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姜晖
在日前公布的山东省2016年度“五大考古新发现”中,青岛黄岛区的土山屯墓群榜上有名,它与泰安的大汶口遗址、章丘焦家遗址、临淄齐国故城宫殿建筑遗址和济南鲍山梁二村墓葬一起,呈现了山东省过去一年考古发现的重要成果。
而对于青岛这座百年建置、以丰富的近现代历史文化遗存闻名的城市而言,纳入“新发现”的土山屯墓群,则不仅拓展与丰富了城市古代史的图景与内涵,同时也为古代南北文明与文化势力汇聚的青岛琅琊故地,作为文化融合交汇和古海上丝路重要节点提供了旁证。
发现大量公文简牍——
考古发掘有文字资料出现,是最令人兴奋的事
依然亮泽的草叶纹饰雕花铜镜,毛笔写就的玉章,保存完好的太过小巧的毛笔,竹撑依然完整的便服纱帽,铺在棺底、镶有金丝纹饰、外观类似金缕玉衣的“玉席”,以及大量原始的青瓷器、玉器和漆器碎片……
2016年4月开始首次挖掘的黄岛区土山屯墓群,不断带给考古人员惊喜,尤其在2017年,陆续挖掘出土的1000余件以战国晚期到汉代器物为主的出土文物中,一只竹笥引人注目,暗藏“玄机”,也让工作人员意识到,经过持续一年的挖掘,他们终于进入到这处“墩式封土墓”的核心地带。
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彭峪描述发现竹笥那一刻的情形:开棺之后,我们最先注意到了这只浸泡在水中的带盖子的竹编器皿,本想将之整体提取出来,但在提的过程中,感到了它的分量,怕破坏里面的物品,就决定先把竹笥盖打开。一瞬间,十片结在一起的木牍映入眼帘,最上面一片还有密密麻麻的墨迹,看得见的居然还有十多片!那一刻,现场所有的工作人员都难以抑制激动的情绪:“天啊,这是多么重要的发现啊!”据透露,这是保存如此完好且如此大量的公文简牍,首次在北方的墓葬考古中出现。
开棺后泡在水中的竹笥。照片由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提供
竹笥里盛放的墨盒。照片由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提供
棺底下铺设的“玉席”。(三维正射影像)照片由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提供
那天上午工作人员决定逐片提取木牍,这是一项考验速度和耐心的艰巨工作。因为提取出来的木牍,一旦离开了原环境,接触到空气,便会迅速发生氧化,由原先的木色变成黑色,所以,每提取一片,工作人员都必须立即拍照,保留原始资料。当天彭峪和同事们共提取了11片木牍,通过现场一台价值三四十万元的红外扫描仪进行扫描,初步的扫描和辨识工作一直持续到凌晨时分。“大家都毫无睡意,依然沉浸在兴奋中。经过红外线扫描,木牍即便氧化变黑,上面的墨迹也会清晰地显现出来,甚至能看到原先有没有刮改的痕迹。”
“考古发掘中如果有文字资料出现,是最令人兴奋的事了,它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量,以此确定墓主人的身份,让我们对那个时间段落的历史有更确切具体的认知。”彭峪透露,竹笥中除了这些公文简牍,还有一份记录墓中随葬物品名称的遣册,以及用于登门拜访自荐的木制名片等带有文字的物品。
墓主人是诸侯国贵族子弟——
西汉晚期的一位县令,曾远在南京为官
一位出生在两千年前位于青岛黄岛区诸侯国城池的40岁出头的贵族子弟,远在今天的江苏南京辖区“堂邑”做县令,在任期间不幸罹患了严重的背疾,终未度过残酷的中年健康危机,而在疾痛中不治离世。在距离他的家乡所在之城(今天的祝家庄遗址)以南4公里处,他以独盛于北方山东琅琊一地却流行于江浙的特殊葬俗入殓,魂归故里……棺中仍保留了生前最后呈递的公文……
出土的两枚玉印。照片由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提供
正是这份公文,以及挂在逝者腰间的三枚印章,还有只签写了自己名字的备用木制“名片”(即后来的“名帖”),一再透露出黄岛区土山屯墓主人的身份。
这批珍贵的公文简牍文献,囊括了西汉末年“堂邑”县的户籍人口、钱粮税收、兵器库盘点和司法审判等行政公文。据专家的初步考证,墓主人应当身处公元前后的西汉晚期,此处墓群应为两汉时期的一处“刘”姓贵族墓地;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城”应位于墓地以北4公里处的祝家庄遗址,该遗址可能为西汉中晚期的一处侯国所在地。身为堂邑令,公文简牍是他所呈递给上级部门的一份官员政绩考核材料。据推测,这份公文因是墓主人在任时最后的笔书,而备份保留在棺中,以彰显他的政绩,亦可将之视为向阴间掌管者表明身份的一份人生履历。
同样更加直观表明墓主人身份履历的,还有三枚悬挂在其腰间的印章。其中一枚为他的私印,另外两枚则为玉章,这两枚玉章实为冥器,并非刀刻,而是用毛笔书写。从“堂邑令”和“萧令之印”的两个称谓,专家初步判断,墓主人曾经分别任职于今天的安徽和江苏两地。
另外,还有数件文物的出土,令考古人员不仅惊喜,而且十分意外。比如铺置于棺底的“玉席”,彭峪特别提及,这件物品其实并非玉制,只是对照遣册(也就是随葬品清单)中的名称,为之命名。专家初步认为,它应为铅钡玻璃,其上贴有金箔,并雕有纹饰,为古代的一种特殊工艺。为山东省内的首次发现;此前仅在江淮一带才有出土、被证明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一种古代葬器,此次也在此墓中现身,虽然还没有最终的定论,但集结在此的考古专家已初步认定,它就是《汉书》中有记载的置于尸体上方的特殊礼具:温明,同样是北方的首次出土发现。浅显的解释认为,这件特别的丧葬礼器可用以盛处逝者的魂魄,与神明沟通。
彭峪告诉记者,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发现,令身在其中的考古工作者们大开眼界,同时也加深了对汉代物质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站在文明的“十字路口”——
土山屯墓群是青岛与江浙海上文化交流的直接见证
发掘前,从西侧拍摄的土山屯墓。照片由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提供
远眺土山屯墓群,形似一处极不起眼的山丘,稀疏点缀些绿树。两千年来,路过的人们不会想到,其实山丘就是不断累加的封土,在同一封土之下,数座乃至数十座墓葬不断累积成形,彼此并无区隔,他们多是同一家族不断扩张的家族墓地。而这一显盛于西汉、普遍于江浙的墓葬形制,就是考古界甚嚣尘上的热门议题——“墩式封土大墓”,俗称“土墩墓”。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玉海更愿意称之为“琅琊大墓”。
有趣的是,依据考古发现,在山东省境内,只有鲁东南沿海一带地区流行这一葬制葬俗,唯独这一地带,与鲁中南、鲁中、鲁北等地的差异巨大,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征。而这也正是此次土山屯墓群位列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一个重要理由。
林玉海表示,除了保存完好的公文简牍、遣册以及大量漆木器、铜器、铜镜、原始青瓷器、陶器等珍贵文物的发现,大批墓葬形制和葬制、葬俗特殊的战国晚期至汉代古墓葬的发掘,对研究墩式封土大墓的演变发展和传播路径也具有重要价值。他说:“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土墩墓’这种葬制,是从江苏、浙江往北、东传至朝鲜半岛和日本的。山东半岛应该是其重要的传播路径,我们的发现正好为这方面的研究填空。”
伴随大量考古工作的开展,汉代封土墓大量存在于黄岛区乃至整个鲁东南地区不断被证实。这一地区包括了今天的胶州南部和西南部、黄岛区、日照和临沂的一部分,它们正是秦汉时期琅琊郡的所属范围。为何土墩墓会由南向北,成为两千多年前位于琅琊一地葬制传统中的特例?
从地理位置上看,鲁东南沿海地区,春秋时期属于齐国,其后齐吴争胜,两国长期于此进行拉锯战争。勾践灭吴后,越国势力又替代吴国在该地区与齐国竞争。考古调查发现,齐国修筑的长城恰好构成了一条文化的边界,将齐、吴、越、楚四国政治与文化势力包融在琅琊,四地文化在此连带南北,贯通东西,林玉海称之为文明的“十字路口”。
到目前为止,土山屯已发掘古代墓葬170余座,其中汉代墓葬140余座。而在这些汉代墓葬中,主要随葬器物原始青瓷器与江浙地区相类似,而与山东其他地区相异;出土的简牍、漆器和原始青瓷器等文物,均与同时期江浙地区出土器物相似,这些现象,均是秦汉时期青岛市与江浙沿海地区海上文化交流、贸易交往的直接见证。
2010年,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在黄岛区辛安街道台头遗址发现了龙山文化时期的稻田遗迹,它成为早期水稻自江浙北上经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传播的重要物证。站在文明的十字路口,从琅琊望向日韩的目光,原来古已有之。(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李魏)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姜晖
9月6日,主题为“蝶变·共翔”的第十六届山东省广告节在淄博开幕。据悉,本次广告节是山东省政府确认的重点会展项目、山东省重点文化项目,是宣传山东广告产业的亮丽品牌,也是全国唯一持续举办的省级广告节。[详细]
如果要问时下旅游圈中的热词,“民宿”绝对可以算上一个。在我省,今年5月,山东省旅游发展委联合省质监局制定了《民宿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规范省内民宿发展。济南九如山的“不二木居”是省内较早涉足精品民宿的代表,其兴起和发展过程一直备受各界关注。[详细]
9月6日下午,饿了么官方公布了青岛、济南等地大学生开学季外卖订单数据。单笔订单均价最高的济南高校是山东财经大学,青岛高校则是青岛博川经济专修学院。除了简餐、盖浇饭、米粉面馆和黄焖鸡米饭外,山东的大学生还偏爱汉堡、香锅砂锅、炸鸡炸串、麻辣烫和地方小吃...[详细]
6日上午10点左右,在济南花园路一中药店门口,一位车主显得十分着急,该车主下车时忘了带钥匙,车门不慎落锁。据目击者袁先生透露,上午10点多,一辆黑色轿车停在了花园路的建联中药店门口,车主准备配药。[详细]
据此,民警根据嫌疑人逃跑的时间段、方向,沿线调取了周边“天网”监控,通过对周边“天网”监控的分析研判,最终锁定了嫌疑人的逃跑方向,并对其进行视频追踪。[详细]
9月4日,黄务派出所接到分局指挥中心指令,在辖区某网吧将涉嫌诈骗的网上逃犯冷某某当场抓获。 同样是在青岛,8月22日,南山路派出所民警在黄岛经济开发区警方的大力配合下,将网上逃犯张某抓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