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又到开学季,很多准大学生已经在入学之前,对自己的学习、职业生涯有了基本的规划,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大学生在入学之初就有了转专业的想法。今年北京、山东、天津、海南4个省市启动高考改革,2020年志愿填报以专业优先。在此背景下,各高校纷纷搭乘大类招生的列车,实行宽口径招生,考生进校后再进行专业分流,并慢慢降低转专业门槛。
门槛降低后,虽然能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但热门、优势专业的竞争力并未降低,同样,大类招生对高校的专业优化布局也是一种挑战。
大学课堂。(资料图)
调查中10个学生
6个有转专业想法
未踏入大学门槛之前,很多准大学生就已经在打听学校转专业的情况。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申请方,在500多名大学生中做了数据调查。记者了解到,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对自己的专业有所了解的大学生仅占两成左右,其中非常了解的只有4.91%,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并不了解。这样的结果是,大学期间,产生过转专业想法的大学生占比超过六成,达60.27%。
并且,超过四成大学生在大一第一学期就已经开始考虑转专业,占比达到43.33%。值得一提的是,还有36.67%的大学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就已经产生了转专业的想法。
对于转专业的原因,一半的大学生表示“对录取的原专业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另外还有30%的大学生认为原专业就业前景不乐观。跟最初填报志愿由家长、老师代劳不同,转专业过程中,听从家长、老师建议的大学生仅有3.33%。
对于想转去的专业,大部分学生表示有了足够的了解,其中比较了解的占比为43.33%,非常了解的占比10%,两者加起来超过半数,不太了解的仅有13.33%,剩下的表示了解程度一般。
多所高校搭乘
“大类招生”列车
今年4月份,在距高考还有2个月的时间里,清华大学突然宣布,今年该校将打破院系和专业壁垒,将所有本科专业划分为数理类,化生类,人文与社会类,机械、航空与动力类等16个大类进行招生,到大二时再分流到各个专业。
所谓大类招生,是按学科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按一个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1至2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近几年来,多所高校早已经搭乘上大类招生的列车。比如山东大学多年来一直按照大类招生,学校有117个本科专业,按照60个招生大类招生,入校后进行专业分流或转专业。
中国海洋大学今年按照大类招生也有三类,“各招生大类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二或第三学年,参照学生的意愿和兴趣进行专业方向的分流。”中国海洋大学招生办主任刘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年也对外宣布普通类本科将在八大类专业招生。在学生培养方面,北航将在一、二年级进行通识教育,实行宽口径、大平台的专业设置与培养。经过一年的培养后,学生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下选择专业学院继续学习,二年级结束时在专业学院内选择心仪的专业。
大类招生是相对于按专业招生而言的,是高校实行“通才教育”的一种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在对学科大类进行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新的专业分流,能尽量避免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学生对专业并不了解的“尴尬”。
9月起,北京、山东、天津、海南4个省市,将在浙江和上海之后启动新高考改革,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学生,2020年参加高考时要采取专业优先的志愿填报方式。
高校普遍降低
转专业门槛
对于大类招生,大部分学生最关心的是专业分流或者能否顺利转专业。高校一方面实行大类招生吸引学生,另一方面也竭力降低转专业门槛。
在填报志愿时,各高校也建议考生,除非对某一专业有特别志向,一般建议专业服从调剂,因为目前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非常宽松的转专业政策。这几年为了应对家长和考生对专业的关注度,多所学校也通过在校内降低转专业门槛的方式,来调动报考积极性。
以山东大学为例,据招办工作人员介绍,此前山东大学学生有两次转专业的机会。在大一下学期,除部分不允许转专业特殊招生类别的考生外,允许学习成绩在本学院(专业)排名前10%的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免笔试只面试调整专业;其余学生只要第一学期公共必修课考试合格,可以参加笔试+面试,合格后可转入理想的专业。从今年开始,学校又增加了一次机会,在每年的11月份再给予学生一次转专业考试机会,如果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的话,依然可以通过这次转专业选择理想专业就读。
中国海洋大学学生转专业也有充分自主权,海大实行以“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和“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的识别确认制”为核心的本科教学运行体系,实行“套餐+单点”式的选课制:“套餐”是指每个专业都有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所修课程满足方案要求,方可申请毕业;“单点”是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点以及社会的需求等情况,通过跨科类、跨年级、跨专业自主选课,适时调整专业取向,实现转专业、辅修其他专业的目的,最终所修课程与哪个专业的培养方案相匹配,那么经过识别,学生可以申请从该专业毕业。
早在2014年,中国农业大学按大类招生,在转专业政策上,学校直接宣布“无门槛转专业”,即无门槛报名转专业。据了解,很多高校的转专业政策会设置比例。很多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可能就很难拿到非常靠前的成绩,这些学生很需要转专业,却又转不了。但对中国农业大学来说,学校不设门槛,只要想转专业,都可以提出申请。
未能成功转专业的
占半数以上
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虽然“转专业无门槛”,但是能不能转成功又不一样,因为热门专业存在竞争。虽然学校对热门专业每年也预留了一些指标,专门用于接收转专业学生,但不见得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这种情况下就会有竞争,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和面试情况会作为很重要的参考。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70%以上的大学,在转专业或者专业分流过程中设置了成绩的门槛。虽然转专业申请者众多,但最后未能转专业成功的超过一半。
另外,大类招生下虽然宽口径招生成趋势,但是很多大学生尤其是高分考生同样关心:以高分进入专业大类,将来专业分流时能否如愿学到所选专业?据了解,目前,国内高校大类专业分流模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基于学生成绩、平时表现等综合因素分专业。这种模式最直接的影响是,排名在后的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
二是直接按照学生意愿选专业。这种方法看似更科学,但操作起来很困难。在实际中,大部分学生更乐意选择“热门专业”,这样一来,“热门专业”扎堆,学校如果无法吸纳太多学生,成绩等因素还是重要参考指标。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学校学科之间发展是否均衡的问题,无疑给“冷门专业”的发展带来很大压力。
学校选择了大类招生,会在如何把专业设置好、分配好上下足工夫。只有配套制度跟上了,大类招生的优势才能显现出来。以山东师范大学为例,从2015年开始,学校就进行专业整合和调整,将专业分为三个层次,A类为优势专业,B类为保持规模专业,C类为加强建设类。其中,C类专业可能会进行内部的合、并、转、撤。
据了解,现在很多部属院校的专业大类平台已经构建得比较完善,并实现了部分专业的跨学科整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郭立伟)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9月3日,全运会射箭比赛进入最后一个比赛日,由孟凡旭、兰璐、崔圆圆搭档的山东女队获得女子团体冠军。因为在率先进行的女子个人淘汰赛项目上,山东女队惨淡收场:孟凡旭止步16强,兰璐、崔圆圆止步64强。[详细]
一段水下录像记录了3处人工鱼礁在建成前后的效果,未投放礁石前的海底世界如同荒漠,难见鱼虾。一段水下录像记录了威海的3处人工鱼礁在建成前后的效果——未投放礁石前的海底世界如同荒漠,难见鱼虾。[详细]
又到开学季,虽说家长们不用操心照看孩子的问题了,可是吃饭接送难题又循环而来。对此,家长可以参考部分学校家长的做法,比如选择学校配餐加校外小饭桌休息。如果关停小饭桌,放学后如何按时接孩子又成为家长的愁事。[详细]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盘点下,这些年烟台那些“成了精”的海鲜。12斤的鸦片鱼9月1日晚七点,在长岛县南隍城渔港,渔民宋永国捕鱼归来,他的儿子向记者展示一条12斤的鸦片鱼。3.8斤的梭子蟹今年4月,龙口桑岛渔民在附近海域捕捞上了一只“蟹子王”,在场的桑岛和港栾渔民...[详细]
9月3日,是山东师范大学2017级本科新生入学的日子,记者注意到,在全部8304名新生中,1999年出生的学生已经成了大学新生的主要群体,这一群“90后”的“尾巴”也已经长大成人了。2002年出生的程可可(中)是今年山东师范大学年龄最小的大学新生。[详细]
“大数据+医疗”站上了时代发展的风口。业内人士称,大数据分析的作用堪比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医疗领域即将迎来重大变革。在青岛智能产业研究院,一项又一项被称之为“智慧医疗”的实践正在稳步落地,“机器人医生”在辅助诊断、慢病管理等领域开始发挥作用,走进...[详细]