划出道道伤痕,汗水又浸透伤口。当晚,高东捉到一只“白牙青”,他一看就知道能卖出高价。回到家中,他为这只极品蟋蟀找到了买家,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最终以13600元的价格成交。“玩蛐蛐比的是人的眼力高低。”作为宁津县蟋蟀市场最大的蟋蟀经纪人,程先生对蟋蟀有着自己的感悟。程先生从事“撬子手”这个职业已经三十年了,他见证了宁津蟋蟀市场的发展过程。
程先生讲的传奇故事发生在1994年,那时,他每月的工资只有79元。蟋蟀市场也只有两条街,他游走在市场中挑选蟋蟀。在别人挑剩下的蟋蟀中,他看中一只,出价1元买到手。这只看似普通的蟋蟀经过程先生的喂养,又以1000元的价格卖给外地客商。在宁津县的四个蟋蟀市场里,这样一夜暴富的故事不断上演,也成了人们的谈资。
经过多年的发展,宁津县的蟋蟀交易市场闻名全国,在市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宁津人加入到捉蟋蟀的队伍中。宁津县蟋蟀协会副会长李海涛说,宁津县有“中华蟋蟀第一县”的美誉,打造蟋蟀品牌,发展蟋蟀产业,宁津有着其他地方无法超越的优势。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的客商,都来宁津收购蟋蟀,一住就是一个月。粗略统计一下,在宁津县从事蟋蟀及相关产业的人不下十万人,蟋蟀为宁津带来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宁津的蟋蟀市场也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有些人开始养殖蟋蟀,这些被养殖的蟋蟀俗称为“白虫”。李海涛呼吁宁津人共同保护蟋蟀资源,卖蟋蟀的人不能去搞人工养殖,希望有关部门加大打击“白虫”力度,让市场健康发展。(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胡兵摄影周建新通讯员张超)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9月6日,主题为“蝶变·共翔”的第十六届山东省广告节在淄博开幕。据悉,本次广告节是山东省政府确认的重点会展项目、山东省重点文化项目,是宣传山东广告产业的亮丽品牌,也是全国唯一持续举办的省级广告节。[详细]
如果要问时下旅游圈中的热词,“民宿”绝对可以算上一个。在我省,今年5月,山东省旅游发展委联合省质监局制定了《民宿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规范省内民宿发展。济南九如山的“不二木居”是省内较早涉足精品民宿的代表,其兴起和发展过程一直备受各界关注。[详细]
9月6日下午,饿了么官方公布了青岛、济南等地大学生开学季外卖订单数据。单笔订单均价最高的济南高校是山东财经大学,青岛高校则是青岛博川经济专修学院。除了简餐、盖浇饭、米粉面馆和黄焖鸡米饭外,山东的大学生还偏爱汉堡、香锅砂锅、炸鸡炸串、麻辣烫和地方小吃...[详细]
6日上午10点左右,在济南花园路一中药店门口,一位车主显得十分着急,该车主下车时忘了带钥匙,车门不慎落锁。据目击者袁先生透露,上午10点多,一辆黑色轿车停在了花园路的建联中药店门口,车主准备配药。[详细]
负债近千万仍找老同学借钱,败诉后又以不接电话、频繁更换住所等方式拒不执行还款判决。近日,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对恶意逃避执行、虚报财产的女“老赖”张某实施了司法拘留。[详细]
近日,济南天桥交警在220国道发现一辆严重超高、超长的“巨无霸”货车,占据整整3排车道,行驶起来像一堵移动的墙。然而当交警查扣该车时,驾驶员却声称拉的是海绵,并没有超载。最终驾驶员被处罚款100元、记1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