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中午刚过,垃圾袋中多是用过的餐盒。
快递小哥送餐忙。
纸质餐盒更环保,但无法容纳汤水。
大众网9月5日讯 9月1日下午1点,金龙大厦楼梯间仍有穿着各色工作服的送餐员在楼道内“飞奔”。一位送餐员一手提了6份外卖,等候在电梯旁。他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站点平均一天配送外卖800份左右,如果是下雨等恶劣天气,配送量超过1000份。
与之相对应的是——每天大量的快餐盒被扔进垃圾堆。记者在未封口的垃圾箱内看到,外卖盒散乱堆放,有些还剩下大半碗汤汁。“工作日时,一天平均要收十七八车垃圾,每车大概30袋外卖垃圾。”
据第三方研究机构艾媒咨询统计,2016年每天产生2.56亿份外卖,其中至少分别产生2.56亿个餐盒和塑料袋,使用过后降解至少需要470年。除焚烧外,据统计每年约有800万吨的塑料被倾倒入海。
“可降解”餐盒也会污染环境
“55元1000个,批发可降解餐盒。”“生物可降解塑料、无毒无害。”在餐盒批发市场和网上商店,这样的字眼描述随处可见。
在淘宝网,记者看到有些一次性发泡餐盒,上面清楚地写着“降解”字样。一入驻天猫的餐盒供应商告诉记者,他们的销售量以卡车来计,每年平均销售3000卡车,每车装200箱,每箱300套,一年可销1.8亿套。
因为“可降解”,所以多数人认为这些塑料最终可在环境中降解、绿色无害,丢弃时心理负担不大。可实际上呢?专家表示,生物可降解塑料不会在自然环境中降解,它会对环境、尤其是海洋环境造成持久污染。故被贴上“生物可降解”标签的产品的广泛使用并不会显著减少进入海洋中的垃圾量,或者降低塑料对海洋环境所带来的物理和化学风险。
“很多被称为生物可降解塑料的东西确实达到了某些国际机构设定的标准,但这只意味着它们能够在特定的高温情况下降解。”郑州大学材料学硕士、“材料+”微信公众号编辑韩硕说。最常使用的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是不可能在海洋中生物降解的。某些可以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其降解所需的特定条件几乎不可能在海洋环境中达到,例如这些聚合物需要在工业堆肥中长期经过50℃以上的高温处理才会分解。有很少的几种非常特别的塑料的确会奇迹般地降解,例如氧降解塑料,但这些塑料的用途很少,而且更加昂贵。
韩硕特别提出,有调查发现氧降解塑料在海洋环境中的分解是相当缓慢的,可能需要长达5年时间。而且氧降解塑料碎裂后仍继续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威胁,由此形成的微塑料颗粒会被海洋生物摄取,造成有害微生物、病原体和藻类的转运。
针对餐盒质量监控问题,记者了解到目前尚无针对外卖餐盒具体成分的标准,相关部门人员表示“无毒无害,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就行”。
饿了么外卖平台客服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外卖平台的包装都由商家自己负责,平台对于入驻商户的餐盒材质和质量并无特殊要求。“餐盒是商家销售给顾客的,都收费,由商家自己提供。”
一位美团外卖骑手表示,平台对于餐盒的环保性没有要求,但“肯定不能含有害物质”,对于包装,平台要求不能有漏洒,也不能直接用塑料袋盛装食品。
“可回收”餐盒多沦为生活垃圾
目前市场上的外卖餐盒主要有四种,分别是PS(聚苯乙烯)材质打包盒、PP(聚丙烯)材质打包盒、纸质打包盒和天然秸秆浆或者玉米淀粉等原料制成的可降解餐盒。
记者探访市区10多家商户发现,外卖商户使用的餐盒全部由线上、批发商处采购,材质主要为PP5(聚丙烯)。一家黄焖鸡米饭商户提供的餐盒显示,使用温度为“20℃-100℃”,上面还标有“PP5”、“QS”、“微波炉许可”等字样,有的商家餐盒还标有“可回收”三角符号。
一家兰州拉面的老板表示,餐盒是否环保自己并不清楚,但可以保证是无毒无害的。“现在市场上外卖基本都用这种餐盒,不过出于保险起见,我们还是提醒顾客一次性使用,不要加热。”该老板介绍,餐盒是从批发市场采购的,价格为0.5元一个,每天使用量约50个。
在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平台,消费者订餐时会显示餐盒费用,一般根据订餐量和使用情况,一个餐盒1元。
据了解,合格的PP5餐盒上面都有“QS”和编号,这个编号相当于产品的身份证,也是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颁发的。这类产品经过了严格的质量审核,也就是它的原材料、生产环境、生产工艺包括人员的健康要求,都是有严格的规定。
标有三角符号,说明这个材料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但记者采访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外卖垃圾中的塑料制品回收量极低,多数外卖垃圾都是通过焚烧处理。为什么标明可回收的餐盒最后却沦为生活垃圾处理?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再生塑料分会秘书长盛敏介绍,这些材料本身确实具有回收价值,但回收价格不高。以目前作为主流餐盒使用的纯聚丙烯(PP)透明餐盒更是品质较高的塑料材料之一,收购价格也不过每公斤两三元钱。而且,作为外卖餐具使用后,已经基本无法进入回收链条。
“从回收情况看,无论是拾荒者还是回收企业,他在前端一般只会选择可乐瓶这类比较简单的类型品,像这种含有油渍、脏的饭盒是无法被回收的。”韩硕表示,所以废弃之后大多并没有进入回收渠道再利用,而直接做了焚烧处理。如果有的餐盒在生产阶段为了简化工艺而偷工减料,那么会给焚烧处理造成更大污染,以至于本身可降解的材料实际上也“不可降解”。
食物与塑料餐具分离代价太大
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几乎没有人将盒内剩余的食物与一次性塑料餐具分离。很多被丢弃的塑料餐盒内,都有剩下的食物。
外卖垃圾中的废弃食物是否应与一次性塑料制品分离?相关部门人员表示,二次分拣及清洗的成本很高,而且塑料制品再生利用的价值有限。因此,大多不会进行二次分拣。
这一说法得到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博士、北京泛锐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方鹏的认可。他解释说,食品一旦与一次性塑料制品混合,分拣的代价太大。以目前的现状来看,分离后,这些一次性塑料餐具也大多无法循环利用。
从目前来看,纸质餐盒是最环保的。在发达国家,外卖多用纸质餐具。国内也有一些洋快餐和烘焙商家选择纸质的外卖包装。
方鹏表示,纸质餐具的原材料多为木浆,再利用冲压成型工具进行压制定型,然后在表面上涂上化学助剂防止渗水。同时,纸质餐具也是无毒无害的,在一些比较高端的外卖店中,他们一般就用这种餐具来包装食物,显得精致。“但是纸质餐具的缺点也很明显,一是价格高,二是无法包装汤水。”
还有一种真正的可降解餐具也是以塑料为主要成分,但会加入光敏剂或淀粉,这种餐具在自然环境微生物酶的作用下,会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有害影响。“缺点也是价格高,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商家不会主动使用。”方鹏说。
那么进入垃圾处理系统的塑料餐盒和包装,对于环境会带来多大压力?方鹏介绍,对于塑料垃圾,焚烧和填埋仍然是两类主流的方式。
履行环保责任外卖企业义不容辞
美团外卖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目前美团每日订单量达1200万份,累计用户2亿。另据NGO组织素社引用“饿了么”发布的中国外卖大数据显示,中国市场规模达到6亿。2016年在线外卖用户消费频次,每周消费3次以上的用户占比高达63.3%。该公益组织统计,按照上述这种消费方式,每周至少有4亿份外卖“飞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至少产生4亿个一次性打包盒和4亿个塑料袋,以及4亿份一次性餐具的废弃。
一餐盒生产商表示,虽然他们生产的餐盒属于食品级,但国家并没有对餐盒厂家提出“可降解”的标准或要求。如果按现在一年使用146亿个餐盒,每个多增加0.5元的成本计算,外卖行业就会多出73亿元的开销。谁来为这些开销埋单呢?
“外卖行业由三国杀变成两家领军,这时候应该考虑一下垃圾解决和环保问题了。”有人这样提出。
在方鹏看来,政策层面如果能加以引导和鼓励,让愿意承担环境成本的企业不吃亏,可以通过补偿机制,用经济杠杆撬动企业的积极性,让维护环境成为各方的理性选择。“外卖企业要承担塑料餐盒的回收责任,按照销售额划出专门资金给餐盒回收或处理企业。”考虑到我国餐饮的特点,很多时候还是只能使用PP餐盒。“在技术和政策上支持PP餐盒厂家开发可降解的PP餐盒生产工艺,与外卖商家、外卖平台签订PP餐盒回收计划,提倡使用PP餐盒的食客自觉清洗餐盒,并放入指定回收处,方便之后的回收再利用。”
今年6月,美团外卖、中国烹饪协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曾与多家餐饮外卖品牌共同发起《绿色外卖行业公约(绿色十条)》,其中包括“推动使用绿色餐具”的内容,并呼吁科研界为产业提供智力支撑,研发优质低价的可降解环保餐盒。不过,目前“绿色十条”的落实还只能依靠行业自律,其效果有待时间检验。
加强分类回收和处理
专家表示,解决外卖垃圾问题,应从源头和下游两端入手。既要采取措施减少外卖垃圾的产生,又要加强对外卖垃圾的专业回收处理,大力提高利用和处理“存量垃圾”的效率,严格控制“增量垃圾”的产生与规模。
加强分类回收、加强资源化处理,是解决外卖垃圾问题的主要对策。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国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20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
对此,专家表示,因为外卖垃圾的识别相对简单,因此可以将其作为推进垃圾分类管理的突破口。例如,在学生和上班族相对集中的区域,有针对性地开展外卖垃圾分类回收,待初步实现分类收集后,再指定专业公司进行统一回收处理。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再生塑料分会秘书长盛敏表示,目前中国对于废弃塑料等再生资源的回收还没有相应的补贴机制。他说,有两种方式可借鉴,一种是欧洲模式,通过政府采取强制性的政策,对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处理进行补贴;另一种是日本模式,通过培养国民素质,从源头上做好垃圾分类。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宋国君认为,应坚定地实施强制源头分类政策,遵循污染者付费原则,实施生产者延伸责任制,激励污染者减少废弃物产出,同时用资源回收收入弥补垃圾管理社会成本。
针对塑料等低附加值可回收物的分类回收,目前国内部分城市也制定了一些措施,如建立基金发放补贴、处罚违规对象等。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要继续探索解决产业链条补贴前置、处罚对象无法确定、回收物统计监管成本高、投入资金过多等问题。
创新外卖包装方式
从外卖垃圾的源头来说,要加强对外卖企业的规范和监督,实现外卖垃圾减量化。其中,最主要的思路是寻求外卖配送包装和方式上的创新。
专家建议,可以对相关企业的科技研发进行补贴,对可降解产品减免税收,在源头上堵住“白色污染”,使公众获得更加方便环保的替代产品。
目前,已经有餐饮企业使用纸浆餐盒、甘蔗纤维餐盘等可降解材料,但这类餐盒的成本往往比塑料餐盒要高,因此全面普及尚需时间。
今年6月,美团外卖、中国烹饪协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数十家餐饮外卖品牌共同发起《绿色外卖行业公约(绿色十条)》,其中提出“推动使用绿色餐具”等内容,并向供应链端发出“英雄帖”,为餐饮行业小微企业找到健康安全的绿色餐具。也有外卖平台正和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可降解环保餐盒。
专家建议,应对外卖包装材料减量化、资源化作出约束性规定,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在外卖中加收垃圾处理费,让商家、平台、消费者为外卖垃圾回收处理埋单。
也有意见指出,可以效仿国际普遍采用的垃圾回收押金制度,创新回收渠道。消费者购买外卖时先支付部分押金给平台,待用餐完毕后,将外卖餐盒送至自助回收机器或人工回收点。平台确认后,将押金退还消费者,以此促进消费者树立健康良好的消费理念和垃圾回收意识。
(据人民日报、济南日报综合消息)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党报君了解到,2017年铁路暑运,国家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9209.4万人次,同比增加5164.1万人次,增长9.6%,日均955.0万人次,超过1000万人次共有16天,这一数字比去年增加了14天。[详细]
新学期,济南市教育系统采取“食堂+配餐”的模式,下大力气解决中小学生的午餐问题,用一个月的时间让配餐覆盖主城区学校。对于学生午餐后的时间安排,在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配餐公司除了负责学生午餐外,还采取全托管的方式服务学生。[详细]
9月2日,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召集国内专家,举行山东邹城邾国故城遗址出土新莽度量衡铜器座谈会。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是新莽王朝于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制造的度量衡器,也是首次经过科学发掘出土的此类铜器,具有重大学术研究价值。[详细]
青岛市财政局副局长曹彦平说,去年全市交通违章的罚没款大约在3亿元左右,但交通罚没款没有专项用途,全部进入财政资金池。泊车公司在路边收取的停车费和区财政有一个分成比例,停车费并没有进入到市级财政的资金池。[详细]
从9月5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山东省55个少数民族成份齐全,为少数民族散杂居省份。根据省教育部门统计,全省共有民族小学140所、民族中学23所、民族中等专业学校2所(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泰安民族中学);开办内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